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隨明
中圖分類號:S858.33? ? 文獻標識碼:C? ? 文章編號:1673-1085(2020)11-0045-02
小鵝瘟作為一種敗血性傳染性疾病,主要發生于各種鵝以及番鴨、莫斯科鴨。當該病發生時,病鵝通常表現出精神萎靡、食欲減退、滲出性腸炎等癥狀,且病死率相對較高。所以,為了盡可能地降低小鵝瘟的發生幾率與影響程度,為增加養鵝經濟效益提供有力保障,本文對小鵝瘟的診斷與防治展開探究。
1? 小鵝瘟的病原和流行特點情況
小鵝瘟由小鵝瘟病毒引發,該病毒為細小病毒屬,不會與其他類型細小病毒形成交叉血清反應。據相關研究發現,小鵝瘟病毒具有很強的環境適應能力,其既能在低于-20 ℃的低溫環境中可存活兩年以上,也能在超過56 ℃的高溫環境中保持3 h以上的活性。所以,由該病毒引起的小鵝瘟受環境限制較小,存在傳播區域上的廣泛性。通常情況下,養殖活動中小鵝瘟的主要傳染源為帶病成鵝或病雛鵝,且傳染方式相對多樣,其病原體既能通過產蛋進行成鵝與雛鵝之間的垂直傳播,也能通過飲食、接觸等途徑進行鵝群內部的平行傳播。
除了各種類的鵝易感外,小鵝瘟只可能在番鴨、莫斯科鴨身上發生,其他畜禽動物均無染病記錄。在自然條件下,小鵝瘟多見于3~20日齡的雛鵝,且以3~5日齡雛鵝最為易感,故而得名。當發生小鵝瘟時,養殖戶若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雛鵝的病死率可高達80%以上。隨著鵝的正常生長,其免疫力、抵抗力以及身體機能都會有明顯提升,降低小鵝瘟發病率。一般來講,當鵝生長至20日齡以后,其發病率會顯著降低,病死率大多會降至60%以下。從我國鵝養殖地區的疾病流行情況來看,小鵝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發病特點,即在同一區域當中,每1~2年或每3~5年流行一次。所以,基于小鵝瘟傳染途徑廣、疾病威脅性強、發病存在明顯周期性等特點,相關養殖戶要做好科學、有效的排查以及采取對應的預防與治療措施,以確保鵝群的健康繁育生長,實現經濟效益的穩定保障。
2? 小鵝瘟的診斷要點
2.1? 臨床診斷? 根據臨床發病,可將小鵝瘟劃分為最急性型、急性型以及亞急性型三類。
最急性型小鵝瘟一旦發生,將會導致7日齡以下雛鵝的驟然發病、快速死亡,并在短時間內蔓延至整個鵝群,致死率通常在95%以上。
急性型小鵝瘟最常見,且發病特征最為明顯,較易進行臨床診斷。當病鵝患上急性型小鵝瘟時,其在發病初期會表現出明顯的精神萎靡、食欲減退,并伴有離群獨居的反常行為。此時,觸摸其嗉囊可感明顯松軟,通常還會有氣體鼓脹或液體充盈的情況。隨著病程逐漸延長,病鵝的喙部、腳蹼會出現發紺,蹼色趨于青紫,且鼻孔可見大量炎性分泌物。此外,病鵝通常還會并發嚴重痢疾,排出黃色或黃白色、內含泡沫或組織碎片的水樣糞便。最后,當病鵝小鵝瘟發展到瀕死時期,還會顯現頸部僵硬扭轉、肢體癱瘓、全身抽搐等重型癥狀,病鵝大多會在12~18 h之內死亡。
亞急性小鵝瘟則主要發生于疾病流行周期的末端環節,且病鵝類型以超過20日齡的較大雛鵝最為多見。病鵝通常會伴有輕癥表現,如輕微腹瀉、飲食不振、行走緩慢或不愿活動等。亞急性小鵝瘟的病程多在3~7日之間,治療起來相對簡單,部分病鵝甚至可以自行痊愈。
2.2? 剖檢診斷? 剖檢發現,小鵝瘟病變主要發生在病鵝的消化道部位。通常情況下,若最急性型、急性型病死鵝的病程超過2日,其小腸粘膜將表現出大規模的發炎壞死,并伴有較多滲出物。小腸后段通常有局部甚至整條的腸道上皮剝落情況,并與炎性滲出物混合固結成長條形栓塞物,滯留堵塞在小腸的末端狹窄處。此外,病死鵝的心臟、肝臟、腎臟等臟器可見出血點或出血斑,膽囊多膨大充盈。
2.3? 實驗室診斷? 確診需要借助實驗室診斷技術,無菌采取病死鵝的肝臟、脾臟以及其它病理器官和組織等,經過處理后利用PCR技術、膠體金免疫層析技術以及免疫熒光抗體技術實驗室方法進行診斷。
3? 小鵝瘟的防治策略
3.1? 根據小鵝瘟的多途徑傳染特點,養殖場在開展疾病預防工作時,要著重做好鵝蛋、孵化室、孵化器的消毒工作,實踐中可用福爾馬林蒸熏消毒的處理方式。若有雛鵝在3~5日齡左右發病,首先懷疑是患有小鵝瘟,表明相關孵化器、孵化室已遭到病毒感染。此時,相關人員一方面要做好相關孵化養殖用具的全面消毒,并立即停止孵化作業;另一方面,若已有雛鵝孵化出生,則應緊急注射小鵝瘟免疫血清,具體劑量以0.3~0.5 mL/只為宜。
3.2? 養殖場還需對產蛋母鵝進行小鵝瘟專用弱毒疫苗注射,具體劑量以1 mL/只為宜,注射方式為肌注。實踐表明,若母鵝在產蛋前30日內注射弱毒疫苗,可以使270日內母鵝所產種蛋孵出的雛鵝對小鵝瘟抗病率可高達95%,具有良好的預防效果。
3.3? 若發現鵝群內已有小鵝瘟病鵝出現,應及時對其進行隔離養殖,并采取煎制中藥拌米漿的飼喂方式進行疾病治療,其具體藥方為:鮮半邊蓮50 g搗爛取汁,與多肉蔻20 g、大風藤20 g、砂仁5 g、肉桂3 g、雞矢藤5 g,一起煎汁。
總之,小鵝瘟嚴重威脅著鵝群尤其是雛鵝的健康,是鵝養殖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疾病類。所以,相關人員必須要采取出預防與治療兼有的綜合策略,致力將小鵝瘟的發病率控制在最低水平。
參考文獻:
[1]? 趙海峰.小鵝瘟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實驗室診斷和防治措施[J].現代畜牧科技,2020(04):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