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節氣溫較低、濕度高,豬只的抗病力下降,加上豬舍為保溫提高了密閉度,豬舍內易滋生各種病原物,因此容易引發疫病,廣大養殖戶應引起重視。當然,只要抓好了平時的飼養管理,特別是消毒滅源工作,還是可以防止或減少許多冬春季節易發疫病的發生的。
一、重視豬舍清掃
冬春季節豬舍內溫度相對舍外較高,密閉度更高,有害氣體濃度大。在這種環境下,豬排出的糞尿、已吸濕的墊料等易滋生病原,這是疫病發生的重要染病源。因此,應及時清掃豬舍和更換墊料。糞尿要每天清掃1次,每次認真打掃地面、豬欄的四壁和角落、食槽內外、排污溝等處,對掃不掉的糞污可用鐵鏟鏟除。稻草、鋸木屑、草木灰等墊料每隔4~5天更換1次,先清運需更換的墊料,接著打掃干凈,然后再換新的墊料。保溫、加溫條件好的豬舍可不用墊料。為有效降低豬欄糞尿污染和減少清掃工作量等,應馴導豬只在固定位置排泄。冬春季節氣溫低,地面水分不易短時間內蒸發干凈,且水分蒸發會帶走大量的熱量,因此不要每次清掃糞尿等污物后用水沖洗地面,應每隔4~5天清污后再用清水沖洗地面等1次,隨后在地面鋪一薄層干草木灰或干煤渣粉吸濕,待地面水分充分吸干后,再掃去草木灰等。
二、抓實消毒工作
冬春季節豬舍應在清掃完后再消毒,無疫情時每隔6~7天消毒1次,有疫情時每天或隔1天消毒1次。消毒應選用高效、廣譜、對豬無刺激或刺激小、對環境安全、價格較合理、便于使用的藥劑。在氣溫較高的中午噴灑消毒效果最好。稀釋消毒藥要用溫水。消毒豬舍環境可噴灑50%百毒殺3000倍液或0.2%~0.3%的過氧乙酸溶液等;中、小規模養豬戶也可用20%石灰乳刷洗消毒。非豬體消毒時,注意不要將消毒液噴到豬體上,要控制好噴頭的角度和方向。
能密閉的豬舍,采用甲醛熏蒸消毒效果最好,能高效殺滅細菌、真菌、芽孢和病毒等病原。其方法是:將豬舍打掃并沖洗干凈之后,每立方米空間用40%甲醛液42毫升、高錳酸鉀21克、水21毫升混合,密閉熏蒸24小時,最后通風換氣10~12小時,再進豬。
大、中型養豬場多是采用全進全出的養殖方式。豬出欄后盡快清除糞尿、污水、雜物等,用增壓或高壓水龍頭自上而下沖洗天花板、墻壁、走道、欄架和食槽等,水干后用20%石灰乳或2%~3%的火堿水等消毒,12小時后再用清水沖洗,待水干后噴灑0.2%~0.3%的過氧乙酸溶液等消毒。
消毒池多用2%~3%的火堿液消毒,每隔3~4天要更換1次消毒液。
冬春季節豬舍或附近無疫情時可不行豬體消毒,有疫情時每天或每隔1~2天消毒1次,可噴灑10%百毒殺600倍液或新潔爾滅1000倍液等。天氣寒冷時豬體消毒最好用30~35℃溫水稀釋消毒藥劑,不可用冷水稀釋。
寒冷季節豬只易發生腸道疾病,因此可讓豬只時不時飲用在100升水中加入漂白粉1克(有效氯含量為0.2克)制成的消毒水,可起到較好的防病作用。
工作人員等進入豬舍,要換穿已消毒的衣、帽、鞋、襪等,雙手要用消毒液消毒。工作服等可浸泡于0.1%新潔爾滅液中消毒30分鐘,再用清水洗凈,曬干。也可將洗凈的工作服等掛在紫外燈下消毒30分鐘以上。
運輸工具可用3%~5%的來蘇爾液等噴灑消毒,進入豬場的車輛,車輪要經過浸有20%石灰乳等消毒劑的消毒池。沒經過沖洗和消毒處理的運輸工具不可進入豬舍。
豬舍污水要集中排放,可在每升污水中加入漂白粉2~3克,消毒30分鐘后排放。
豬糞可收集到沼氣池或專用糞池中密封發酵消毒,也可混拌入5%生石灰等進行消毒處理。
(江西省奉新縣畜牧水產局? ?敖禮林? ?陳兆虎? ?郵編:33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