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自2018年冬季以來,我縣部分鄉鎮養殖場陸續發生多起新城疫繼發大腸桿菌病的病例,給養殖業主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影響全縣家禽產業的發展?,F將有關病例報告如下,供廣大養殖戶參考。
1? 發病情況
2018年12月墊江縣曹回鎮王某的肉雞養殖場,前期進行日常基礎免疫和飼料藥物預防性投入工作,但是,有部分雞只在60日齡時,由于當地氣候變化快、氣溫相差大,加上飼養密度過大、空氣流通性差,造成雞只陸續出現發病狀況,表現為有的雞只喉部發出咯咯聲、嗉囊腫大、倒提雞只有液體從口中流出來;有的發病雞后期出現扭頸、翅膀麻痹等神經癥狀;有的雞拉白色稀糞,糞中帶有血液。
2? 病理剖解
病死雞心臟外面有一層白色覆蓋物,心包內積有淡黃色液體,心臟冠狀溝有出血;肝臟腫大,表面有一層白色覆蓋物;喉頭和氣管粘膜充血、出血,有粘液;腺胃腫脹,腺胃乳頭出血、潰瘍,腺胃與食道交界處粘膜腫脹,微有出血斑;十二指腸前段、空腸及回腸腸壁、盲腸扁桃體有棗核狀腫脹和輕度出血,直腸粘膜呈條紋狀出血。
3? 實驗室檢測
3.1? 涂片鏡檢? 無菌取病雞的肝、脾組織涂片,火焰固定,革蘭氏染色鏡檢,可見呈革蘭氏陰性的短小桿菌。
3.2? 細菌培養? 以無菌操作取病雞的肝組織接種于肉湯培養基上,經37 ℃培養8 h,肉湯變渾濁,表明有細菌生長。用接種環勾取菌液,四區劃線法接種到普通營養瓊脂和麥康凱平板上,37 ℃培養過夜,結果普通瓊脂平板上長出白色菌落,麥康凱平板上長出半透明的紅色菌落。挑取菌液、普通平板上的菌落和麥康凱平板上的菌落分別涂片,革蘭氏染色后鏡檢,均可見到呈革蘭氏陰性的短小桿菌。
3.3? 病原學檢測? 通過采集病死雞的肝臟、脾臟、腎臟和咽喉、肛門拭子,經熒光PCR檢測,檢測熒光曲線為陽性。經過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及實驗室熒光PCR檢測結果,綜合診斷確定本次發病是由雞新城疫繼發大腸桿菌病引起的。
4? 防治措施
4.1? 緊急接種? 發病雞群用雞新城疫IV系凍干弱毒苗每只雞4羽份點眼滴鼻,同時對健康雞群用新城疫油乳劑滅活苗0.5 mL/只頸部皮下注射進行緊急免疫。
4.2? 藥物治療? 健康雞群:投喂阿莫西林粉預防,用量10斤料/袋,集中一頓拌料,連用5 d;也可以在飼料中添加鹽酸林可霉素、喹諾酮類抗生素藥物和維生素C再輔以中草藥,一并拌料飼喂,連用4 d。
4.3? 加強雞群飼養管理? 從雞只飼料營養、圈舍場地消毒、環境衛生等方面加強管理,減少應激,提高雞群的整體健康水平。養殖場依據雞新城疫免疫抗體水平高低,再結合日常抽樣檢查結果及時進行補免和加強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