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魁/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城郊動物衛生監督站 017000
培訓、考核是任何單位人員管理體系中的固有組成部分,培訓是指通過有效的教育手段,使業務人員熟悉其崗位職責并自覺地在工作中加以落實,同時為其自我成長提供機會;考核則是通過特定的標準與指標,對于某一單位員工的工作業績、工作行為等進行評價。主要目的是掌握實驗室檢測人員工作技能是否達標、工作行為是否符合規范,以此保障獸醫實驗室防疫這一社會性職能的發揮。
2.1 獸醫實驗室人員培訓內容
2.1.1 新進人員崗前培訓 新進人員的崗前培訓旨在幫助其快速熟悉實驗室工作,將后續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偏差控制在最小范圍之內。質量負責人是獸醫實驗室新進人員崗前培訓的主要負責人,實驗室質量管理與生物安全管理體系文件、有關部門的法規政策、技術標準以及本實驗室的管理規范、考核制度,均應當納入到新進人員崗前培訓的內容版塊中去。
2.1.2 在崗人員崗位培訓 在崗人員崗位培訓的主要目標,是為在崗人員提供自我學習和成長的機會,要及時根據質量管理體系、生物安全管理體系的運行要求,推動在崗人員專業知識的更新和對于行業檢測動態的把握能力。培訓涉及到本單位培訓、兄弟單位參訪、上級部門學習等多種方式,其內容也涵蓋了技術研討、專業座談等多元化內容。
2.1.3 在崗人員待崗培訓 在崗人員待崗培訓是對常規崗位培訓的補充,培訓對象主要是一些不適合承擔本崗位工作任務的專業人員,一般為年度能力比對試驗過程中存在嚴重不合格項,或是在年度質量管理體系內外部審核中存在嚴重不符合項,以及嚴重違背生物安全管理要求的在崗人員。這一部分在崗人員,實驗室負責人必須要求其脫產并進入待崗培訓階段,在培訓完成后必須考核通過,方可返回原有的工作崗位。
2.1.4 在崗人員適時培訓 適時培訓是一種常態化的培訓手段,主要是為了確保在崗人員的工作技能及時與業務更新、變動情況相互契合,一般在如下三種情況下進行:
其一,在實驗室質量負責人對檢測標準、規程進行更新時,應將其中的變更內容加以明確,以交底的形式組織檢測人員進行學習,使其熟悉相關的業務內容。
其二,在實驗室組織開展新的標準與檢驗規程時,該實驗室必須組織一名檢測人員赴上級有關部門進行學習交流。
其三,在赴上級部門參與培訓的檢測人員完成學習后,要及時將學習內容形成書面文件進行歸檔并傳達培訓,保證實驗室專業人員能及時了解上級部門的精神要求。
2.2 獸醫實驗室人員考核的內容
2.2.1 年度考核 由質量負責人依照獸醫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與生物安全管理體系,對本年度內各專業人員的業務情況、盡責情況、參與培訓情況等進行整體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年度獎懲以及下一年度職位調整、聘用的依據。年度考核也是獸醫實驗室中最為固定的一種考核形式。
2.2.2 持證上崗考核 新進人員通過考核后方可持證上崗,一般來說,新進人員有相關專業的大專、本科學歷,工作滿6個月后經考核獲得上崗證,具備研究生學歷的新進人員可縮短至3個月,但必須經考核合格后方可正式上崗。
2.2.3 其他考核 外部培訓或者本單位舉行的各類培訓,均應當將相應的成績證明、考核內容、考核結果進行統計,形成書面化文件進行存檔,為后續評價提供依據。
3.1 做好人員檔案管理 獸醫實驗室每位檢測人員均應制定檔案,該檔案應收錄人員基本信息、培訓、考核的相關內容,具體包括:年度考核記錄表、相關授權書與能力證明、獎勵、論文、專利等科研成果證明材料等,進而全面、準確地把握專業人員的成長動態。
3.2 協調內外部力量 獸醫實驗室檢測專業性極高,隨著技術條件的不斷進步,人員培訓與考核工作極具挑戰性。因此,獸醫實驗室必須協調好內外部力量,增強自身對于培訓與考核工作的把控能力。具體來說,要加強同兄弟實驗室的溝通,共同制定針對性的培訓與考核計劃;積極參與行業研討,引入優質的人員管理方案;汲取豐富的專業經驗。
綜上所述,獸醫實驗室對于畜牧行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為防控工作提供科學的檢測方法與診斷依據,是獸醫實驗室的關鍵任務。因此,獸醫實驗室在繼續加強硬件投入、推動檢測技術研發升級的同時,應當對人員培訓與考核工作給予關注,帶動專業人才隊伍素質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