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男
【摘要】綜合性電商物流園規劃是大部分城市需要面對的問題。本次規劃將盤錦公路港物流園定位為具有區域性影響力,經濟、環保、現代化的物流、交易和信息服務平臺。規劃在布局上采用,形成了“一軸、一帶、四片區”的空間結構。
【關鍵詞】布局;功能定位;物流園區
1、規劃背景
大型物流園的發展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是整個物流供應鏈中的一個節點,它的作用離不開物流本身的流動性,同時應該有成本及交通優勢。綜合協調是保證系統高效率運轉的前提。物流園區規劃的用地布局必須正確處理周邊大型化工企業對用地的聯系以及影響,使之既符合區域整體的工業布局,并使用地不受工業污染的影響。大型物流園的另一個重要職能是交易及調配功能,對于園內的貨物運輸,應能提供達到最佳運輸模式組合、最高效率、最短路徑、最少時間、最低費用的指導措施以及管理標準。因此此次規劃中,配貨區與倉儲區相毗鄰,有效實現了所預期的現代物流標準。
規劃區現狀用地主要由工業用地、物流倉儲用地、城市道路用地、農林用地、水域構成。規劃區內現有工業企業只有盤錦鶴鄉酒業集團有限公司一家,物流倉儲企業為雙益物流,規劃區內主要用地類別為農林用地和灌溉水系。
2、規劃定位
物流港是聯結產地和銷地的重要環節,是商品大流通體系的中樞,具有顯著的價格形成、信息發布和中轉集散等功能。
盤錦物流港的建設有利于暢通農產品流通主渠道,提高流通效率;有利于提升流通的標準化、信息化、集約化水平,引導現代農業生產;有利于增強市場調控能力,促進產品跨區域調運和區域平衡,對構建盤錦市乃至東北地區的商業產品現代流通體系具有重要支撐作用。
結合盤錦物流港的建設需求,以及規劃區現狀分析,本次規劃將遼寧雙臺子區農產品批發市場定位具有區域性影響力,經濟、環保、現代化的物流、交易、信息服務平臺。
本工程建成以后,主要引導盤錦本地農產品經本工程發展,加快構建統籌城鄉、布局合理、流轉順暢、競爭有序的集散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網絡,有效輻射遼寧省乃至東北地區,帶動形成高效、穩定的流通渠道,提高流通效率。
建筑選型方面,遵循“形式服從功能”的原則。物流類倉儲建筑采用以6m為模數的鋼結構體系,有利于建筑設計以及建筑施工當中采用預制構件,減少設計難度,降低建設成本。而商業、辦公采用較為新穎、獨特的立面形式,使酒店以及商務辦公樓對環城西路形成建筑地標,有助于物流港在城市中脫穎而出。
3、用地布局
用地布局上,本次規劃對《盤錦紅旗大街南、銀河路西地塊控制性詳細規劃》所規定的規劃用地進行了進一步明確,對各組團的功能、建筑平面形式進行了進一步深入。在布局當中,綜合考慮各組團的生產流線和交通走向問題,以達到節約用地、集約發展和方便貨運物流、交通舒暢的目的。
規劃圍繞“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將辦公建筑、公寓建筑、職工活動區設置在整個園區的南部,倉儲建筑置于園區的北部,防止華錦工業園的廢氣對商務活動進行干擾。這兩者采用道路、綠化進行空間上的隔離,為商務人群創造一個優美的休息環境和辦公條件。
4、交通規劃
規劃區周邊的主要對外交通道路為西部的環城西路,是盤錦市的外環路,也是本規劃區與城市主城區聯系的主要道路。整個產業區通過道路系統將各建筑、倉儲空間與外部空間積極地連接成為一個系統。這不僅形成園區完整的方格網狀道路骨架,實現了園區內道路連接各個配套設施所應有的基本功能,其更有機地將園區內外環境銜接起來,創造出了變化豐富的景觀。
規劃道路紅線和橫斷面主要根據現狀、道路交通發展需要,以及相應規范要求確定。相關道路兩側另行設置景觀綠化帶,并嚴格控制建筑物后退距離,形成開放的城市道路景觀特色。
本次規劃在綜合考慮用地布局的基礎上,在園區出入口處,結合配貨站,設置集中停車場,以方便職工和園區貨物車輛的停放。同時,在信息公路港周邊、酒店、商務辦公樓地下等主要人流聚集區,設置集中式停車場、并在各倉儲建筑周圍設置分散停車,以滿足園區的需求。本次規劃停車場時,充分考慮到了大型運輸車輛的需求,設置了貨車車位,將運輸通道加寬至12m,保證貨車進出通暢。同時,注意結合地形對綠化設計。綠化不僅能美化環境,而且能避免車輛曝曬,調節車箱內溫度,為車輛提供一個良好的停放環境。停車場的布置注意利用當地地形,靈活布置車位,在滿足整個服務區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土石方量。
為使所停放車輛穩固,停車場的縱橫坡度應結合場內有組織排水的設計嚴格控制。一般地,停放車輛的縱向坡度應小于2%,橫向坡度應小于3%。停車場路面的結構材料宜采用水泥混凝土,這可避免采用瀝青混凝土路面時,被停滯車輛滴、漏汽、柴、機油所污染,影響場地使用的壽命。
5、綠地系統規劃
生態環境是本次規劃關注的主題之一,良好的生態環境對提升農產品批發市場形象、創造農產品批發市場投資軟環境和維持農產品批發市場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植被環境成為建設生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基礎。規劃中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充分考慮盤錦市發展的目標要求,適應高標準的生態要求,結合用地實際,拓展城市綠地,提高環境質量,高標準建設農產品批發市場公共綠地系統。
依托道路綠化、高壓走廊構筑規劃區綠地系統,加強結構性道路如環城西路、紅旗大街等道路的綠化,重點加強街頭綠地布局,形成點、線相結合,有機溝通的綠地網絡。
本規劃利用物流港內道路的走向、建筑布局、高壓走廊營造園區的主要景觀以及綠化系統。園區周邊加強環城西路東側、紅旗大街南側的綠化,形成綠化帶,重點加強物流港區內部綠化布局特色,形成點、線、面相結合,喬、灌木、地被相結合,形成獨特的生態物流景觀特色。
6、管網綜合規劃
本次管網綜合設計內容為:雨水管線、污水管線、給水管線、消防管線、熱力管線、電力管線、電訊管線,總計管線種類為7種,而農產品批發市場內的道路照明結合景觀進行設計,上述管線均為埋地敷設。
本次管網綜合設計原則:由于本工程地塊用地屬于倉儲物流性質,局部農產品批發市場道路較窄,而管道種類較多,因此管道布置較為復雜,為了節約道路兩側的綠地占用,管道盡量敷設在園區內部道路下。根據各種管道的性質,從整體出發,又照顧局部要求,使各項工程管線在合理可行的基礎上,互相避讓,各行其道,為工程管線設計創造有利條件。雨水、污水、熱力管道、給水消防管道,電力、電信管道敷設在人行道及綠化帶內。在滿足各種管線功能的基礎上,盡量做到技術合理,方案可行,節約投資,同類管線在一側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