馬占花
(青海省海北州祁連縣默勒鎮畜牧獸醫站,青海祁連 810499)
牛傳染性胸膜肺炎作為一種細菌性傳染病,其主要是因為絲狀支原體絲狀亞種SC型感染所引發,在發生感染之后病牛表現出肺部組織炎性、壞死、胸膜肺炎等癥狀,病牛的排泄物或者是分泌物能夠導致病菌的快速散播,導致疾病的傳播速度非??欤湓谂0l病之后具有很高的病死率,這會給養牛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探究其疾病的診斷及防治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牛傳染性胸膜肺炎根據臨床表現不同,可劃分為慢性型、亞急性型、急性型幾種類型,各種不同類型在臨床癥狀上存在一些差別,其中慢性型主要表現為:發病牛食欲下降、明顯消瘦,通過胸部叩診發現存在敏感疼痛,雖通常不會導致死亡,但是由于長期帶有病原菌,導致其可以長時間成為傳染源;急性型一個典型特點就是起病急,病牛表現為體溫的迅速升高,并且存在呼吸困難、精神抑郁等癥狀,通過肺部聽診能夠聽到摩擦音,病牛均在便秘、下痢交替癥狀,具有較高的死亡率,最終因體溫降低、口吐白沫、呼吸衰竭而死亡;亞急性型的臨床癥狀與急性型類似,但是相對來說癥狀比較輕微。
通過對牛傳染性胸膜肺炎的病牛進行剖檢能夠看到其胸腔當中存在積漿性纖維素性滲出物,在肋膜及肺膜表面存在大量的纖維素,支氣管即淋巴結存在腫大出血,支氣管、小葉間質、肺膜下周圍存在高度擴張、水腫。隨著病情的進展,能夠看到病牛出現胸膜粘連,肺炎灶纖維化,導致局部肺組織出現肉樣病變,若是病牛存在廣泛而嚴重的淋巴栓、血栓,那么可以看到其肺組織有死塊形成。
取病死牛的肺門淋巴結、肺臟病變組織或活牛的胸腔穿刺液、支氣管肺泡沖洗物等病料,仔細觀察病料接種于支原體培養基后的情況。通常培養1至2周,即可在固體培養基上看到類似于露滴透明性狀類的菌落,并有乳頭狀凸起存在于中間部分;培養一段時間后,在液體培養基上可以看到指環狀或呈豆芽狀的輕度乳光。經過涂片染色鏡檢,革蘭氏染色絲狀且著色不佳的支原體即可呈現出來,但使用姬姆薩染色或用瑞氏染色的效果較好,通過觀察在高倍顯微鏡下可以看到其菌體呈多型性。另外,鑒定時也可采用PCR、瓊脂擴散試驗、間接熒光抗體試驗以及熒光抗體試驗等各種方法。
因為牛結核病、牛巴氏桿菌病與牛傳統性胸膜肺炎臨床癥狀較為相似,所以應加強對這幾種病鑒別診斷的重視。本病的典型特征癥狀為漿液性纖維素性胸膜肺炎與大理石樣肺,病牛肺部病變明顯;而出血性敗血癥為牛巴氏桿菌病的典型癥狀,該病病程較短,發病較急,牛全身性廣泛出血;多個組織器官發生結合結節就是牛結合病的典型癥狀,可見干酪樣壞死與鈣化。
一旦發現病牛,應立即對其實施緊急隔離,并應用84消毒液及聚維酮碘實施交替消毒處理,每天開展一次,連續五天為病牛注射5%恩諾沙星注射液,每天一次,每次0.1ml/kg,與此同時配合應用地塞米松、維生素C、雙黃連配合注射,具體用藥要根據病牛的大小以及藥物說明書來選擇劑量,對于存在腹瀉癥狀或者是體質比較弱的病牛可以為其應用安鈉咖、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進行強心補液治療。需要注意的是牛傳染性胸膜炎治療周期長、發病率及死亡率均高,對于相關管理者來說,應做好養殖場的日常巡檢工作,一旦發現異常,應立即做好處理。
針對上文中所分析的關于牛傳染性胸膜肺炎的臨床特點及病理特點,為了能夠盡可能的降低疾病的發病率,給出下列預防管理措施:(1)強化牛的日常飼養管理工作,尤其是要對圈舍的衛生消毒工作予以足夠的重視,對于牛養殖場來說,盡可能的做到自繁自養,尤其是要禁止從疫區引進牛只,這有利于避免外來傳染源的侵入,如果養殖場的發展必須要引進外來牛只,必須要嚴格做好相關檢疫工作,先隔離觀察一段時間,在確認健康沒有疾病之后才能夠將其放入到牛群當中。此外,引進的牛只需求避免長途運輸等一些應激因素的影響,保持圈舍良好的通風環境,飼料配比要合理,保證其中蛋白質與維生素的含量,定期做好圈舍的消毒工作,盡可能的避免病原菌的蔓延于滋生;(2)做好牛的疫苗接種工作,定期為牛接種牛肺疫兔化綿陽化弱毒苗或者是兔化弱毒苗,連續接種三到五年,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在牛的飲水或者是飼料當中加入一些有利于提升其免疫力的中草藥制劑,這些舉措均在預防牛傳染性胸膜肺炎方面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有利于降低其疾病的發病率,從而保證牛養殖場的良好發展。
臨床上也將牛傳染性胸膜肺炎稱之為牛肺疫,其在自然界中具有廣泛的分布,并且感染力、傳染力都很強,要想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一方面要能夠為病牛做出準確的診斷,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另外一方面應做好其預防工作,針對疾病的特點積極做好消毒管理工作,盡可能的減少疾病的發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