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峰
在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農業經濟管理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著重做好農業經濟管理,不僅能夠充分確保我國的糧食安全,同時對于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也有著奠基的作用。在新時代背景下,針對農業經濟管理來說,也需要充分應用信息化手段,把握信息化技術的優勢,在更大程度上提升農業經濟管理質量和效率,以此促進我國社會經濟實現持續穩定的發展。結合這樣的情況,本文重點探討和分析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內容,重要作用以及當前農業經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信息化的應用策略等相關內容,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夠為提升農業經濟發展水平做出一定的貢獻。
一、引言
在新時代背景下,著重做好農業經濟管理,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我國國民經濟的良性發展能夠起到關鍵性的基礎作用。因此,要著重關注農業經濟管理各項工作,使經濟管理質量和效率得到顯著提升,并且進一步融入信息化手段,針對各項管理環節進行不斷的優化和改進,使其呈現出更為顯著的管理成效,從而促進農業生產和發展取得更大的進步。對此,著重分析和探究信息化在農業經濟管理過程中的應用等相關內容就顯得十分必要。
二、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內容
(一)農業教育與科技信息化
農業經濟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需要更多的高質量農業經濟管理人才融入農業經濟管理過程中,充分實現農業教育和科技的信息化發展。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內容,就是培養出高質量的農業經濟專業人才,同時確保農業經濟管理實現信息化、現代化。在實際的信息化管理過程中,要針對教育途徑進行有效突破,在更大程度上提升農業種植人員的專業技能和業務素養,使其實踐能力和操作技能進一步增強,有效學會和應用更為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農業生產設備,以此使農業生產效率和經濟管理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二)農業生產要素的信息化
在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推進過程中,要針對農業生產的各項要素進行信息化管理,利用更為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在實踐的過程中進行更高質量的農業生產和管理。同時,要充分結合農業生產過程中所涉及的各類生產要素,使其在農業經濟建設方案中有效融入,并且對方案不斷的改進和改進,創新農業生產模式,使農業經濟管理更有效的應用各類信息化技術,針對軟件硬件等等相關設施進行不斷的更新和改進,進而推動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實現更加良好的發展。
三、信息化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有效促進當前農業經濟實現轉型升級
在當前的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針對現代農業發展而言,越來越向著現代化、信息化農業方向發展。在這樣的情況下,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這樣能夠為傳統農業注入全新的活力,有創新發展的持續動力。所以在農業經濟管理過程中充分融入信息化技術,可以促進傳統農業實現轉型升級,不斷的創新改革。
(二)有效推進農業實現產業化發展
在農業經濟管理過程中充分使用應用信息化手段,這樣可以使我國農業在國際市場競爭環境中,可以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影響力和競爭力,使我國農業不斷的創新改革,適應時代發展趨勢和市場應用需求,進而實現產業化,現代化發展。與此同時,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可以使農業產業進一步有效拓展電商發展思路,實現網上貿易等等,使經銷之路進一步拓展,由此形成產銷一體化模式,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效益得到顯著增強。
(三)使農民的收入進一步提升
在新時代背景下,有效提升農民的收入,對構建和諧社會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現階段,很多農民都處在增產不增收的惡性循環之中,從根本上來講,是因為信息比較閉塞,對市場的供求關系并沒有充分掌握。因此,針對這樣的情況,在農業經濟管理過程中,就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使相應的市場信息和各類數據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更新,確保農民能夠及時掌握各類情況,增強其生產的針對性和主動性,引導農民能夠按照市場需求制定出相對應的生產計劃,以此使農民能夠在生產產量和生產質量等方面顯著增強,從而提升農民的收入。
四、推進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存在的問題
(一)農民缺乏應有的信息化意識
要想使農業經濟管理充分實現信息化,需要農民具備應有的信息化意識和相對應的信息化應用能力,而從實際情況來看,當前農民對于信息化的意識和認知還有很多問題,甚至有某種抵觸情緒,而這樣的情況對于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推進造成嚴重阻礙。
(二)信息化應用進展緩慢
在農業經濟管理過程中應用信息化技術是比較復雜的過程,在其中要投入相對應的資金,人力,物力等等,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對于應用者的專業技能和知識水平,也有著比較嚴格的要求。同時涉及眾多環節和相關專業,所以在實施的過程中存在很大的難度。某些地方政府在實施環節往往缺乏應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資金、設施等投入力度不足,甚至把資金挪為他用,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嚴重限制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推進進程。
(三)并沒有充分融合相關方面的信息資源
當前,國家對于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高度重視,并針對各個地區和相關政府部門提出相對應的要求。然而某些地區對于國家的要求往往搞形式主義,敷衍了事,并沒有針對信息化管理的相關資源進行充分的整合,各類網站信息比較匱乏,更新速度比較慢,數據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對接,對于農產品種植和發展方向沒有提供切實有效的指導,由此導致信息化發展速度十分緩慢。
五、信息化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策略
(一)從根本上有效提升農民對于信息化技術應用的意識和認知
要想使農業經濟管理充分實現信息化,首先要從根本上提升農民的信息化應用意識和認知,相關政府和主管部門要針對相關內容進一步加大宣傳推廣的力度,使農民能夠有效明確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與此同時,也要對其進行全面系統的培訓,使其對經濟管理信息化的相關內容有更加全面系統的認知,使其更有效的掌握相關信息技術,進一步加大其接受和認可程度,以此使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優勢得到充分體現。
(二)有針對性的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
農業經濟管理實現信息化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在具體的推進過程中,需要配備專業人才和高端設備等等,著重做好基礎設施建設。針對這樣的情況,就需要相關方面進一步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對其提供應有的政策扶持,使基礎設施建設得到有效加強,對相關人才進行更有效的培養和優化,使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優勢得到充分體現。
(三)針對各類信息資源進行切實有效的整合
在針對信息化基礎設施進行有效建設和優化之后,要充分整合各類農業信息資源,這樣才能為農業經濟管理充分實現信息化,并取得更為良好的管理效果提供重要保障。在實際農業經濟管理過程中,有效進行信息化建設,可以針對相應的信息來源和資料進行不斷的豐富和優化,以此為農業生產提供應有的參考,確保農業生產信息更及時,更精準,為農民相應的生產和種植提供重要參考和正確的發展方向。在針對相關農業信息進行更新的過程中,確保農戶結合市場需求進行及時有效的反饋,使信息更有針對性,進而生產出適銷對路的農業產品,以此使農民能夠實現增產增收。
(四)進一步有效加大信息化人才培養力度
要想充分確保農業經濟管理實現信息化,還要引進和培養更為優質的信息化人才,確保相關人才既懂得農業經營管理,同時又有效掌握信息化應用和建設技術,以此為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提供人才保障。與此同時,要針對農民的信息化應用能力進行顯著培養,著重加強系統全面的培訓,使其充分體現出農業生產和發展過程中信息化技術的優勢和價值。在具體的培訓過程中,可以有針對性的應用農業生產專業信息技能培訓平臺和網上遠程教育模式,構建有關職能機構對農業信息技術服務人員崗位前培訓及持證上崗工作進行全方位監管制度。另外,由政府引導,構建一支具有豐富的農業生產實踐經驗的信息化專家隊伍,確保農業生產和信息化技術有效融合,發揮合力,充分體現出信息化技術在農業生產和種植過程中的重要價值和深遠作用,以此推進農業經濟管理充分實現信息化、現代化,使農業經濟實現良好的發展。
(五)實現傳統信息服務與農業信息平臺完美對接
與傳統媒體進行對比,可以看出,互聯網有著十分顯著的應用優勢,它能夠針對信息資源進行充分的融合,實現信息共享,同時進行信息的即時有效交流。針對農業信息而言,其受眾最主要是農民,在針對農業信息進行宣傳推廣的過程中,可以確保傳統的信息服務和農業信息平臺有效融合,完美對接,有針對性的利用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同時進一步結合現代化的網絡手段,以此促進農業經濟管理實現信息化建設,促進傳統媒體和農業信息共享平臺優勢互補,線上和線下有機結合,這樣能夠使農業信息更為精準,更高效的進行傳播,使農民能夠切實有效的掌握相對應的技術手段和應用優勢,進而推進我國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實現持續穩定的發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六)依靠科技發展創新,發展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
要想實現農業經濟管理充分實現現代化、信息化發展,就需要走科技發展、科技進步的路子,從根本上有效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科學素養,使其具備應有的科技意識和科技應用能力,進一步提高勞動者的生產技能和綜合素質,以此為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提供應有的助力和支持。在實踐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科學技術和先進的生產手段,使農業品種得到有效的改良,然后進一步構建農業科技模式和網絡,使農業科技成果得到更有效的應用和推廣。與此同時,也要進一步提升鄉鎮企業的技術素養,使企業能夠真正意義上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通過科學技術的優勢,使自身實現創新式的發展。
六、結語
綜上所述,農業經濟管理中應用信息化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農業生產和發展提供便利的條件和基本的保證,針對傳統的農業生產形勢進行不斷的創新和改進,確保農業生產過程中有更為先進的科學技術,充分實現信息化管理和經營。新時期,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當前存在的不足或者問題,有針對性的探索和改進,充分提出和落實相對應的信息化應用策略,以此推進新農村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作者單位: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政治與法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