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鳳
我國屬于農業大國,農業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占據了主要的地位,是我國經濟建設中的重點項目。所以我國新農村建設的逐漸發展,農村經濟管理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還是存在相應的問題,為了保證我國農業經濟的全面發展,就需要不斷的加強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從而促進農業經濟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本文主要針對的是新農村建設下農業經濟管理的概述以及存在的具體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針對具體問題的實際情況提出對應的改善措施,促進了我國農業經濟的全面建設。
一、引言
由于我國屬于農業大國,農業經濟不僅可以影響到民生經濟,還會對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實力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農業經濟的發展受到了國家高度的重視,在農業經濟的管理過程中也會受到國家政策市場經濟市場環境等諸多方面因素的干擾。而隨著我國農村建設的水平在逐漸的提高,相關的農業經濟管理問題也不斷的出現,這些問題會導致農業經濟出現嚴重的制約性。因此,需要結合具體的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才可以促進農業經濟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
二、農業經濟管理概述
在我國農業是我國主要的經濟支柱,隨著我國人口的增加農村人口所占的比例也在不斷的增加,當前在我國新農村的建設中為了保證農業經濟管理活動的良好實施,國家以及相關部門提高了重視,并且在逐步的完善農業經濟管理工作,可以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為新農村建設提供資金保障,實現共同發展的目標。在新農村發展背景下,需要不斷的提高農業經濟管理活動,合理的利用各種資源,促進農業生產活動的順利開展。同時,在農業經濟管理工作中需要結合農村的實際情況以及具體農業發展技術項目等,加強農業改革工作繼續充分的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促進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為保障我國農業整體發展的質量以及效益起到積極的作用,同時還可以促進農產品的使用需求。
三、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一)提供制度保障
當前我國農業經濟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農業經濟朝著科學化、規范化的方向全面的發展。同時,還可以促進農業經濟的可持續建設。在傳統的農村經濟發展模式中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會嚴重的制約農村經濟的發展。因此,需要在農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加強農業經濟管理的水平,確保農村經濟發展目標的明確。通過科學的制度實現對農村經濟管理的約束以及正確指導,為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保障。目前,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我國很多地區的農業經濟發展情況很不樂觀。如果要加強農村經濟的全面建設,就必須完善科學農業經濟管理的合理應用。作為農業經濟管理人員還要明確的掌握農村經濟的發展模式,從而合理的調整農民的第一矛盾,確實地保護農民的切身利益。
(二)能夠為農村經濟發展掃清障礙
當前我國的城鄉經濟發展之間存在很大的差距,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要明顯的低于城市經濟發展的水平。另外,由于傳統農村經濟發展模式的影響,農村的科學技術交通行業等問題,都會給農村經濟的發展帶來不良的影響。同時缺乏科學化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措施,也會制約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通過農業經濟管理的合理應用,可以有效地對農村經濟進行約束控制。采取合理的改革措施,實現我國農村經濟智能綠色環保的全面發展。
(三)促進農村經濟的更快更好發展
目前我國農村還是實行著傳統的家庭聯產承包制,這樣會導致各個農業地區的土地資源受重視程度不斷的下降。很多農業地區的土地會存在嚴重的板結、沙漠化以及土壤肥力不足等問題。除此之外,農戶為了增加產業收入在農作物種植的過程中還會過多的使用肥料以及農藥等。這樣對于自然環境也會產生嚴重的破壞影響,給我國農村經濟的全面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帶來不良的危害。隨著我國環保意識的逐漸加強,創建綠色安全的農村經濟已經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為了實現我國農村經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就需要加強對土地資源的高度重視,通過良好的整頓以及改良措施實現經濟發展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的協調。最后,還要加強農業經濟管理工作,從而提高農村經濟的穩定發展。
四、新農村建設下農業經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體制相對落后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非常快,雖然我國針對于農業經濟管理方面已經出臺了大量的管理政策。但是對于農業經濟的發展與一些發達國家之間存在較大的距離。究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國的經濟管理制度比較落后,特別是對于新農村的建設發展。很多地區的農業經濟管理仍然不夠完善,缺乏對應的體系管理制度,這樣就會造成農業經濟的發展,不能夠滿足新農村建設的要求,最終影響我國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
(二)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有待提升
在農業經濟管理工作中,經濟管理工作人員對于整個工作效率的實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當前的農業經濟發展實際情況可以看出,很多的管理人員由于其自身的綜合素質沒有達到當前農業發展的要求,所以就會給農業經濟管理工作帶來很大的影響。為了保證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就需要管理工作人員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以及經濟管理的方法,還需要加強對信息技術的合理應用,這給管理工作人員帶來一定的挑戰。由于現代年輕人對于工作,就業的方向并不會選擇農業這一方面,所以農業管理工作的年齡一般都會比較大,對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較慢,導致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的實施受到一定的影響。
(三)管理意識薄弱
農業經濟是我國國家經濟的重要一部分對于國家的全面發展,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在農業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導致農業經濟的管理人員并沒有意識到自身的管理作用在整個農業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意義。同時在新農村建設發展中,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的管理理念也沒有進行及時的創新,這樣就會阻礙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的實施。所以,需要每一個經濟管理人員充分的認識到自身崗位的重要性以及自身工作的不足,才可以促進農業經濟的有效實施。
五、新農村建設下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發展的具體措施
(一)健全農業經濟管理體制
在新農村建設下完善健全農業經濟管理體制是確保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管理體制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影響經濟管理的效果,為了保障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的高效實施,就需要建立一個完善的經濟管理體制。首先,生產管理層面的,由于農業生產的影響因素比較多。因此,就需要在人員、技術以及資金方面進行有效的資源調整,才可以促進我國農業經濟全面建設。從我國現有的農業生產發展情況可以看出,當前我國農業已經進入到了小規模經營,這樣根本無法實現現代化的農業生產,為了保證農業經濟的高效管理,需要在經營模式的基礎上進行不斷的轉化,實現規模化的生產可以將土地的經營權進行規范性的管理,這樣可以借助更加先進的農業技術與管理水平實現高效農業的發展。最后,加工管理層面,我國很多地區的農業都是注重基本的收益,而缺少對應的創新管理理念,因此需要結合不同地區的生產特色,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對農產品進行合理的加工處理,保證農業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
(二)提升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
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是影響農業經濟管理的關鍵,因此需要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以及綜合素質,通過不斷優化管理理念,確保管理工作的高效實施。根據當前我國農業發展以及農村建設的新形勢,農業經濟管理人員需要進行專業統一的培訓,這樣可以保證綜合實力的不斷提高。另外,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創新,科技在農業領域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管理人員需要不斷的加強現代化思維,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通過熟練的掌握先進技術,確保農業經濟水平的逐漸提高,最后,在農業經濟管理工作中還要積極引進年輕骨干,為我國農業管理工作注入新鮮的血液。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農業經濟發展的基礎就是基礎建設,為了加強農業基礎建設就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積極的引進大量的基礎設施,目前我國很多地區的農業發展機械化程度并不是很高,農業設備的應用效率也比較低,對于這一情況各地政府就應該提高對農業設備的引進,加強農業設備使用方法以及使用功能相關知識的推廣,從而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其次,注重農業技術以及農業生產量的不斷提高,在農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由于諸多外界因素的影響,就會導致農產品的產量大大降低。因此需要不斷的提高農業技術的合理應用,減少一些外界因素對于農產品種植的影響,保證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最后,重視對專業人員的積極培養,當地政府在農業科研工作方面需要增加投入的力度,確保農業人員的專業性,促使我國農業能夠朝著智能化科學化的方向不斷的發展。
(四)優化農業產業結構
合理的農業產業結構是保障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因此,作為經濟管理的工作人員,就需要不斷的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農產品的有效結合。為實現農產品的多元化創新發展,進一步提高我國農業經濟的增長水平。另外還可以對農產品進行健康、科學的培養,確保農產品的經濟價值不斷的提高,作為管理人員,還要對農產品的儲存包裝等相關工作技術進行全面的掌握,實現我國農產品高效的管理。
(五)提高農業經濟管理監督力度
目前我國對于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逐漸的提高,社會各界業主正在加強對環境的高度關注。農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也會逐漸朝著綠色、可持續的方向前進。為了保證生態環境不受破壞,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的重點就是加強環境的保護,實現對傳統農業生產模式的改革創新,盡量減少對化肥、農藥的使用,確保土地資源以及水資源免受破壞。
六、結語
在我國新農村發展的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需要結合時代的發展特點以及農產品自身的優勢,通過建立完善的農業經濟管理體制,加強對專業技術人員的培養,提高管理人員隊伍的綜合素質水平,建立一個完善的農業經濟管理體系。從而實現我國農業經濟管理能力的不斷提高,為我國農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山東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家洼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