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萌萌
摘 要:目前,獨立學院跨關于專業仿真實習平臺的建設以及教學模式的研究并不成熟,影響了仿真實習教學的進行。為優化仿真實習課程建設,使其真正發揮實踐作用,本文分析了跨專業仿真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探討優化實踐模式改革的路徑,從而給出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仿真實習;教學模式;華商學院
仿真實習平臺提供了模擬企業經營的實踐環境,將不同專業的學生結合起來,分為業務類和財務類,模擬工業企業從籌集資金、供產銷到財務成果核算的不同階段,業務和財務協同工作,不僅鞏固了學生的專業知識,也提高了學生的決策、管理以及實踐能力,更體現了業財融合的重要性。然而,現階段跨專業仿真實習平臺的構建以及教學模式仍存在很多問題,本文通過對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跨專業仿真實習平臺的教學模式進行論述和評價,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探索仿真實習教育教學改革方式,并提出具有建設性和指導性的意見和建議。
跨專業校內仿真綜合實習課程介紹
1.課程簡介
跨專業校內仿真綜合實習結合了會計學、財務管理、工商管理、市場營銷、國際經濟與貿易與人力資源管理等多種不同專業的學生,對其進行分組,在多媒體教室模擬真實實習環境,展開實踐教學。華商學院的仿真實習課程依托U8軟件,模擬真實的企業經營環境。
首先,設置了以男士皮鞋制造公司為中心的一系列相關虛擬組織,分為A、B兩個區,每個區有18家生產商,生產商作為價值的生產者和實現者,從公司創建到實現價值,必然涉及到其他經濟組織,比如,原材料與機器設備的購買(信息中心)、產品的購買者(渠道商)、商業銀行、人力資源中心、海關和物流等,不同經濟主體之間必然存在復雜的利益關系,這需要會計師事務所、工商局和稅局的參與,為了處理學生、企業之間以及與外圍機構對接過程中出現的沖突,設置了管理委員會。
其次,根據真實的制造業企業對崗位和崗位職能設置的要求,學生通過角色扮演,模擬企業和外圍機構的運營模式。
2.教學方式
仿真實習課程主要采用“教師指導,學生實踐”的方式,學習方式比較靈活,在整個實訓過程中,指導老師不干涉學生決策,讓學生在虛擬的經營環境中,分角色的參與企業的經營過程,增強學生的領導力、決策力、團隊溝通與合作能力以及競爭意識。指導老師主要進行前期財務和業務規則的培訓,時刻關注學生經營決策的全過程,解決學生在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如生產商U8賬務處理等專業問題,解決學生內部矛盾、關注學生情緒以及與外圍機構對接業務時可能出現的狀況。
跨專業校內仿真綜合實習實踐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1.仿真實習業務和賬務規則不斷變化
仿真實習分為業務模塊和財務模塊,業務規則的制定應該在實訓前落地,但在仿真實習時,規則會發生變化,比如原材料采購款于季初必須支付50%,且沒有通知到所有老師,即使老師知道,但在傳達給學生的時候,出現了一些問題,導致一些企業出現斷流。財務規則也在運營過程中發生了改變,比如關于企業所得稅年末匯算清繳的財務處理。
2.考核機制不夠完善
(1)對外圍機構的處罰力度不夠。任何外圍機構在企業犯錯時都能夠進行處罰,比如記重大違規等。目前,一些外圍機構出現工作失誤卻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或者之承擔輕微的處罰。例如,銀行操作和企業的銀行日記賬對不上,最后發現是由于銀行少記了一筆流水,帶來企業損失,而銀行卻也沒有相應的處罰。
(2)企業內部考核機制不完善。有部分學生消極怠工,連自己負責的工作都做不好,導致業務和財務一團亂,很難做到業財融合,而每當犯這種錯誤的時候,學生很想當然的說一句“不小心填錯了數據”,導致財務學生加班、返賬,這對其他成員極其不公平,甚至導致有些財務同學情緒崩潰。
3.溝通機制不夠合理
每個機構都有自己的規則,但是,機構間的規則有時候可能會相互沖突,或者有些機構的規則不是很合理,導致企業與外圍發生糾紛時,希望能有一個合理的機制及時解決這種糾紛。
雖然,仿真實訓平臺出現了管理委員會,主要解決企業或機構之間的沖突,但是,每當沖突發生的時候,管理委員會不去實地調查原因,更不懂得企業或者機構的規則,而是胡亂的定責,并不能有效地解決溝通以及沖突問題。
4.缺乏業務單據和財務單據填寫和管理的培訓
對每個企業來說,會計憑證以及原始單據填寫以及裝訂至關重要,會計依據單據入賬進行記賬,而不是憑空想象或者依據合同。在實訓過程中發現,首先,學生不知道一項業務發生后,所對應的原始單據是什么,也不清楚自己從外圍機構獲得什么票據或者自己應該開具什么票據,即使知道,填寫也不規范,還會出現單據不翼而飛的現象。即使最后裝訂成冊的會計憑證,也不是按照業務發生的先后順序進行記賬,所附的原始憑證也不完整,甚至附錯了原始憑證。
跨專業校內仿真綜合實習實踐教學模式改革建議
1.統一仿真實習業務和財務規則
進一步優化業務規則和財務規則,但是,在每一批次的學生在仿真實習開始之前,所有的指導老師應進行面對面溝通,確定仿真實習的業務規則和財務規則,而不是等到實訓進行一段時間后再進行修改,這可能導致企業做出錯誤的決策。
2.完善考核機制
(1)外圍機構在處理企業業務時,由于自身對所負責的業務不熟悉或者沒有審核好企業的相關業務,導致企業業務進行不下去,財務人員不停地反賬,對此,應該有一定的處罰措施,比如部門負責人每天記錄好自己成員處理的企業業務數量和錯誤的數量,并進行扣分,而不是盲目包庇。
(2)增加或完善CEO對企業成員的考核機制。統計每個成員每天的出錯情況,并與成員的貢獻度以及業績掛鉤,以盡量避免錯誤的發生。
3.建立企業與外圍機構之間的有效的溝通機制
原則上管理委員會至關重要,但仿真實習的管理委員會形同虛設,幾個人無所事事,沒有真正了解和解決企業和外圍的沖突問題,建議管理委員會首先要熟悉企業和外圍機構的業務規則和矛盾點,和相關人員進行面對面的去有效溝通,并給出解決方案。
4.增加單據填寫、流通以及憑證裝訂的培訓
單據以及憑證對各個機構都至關重要,每個指導老師應該培訓、指導和監督學生對單據的填寫是否規范,特別是一筆經濟業務發生后,哪些單據是自己填寫,哪些是從別的機構拿回來的,一定要有清晰的認識。另外,在進行憑證裝訂的時候,按照業務發生的先后順序排列,清楚應該附哪些原始憑證。
結束語
對于以經管類專業為主的院校,需要進行綜合實踐環節的校外實習,才能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但校外實習很難在多個崗位間進行輪崗,學生在一個崗位上做得再好,只能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無法培養學生處理與競爭對手、行政機關之間關系的能力。
由此可見,應用型經管類專業開發綜合仿真實訓項目十分必要。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自開設仿真實習課程以來,在領導和各位老師的共同努力下,使學生、企業、社會全面收益,取得了顯著的人才培養成效,但同時也存在本文所描述的一些問題。未來仿真實訓課程還將與校外企業緊密聯合,依托實訓中心平臺,將其打造為該校的精品課程。
參考文獻:
[1] 許明,孫力.獨立學院商科綜合仿真實訓實驗平臺構建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9,38(4):220-226.
[2] 李凌寒,鳳艷.經管類仿真實訓基地建設與管理評價研究[J].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2019,17(4):96-100.
[3] 肖利秋,鐘平.高職商科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的實踐與思考—以廣州城市職業學院為例[J].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14,(8):67.
[4] 呂秀娥,張海曉.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校內仿真實訓體系研究[J].財會通訊,2011,(5):160.
基金項目:廣東省教育廳“創新強校工程一般科研項目”——“互聯網+下的會計教育模式改革研究”(項目編號:2016GXJK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