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春林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四團農業服務發展中心,新疆阿克蘇 843407)
現代農業經濟中,肉牛產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我國肉牛養殖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但真正形成產業化卻是在近幾十年,到20世紀末期我國成為了世界主要牛肉生產國之一。目前我國的肉牛養殖具有分布范圍廣、牛肉品種多的特點,但是隨著人們膳食結構的改變,深度加工產品的興起,市場對牛肉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而牛肉產量卻呈現下降趨勢,供求關系逐漸失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既有肉牛的營養和防疫管理不善的問題也有養殖技術落后的因素,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將結合實際生產情況展開詳細論述。
當前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小規模飼養戶非常多,而大規模正規化產業化的肉牛養殖企業卻不多。肉牛的品種是非常多的,而不同的種類其生活習性、肉質等都有差異,飼養戶在養殖過程中由于缺乏科學的管理經驗,會造成牛種之間的混亂雜交,導致一些優良品種退化。尤其是一些偏遠地區,自由交配方式對后期擴大養殖規模、改良品種是極為不利的,從這一層面上來講,我國與西方養殖發達的國家還存在著不少差距。
我國一些地區的肉牛養殖模式多以農散戶模型進行,這種養殖方式存在天然的缺陷。首先,農戶對養殖專業技術普遍比較匱乏,經驗主義泛濫,很多肉牛在幼年期就因為各種疾病原因夭折,造成經濟損失[1]。其次,受到資金限制,農散戶沒有足夠的資源完善肉牛生活環境,改良營養攝入,進而使群發性傳染病屢見不鮮,并且養殖成效受到季節變化的影響。除此之外,微量營養素對牛肉的肉質影響是非常顯著的,而大部分農散戶對這方面的認識是十分欠缺的。
許多養殖企業對產區的疫病防治做到還不到位。這集中體現在:第一,受行業特殊性影響,企業對于專業的高層次人才引進遇到阻礙,進而使企業的人才隊伍出現了很大缺口,尤其是在疫病防治層面,一旦發生大規模暴發很難及時制定有效的應對策略;第二,一些散戶采用戶外粗放模式進行養殖,外部惡劣的衛生條件會增加牛群患傳染病的風險。其三,養殖廠區過于集中牛群活動空間狹小,加上空氣流通不暢,如果發生疫病就會快速在整個群體中傳播。
大型的正規養殖企業一般具有固定的供應商,所以銷售渠道比較穩定,但是對于農散戶來說,由于養殖規模小,經濟價值不高所以很難拓展正規的銷售渠道,這給許多牛販子留下了可乘之機,他們通過低收高賣牟取自身利益,給農散戶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損失。另外,牛販子在售賣牛肉時不會考慮產品是否有質量問題,因此,許多病牛肉流進市場,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巨大的隱患。
肉牛養殖環境不佳會對養殖效率產生很大影響[2]。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大多數農散戶對產區環境的消毒凈化工作并不重視,加上面積狹小,使得本就潮濕臟亂的牛棚更加容易招引蚊蟲騷擾,增加牛群發生交叉疫病傳染的風險。第二,不重視保護對養殖場外部環境的保護,眾所周知,大型的養殖區每年都會向外界排放大量的糞便廢物和污水,如果對這些污染物不加以處理會對周圍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例如水體污染引發生活區消化系統疾病。
從國家層面來講,政府需要發揮指導能力,為肉牛養殖業的發展提供保障。首先,對廣大農散戶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從疫病防治、喂養方式、配種等方面為他們提供科學的方法,提升養殖效率。第二,考慮到部分偏遠地區銷售渠道較窄不利于養殖戶投入與收入資金的轉化,相關部門可以幫助他們構建市場渠道,通過指定供應商提升養殖積極性,進而提高產品質量。第三,建立獎勵機制鼓勵高層次人才投入到肉牛養殖業當中,為產業的發展提供動力,真正實現現代化養殖。
品系混亂會嚴重阻礙牛肉質量的提高,因此建立系統科學的品種保護機制顯得尤為重要。具體工作中政府通過搭建養殖戶與供應商之間的利益鏈條,增加養殖戶的資金實力,通過額外的資金扶持鼓勵他們對牛群進行優配和優引,進而使牛肉質量得到保證。
就目前我國肉牛行業的發展現狀而言,養殖技術還存在很大的改進空間,這表現在很多養殖企業對肉牛營養系統跟進的重要性還缺乏認識,不能從科學理論的高度把控微量元素的補充;無論是大型企業還是散戶在追求經濟效益的過程中都忽略了肉品質的重要性[3]。針對這些問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其一,安排技術人員定期下基層對一線養殖戶進行理論知識培訓,從生長環境的改善、育肥方法的改進、場區衛生的改良等方面對他們進行全面指導。其二,建立和健全質量監督管理機制,強制性督促各個養殖單位嚴格按照養殖規范飼養肉牛,同時根據市場調查數據合理進行品系交配,提升產品質量。
綜上所述,本文結合我國當前肉牛養殖的實際情況,從加強政府政策指導、優化肉牛品種、提升養殖技術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實現肉牛高效養殖的策略,希望對行業進步有所借鑒,對于更加深入的理論分析還需要廣大從業者投入更多的研究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