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智文 樵英權
(1.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畜牧獸醫中心,陜西商州 726000;2.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楊斜鎮農業綜合服務站 陜西商州 726000)
實際上,動物免疫抗體檢測工作,不僅僅是評價動物防疫工作,更重要的是為畜禽進行補免和開展各項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學依據,同時為業務主管部門科學地制定重大動物疫病預防控制規劃和疫病預警,及時開展動物疫病流行病學調查等等。
豬瘟、豬藍耳病、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羊小反芻獸疫目前是陜西省規定免疫的五類動物疫病(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羊小反芻獸疫屬于強制免疫病種)。平時在動物免疫后抗體檢測工作中,如何確保動物免疫抗體水平達標成為所有養殖場及基層鎮(辦)村組動物防疫人員的擔憂——動物明明做過免疫注射了,免疫抗體怎么就沒有產生呢?先假定動物免疫注射是成功的,筆者把2015-2019年商州區動物免疫抗體集中檢測結果數據分為7組進行統計:A組(豬瘟)B組(豬O型口蹄疫)C組(牛O型口蹄疫)D組(羊O型口蹄疫)E組(禽流感)F組(雞新城疫)H組(小反獸疫),每個組檢測數據整理后通過2個統計圖反映。
豬瘟病毒抗體ELISA檢測試劑盒、O型口蹄疫抗體液相阻斷ELISA檢測試劑盒均系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生產。禽流感試劑盒、雞新城疫試劑盒均系青島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小反獸疫阻斷ELISA 檢測試劑盒系青島立見診斷技術發展中心生產。
檢測每組血清樣品來自個方面:一是鎮辦送檢的防疫考核樣品,動物免疫次數與動物日齡未知;二是商州區動物程序化免疫示范養殖場樣品,動物免疫時間、次數、日齡檔案完整清楚,樣品是試驗人員親自采集,通過合同保證試驗動物免疫抗體,試驗費3000~5000元/場年,試驗養殖場按照合同規定對動物免疫。
每組檢測項目嚴格按照各自對應檢測試劑盒所附說明書進行操作。
經過2015~2019年商州區動物免疫抗體集中檢測結果可以看出,雞新城疫、豬瘟、高致病性禽流感、O型口蹄疫、羊小反芻獸疫疫苗首次免疫后22~28d采樣抗體合格率均達到70%以上,最低70%,最高90%,但抗體效價均值為合格以上,稍超過抗體合格標準。二次加強免疫后,抗體合格率可達90%以上,較首免提高20個百分點,抗體效價可達最高值,較首免提高3個滴度以上。其中10月(93%)和4月(100%)二免后雞新城疫、豬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抗體水平達到最高值。
通過檢測結果數據統計就評價動物強制免疫病種采血時機作出如下分析介紹,僅供畜牧同行參考。
一免,通常也稱為首免;決定首免的時間有兩種,一是養殖場戶依據本地該類動物流行病狀況、本場動物母源抗體水平決定第一次免疫接種某種動物疫苗的時間(主動安排,這是最合理的);二是散養戶飼養的動物第一次接受村級動物防疫員到戶免疫時間(政府每年規定的集中免疫時間,這是被動的,不得已而為之)。動物免疫學上把第一針和第二針疫苗稱為致敏接種,使接種者產生抗體,第三針稱加強免疫,使產生的抗體效價更高,預防效果更為持久。一免就是為了打好基礎。
基礎免疫是指預防接種過程中的第一次免疫接種或第一程免疫接種。活疫(菌)苗初次免疫,只需接種一次,免疫效果好而持久(有一定危險比如散毒)如(我們日常使用的豬瘟、雞新城疫、小反芻獸疫、狂犬病疫苗);死疫(菌)苗及類毒素初次免疫,抗體出現慢,效果低,持續時間短;多次免疫后效果好,持續時間長,安全、有效(我們日常使用的禽流感、口蹄疫滅活油乳劑疫苗就屬于后一類)。
至少應在一定時間內連續免疫2次~3次,稱為第一程基礎免疫。為保持機體免疫力,常需在一定時間后進行加強免疫(復種)。這也是我們日常檢測中,蛋雞、牛等飼養周期長的動物抗體檢測合格率高而且平均的原因。
陽性率:豬瘟抗體(阻斷率(Blocking)≥40%,判為陽性結果;30%<Blocking<40%,判為可疑結果;Blocking≤30%,判為陰性結果)。
免疫合格率:阻斷率(Blocking)≥50%的,即為免疫合格(斷奶仔豬豬瘟第一次免疫受母源抗體干擾,≥30%可視為合格)。免疫合格的比例即為免疫合格率。大家應該知道,獸醫實驗室檢測人員不會考慮你提供的檢測血清來自于那頭豬,所以斷奶仔豬的血清你就不用選擇送檢了!而且8周齡前仔豬免疫機制并不完善,母源抗體水平不一致、斷奶、轉圈等影響因素太多,的確不適合做抗體檢測送檢對象。自己多次實踐證明,首免后豬瘟抗體往往呈下降趨勢,間隔一月后二免,二免后30d左右為最佳采集時間段。此時最小豬只應該≥90日齡。
根據豬口蹄疫O型滅活疫苗的說明書,①不建議給8周齡內的仔豬和妊娠母豬前后期接種口蹄疫疫苗;②接種后2~3周才產生免疫抗體;③免疫期6個月;因此血清采集的最佳時間應該在3月齡之后,免疫三周后的豬身上采集,并不超過免疫時間6個月內。
根據實驗室檢測結果分析發現,豬只如果從需要讓同時檢測上述二種動物疫苗抗體情況,如果想保證抗體合格率,需要采集至100~150日齡之間的豬最好,太小豬只有可能沒有加強免疫無法保證抗體合格率,豬只太大,除非再次加強免疫,否則部分免疫病種超過有效保護期。
正常情況下,政府提供疫苗每年根據實際情況會選擇不同類型和毒株,口蹄疫疫苗主要包括O型、A型、亞洲I型三種類別(未論毒株)。通常又會選擇不同組合成二價、三價疫苗。如:口蹄疫O型、A型二價滅活疫苗(OHM/02株+AKT-Ⅲ)就是今年提供的二價疫苗,實際可以提供給牛、羊使用,牛2ML/頭,羊1ML/頭;因上級要求僅用于牛,另選單價苗(口蹄疫O型滅和疫苗(OS株))給羊使用。自己僅從抗體角度分析,不涉及疫苗選用之緣由。所以從抗體檢測目的(免疫效果評價)出發,首先必須按照規定選擇使用疫苗。
口蹄疫免疫,首免后2周產生抗體,3周后70%合格,4周后可達100%合格;但是其中使用多價疫苗的,不同型會產生差異,并且會受到免疫次數影響。比如春防曾經免疫過某單價苗(如O型),秋防是使用了二價苗(如O、A型),就會出現兩次免疫中相同的(O型)迅速產生抗體并且很高,而其中的A型就相當于首免,產生效果遠不及同時免疫的O型。
動物免疫學上把第一針和第二針疫苗稱為致敏接種,使接種者產生抗體,第三針稱加強免疫,使產生的抗體效價更高,預防效果更為持久。根據調查了解分析,牛因為飼養周期長,如連續兩年(或更多年份)接種過疫苗注射,那抗體產生的效果就會十分理想。這也是羊群體大、周期短導致免疫后抗體檢測效果相對較差的原因之一。
通過檢測結果數據匯總分析,牛、羊免疫后抗體檢測目的的采血時間段應該是,加強免疫1月后至6月內。
山羊接種小反芻獸疫疫苗系活疫苗,產生抗體速度快,1周即有抗體產生,3周后檢測抗體可獲得較高抗體滴度。根據疫苗使用說明書,保護期暫定3年。這樣一來,多數養殖場在羔羊(斷奶后)階段接種一次即可基本保護其一生。但從抗體檢測達標目的來說,考慮為獲得較高抗體滴度,應該參考其他動物活疫苗免疫抗體漲消之規律,建議采集當季免疫后1月~6月內的羊只血液送檢方可確保有效。
我們根據實驗室檢測結果數據統計分析分析,如果僅從牛、羊中選擇一種作為評價抗體檢測之用,牛口蹄疫抗體合格率概率大于羊;但是如果需要同步檢測小反,加上時常在開展的布病排查檢測工作,山羊血液采集工作比牛的更多、更方便;這樣的檢測結果也更科學!通過檢測數據統計結果反映采血時間段在免疫1個月之后、6個月之前最好。
通常情況下,我們只提供新城疫La Sota株疫苗,一般在雛雞7日齡首免,間隔2~3周加強免疫一次。免疫后一周可產生抗體。日常管理中,多數養殖場采取二免后,每45~60d接種弱毒苗一次的辦法,可有效保護雞只。如此推算,雞新城疫免疫后2周~8周之間采血檢測可以獲得比較理想的抗體檢測成績。
目前我們提供的有新城疫+禽流感二聯凍干苗(H5),禽流感H5+H7油苗兩種疫苗,一般檢測抗體需要查H5/H7兩種毒株的,所以需要接種油苗。通過查詢得知,一般在雞只兩周齡接種禽流感油苗,禽流感(H5+H7)二價滅活疫苗在免后14d可產生較高的抗體、35d達到抗體峰值,到63d仍維持較高的抗體水平,完全可以為家禽提供良好的免疫保護。蛋雞一般會在開產前再加強免疫一次。據此分析,禽流感抗體檢測應該在雞只免疫后35~120d間開展采樣檢測。
我們根據實驗室檢測結果數據統計分析發現,雞只如果需要檢測新城疫和禽流感兩種疫苗免疫情況,一般應該采集免疫兩種疫苗接種后35~60日之間的雞只(如果超過60d,新城疫需要加強免疫,當然使用過新城疫油苗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