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癥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種全身性骨質代謝性疾病。它以骨量減少,骨的微觀結構退化,骨的脆性增加和容易發生骨折為特征。此癥多見于老年人,尤其是絕經后的婦女較多發生。此外,長期臥床、營養不良、甲亢、庫欣綜合征等皆可引發本癥。根據骨質疏松癥發生病因的不同,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其中,隨著人口老齡化和人類平均壽命的延長,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患病率逐年升高。
骨質疏松癥的發生雖然無聲無息,但其危害卻令人觸目驚心。骨質疏松癥的后果是骨折以及骨折引發的各種并發癥,其中髖骨骨折的病人中有1/3死于各種并發癥,而存活者中也有部分人成為殘疾人,這也是骨質疏松癥最嚴重的后果之一。研究發現,女性患骨質疏松癥的危險性是男性的三倍,絕經后的婦女約有1/3患骨質疏松癥。
中醫將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列入“腰痛”“骨痹”“骨痿”“骨折”的范疇。中醫認為,本病多因老年人腎精虧虛、筋骨失養、骨之形質損傷所致,與先天不足、飲食內傷、勞欲過度等有關。病位在骨,病性是本虛標實,以腎虛髓減為本,風寒濕邪、瘀血閉阻為標,骨之形質損傷是其病理基礎。
骨質疏松不是一日之間的突變,而是逐漸緩慢形成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飲食質量的不斷提高來維持人體對抗骨質疏松病變的能力。
骨質疏松癥的飲食總則:宜吃富含鈣、蛋白質、維生素D及維生素C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忌食辛辣、過咸、過甜等刺激性食物。下面推薦幾個調理骨質疏松的食療方。
1.排骨湯。原料:豬排骨1000克,黃酒、桂皮、精鹽各適量。制法:排骨洗凈,剁成3~5厘米長的小段,放入砂鍋中,加入黃酒、桂皮和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燒開后改用小火煨2小時至骨酥肉爛,加鹽調味即可食肉飲湯。功效:強身壯骨,可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癥。
2.黃豆豬皮湯。原料:黃豆30克,豬皮200克,蔥、姜適量。制法:豬皮刮去脂肪,洗凈切塊。黃豆洗凈泡軟,同豬皮一起放入砂鍋中,加水燉煮,撇去浮沫,加蔥、姜,煮至黃豆酥爛后加佐料即可食用。功效:滋陰養血、益氣補虛,主治骨質疏松癥。
3.桑葚牛骨湯。原料:桑葚25克,牛骨250克,酒、糖、姜、蔥適量。制法:將桑葚洗凈,加少許酒和糖一起蒸制。另外牛骨置于砂鍋中,旺火煮沸,撇去浮沫,加姜、蔥用文火燉煮,燉至牛骨發白,撈出牛骨,加入已蒸制好的桑葚,再煮20分鐘即成,調味后即可飲用。功效:滋陰補血、益腎強筋,適合骨質疏松癥、更年期綜合征、神經衰弱等人群服用。
4.魚頭燉豆腐。原料:鰱魚頭500克,豆腐500克,姜、蒜、食醋、精鹽、麻油適量。制法:魚頭去鰓,洗凈,從魚頭中間縱向剁成2大塊,放入砂鍋中,加姜、蒜、食醋和適量清水,用大火燒開后改用小火燉45分鐘,加入切好的豆腐塊、鹽再燉10分鐘,淋上麻油后即可食用。功效:因魚頭和豆腐中均含有較高的鈣質,有利于補充人體的鈣質,可預防骨質疏松癥。
5.紅燜豬蹄。原料:豬前蹄1000克,豬骨湯1000克,水發香菇50克,油500克,白糖、黃酒、香醋、醬油、淀粉、蔥段、姜片、香料包(小茴香、陳皮、八角、花椒用紗布包好)、麻油適量。制法:將豬蹄洗凈,剁成塊,入沸水鍋中,加蔥段、姜片、黃酒、香醋,用大火煮10分鐘,撈起瀝干水分,用醬油涂勻豬蹄皮面,晾涼備用。油入鍋,燒至七成熱時,放入豬蹄炸約15分鐘,取出瀝油。另取鍋加適量水,倒入豬骨湯,用大火燒沸,放入炸好的豬蹄和香料包,加入香菇、醬油、黃酒、白糖、味精,用小火燜燒3小時,取出裝盤,淋上麻油即可食用。功效:豬蹄含有動物膠原蛋白和鈣、磷、鐵及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等,對人體肌腱、韌帶及結締組織具有很好的補益作用,可防治骨質疏松癥。
6.枸杞粥。原料:枸杞30克,粳米100克。制法:將枸杞洗凈,和粳米同煮成粥食用。功效:可防治骨質疏松癥。
7.骨頭粥。原料:脛骨若干(豬、牛、羊骨均可),紅棗15枚,粳米100克。制法:將脛骨洗凈,先煮1小時;去骨后加紅棗、粳米煮成粥食用。功效:補腎填髓、強筋壯骨。
8.枸杞燉羊肉。原料:羊腿肉500克、枸杞30克、山藥50克,調料適量。制法:羊肉先煮至八九成熟,切成方塊,加少許姜末,放入枸杞、山藥,加入清湯與調料,燒開后用文火燉至肉爛即可食用。功效:補腎填精、壯腰健骨。
除上述食療方外,我們還可結合證候表現,適當地食用一些藥膳方,對本病的治療也有裨益。
腎精不足證用生地黃燉雞。原料:生地黃400克、飴糖250克、烏骨雞1只。制法:將雞去毛及內臟,洗凈;再將生地黃洗凈切成細條與飴糖混合,放入雞肚中,用棉線扎緊。將雞放入鍋中,小火燉煮,加鹽等調味品。
腎陰虧虛證用龜鱉膏。原料:烏龜500克、鱉500克、豬脊髓250克。制法:將龜、鱉去除內臟后洗凈,與豬脊髓同入鍋,加適量水,用文火燉爛,除去龜甲、鱉甲后稍加鹽等調料,再燉收成膏狀。早晚各取一匙,用溫開水融化后空腹服用。
腎陽虛損證用棗栗燜雞。原料:栗子200克,紅棗10枚,核桃仁20克,公雞1只。制法:將核桃仁放入沸水中浸泡,去皮,瀝干,炸至金黃色備用;栗子切成兩半,去皮備用;雞斬成塊狀,煸炒呈黃色,再加入黃酒、姜絲、蔥段、醬油等煸至上色,最后加入清水、核桃仁和紅棗、栗子等,用文火煨至雞肉熟爛。
氣滯血瘀證用三花參麥茶。原料:佛手花、厚樸花、紅花、紅茶各3克,黨參、炒麥芽各6克。制法:將上述藥搗成粗末,沸水沖泡,代茶飲之。
(上海中醫藥大學? ?張偉榮? ?郵編: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