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網官
每一位成熟的教師,都應當經歷過理想被現實精雕細琢的過程。這是一個將理想與現實結合的過程,最大的意義在于其能夠促使教師站到堅實的土地上仰望星空。
教育的星空是什么?“學生的成長”可能是最好的答案之一!
當教師專注于學生的成長時,心里必須知道所期待的學生未來是什么樣子,自然也就想到了當今教育所強調的立德樹人。立德樹人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德是慢慢積淀出來的,樹人則需要“百年”之功。從這個角度來看,“用時間丈量學生的成長”應當成為每一位教師對教育特點的基本判斷。
用時間丈量成長,意味著耐心等待。學生的成長,如同時鐘上的分針或時針,總在前進。事實證明,這是學生成長的真正樣態。慢就是快,靜實為動,也應成為教師對學生成長認識的哲學視角。教師只有在寬容的心態之下靜待學生的成長,才能讀懂在“慢”的歷程中夯實成長基礎的意味,才能在某個時刻收獲到學生成長的拔節聲。
用時間丈量成長,意味著心懷期待。耐心并非無視與坐等,恰恰相反,耐心意味著關注,只有將關注的眼光落在學生身上并滿懷期待之心,學生成長的點滴才會成為教師的欣慰展顏。大仲馬說:“人類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等待和‘希望這四個字里面”,教育亦應如此。心懷期待應當成為每一位教師的基本素養,無論是何時何地,靜看學生的生長,靜待學生的成長,應當成為教師最美的憧憬。
用時間丈量成長,意味著尊重規律。今天的中國已經來到了新時代,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疊加世界的深刻變化,全社會都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認識到只有扎實的基礎教育才能為社會發展奠基。越是這個時候,越要尊重規律!必須認識到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最終都要靠人才來支撐,而人才必是由學生成長而成,這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在追求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只有尊重規律、心平氣和,學生才能如同自然界的樹苗一樣,自然吸收陽光雨露并保持多樣性,唯有如此,學生才能多元發展,才能滿足社會各個領域的需要。
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本著“風物長宜放眼量”的心態,看學生“萬類霜天競自由”,真正用時間去丈量學生的成長,真正成為學生成長的護航者。
編輯/王? ?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