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宇明
一般人做事情,都有必須遵守法律的概念。法律是社會對一個人行為正當性的最低要求,一旦違反,就會付出代價,代價之一就是坐牢。
法律意義上,牢房是有形的,看得見,摸得著。另一種牢房則是無形的,是自己不知不覺設立的,它的名字叫“心牢”。所謂“心牢”,就是思想總在某個圈圈里打轉,怎么也走不出的一種情境。
貪婪是一種心牢。清朝雍正時期,兩江總督唐文堯表面老實,天天只吃白菜。但其實,他是只吃菜心,且要用上等人參做柴燒,以去除白菜的土腥氣。被查抄時,他家里還有用來當柴禾的上等人參1000多公斤。此人最后的結局可以想見。
虛榮是一種心牢。田桂鳳是晚清、民國時期著名的花旦演員,演技高超,但虛榮心一上來,就喜歡賣弄。一次,他與譚鑫培合演《宋江殺惜》,他飾演閻婆惜,譚鑫培飾演宋江。表演前半段“坐樓”時,田桂鳳不按套路出牌,大量即興編排,使譚鑫培手忙腳亂,疲于應付。譚鑫培央求田桂鳳說:“念咱們20年交情,給我留點面子吧!”田桂鳳說:“誰人不知道我們兩人的交情,還留什么面子?”譚鑫培無奈。戲演到“殺惜”時,譚鑫培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宋江”做出了比平時多出許多倍的身段,就是遲遲不肯將“閻婆惜”殺死。田桂鳳被晾在一旁,完全沒有戲演,想下臺又找不到理由,情急之中不自覺地說了一句:“你把我殺了吧!”結果出了大洋相。田桂鳳被戲弄自然是“罪”有應得,如果他當初沒那么虛榮,不給一向忠厚的譚鑫培制造難題,就不至于出現后來的尷尬。
世間還有許多心牢,懶惰、頹廢、自私、偏激、粗暴、虛偽、自戀、傲慢都在其列。這些心牢控制著你的言行,摧毀著你對這個世界的信心,敗壞著你在周圍人心目中的形象,影響著你的前程。世間有許多人,就因為走不出無形之牢,結果將一手原本漂亮的人生之牌打得稀爛。
我們要避免陷入種種無形之牢,第一需要的是大智慧。聰明是做事的能力,大智慧則是在做事之前看到未知的遠方的能力。當年,劉備在白帝城向諸葛亮托孤時,并非不知道諸葛亮有強大的號召力和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隨時可以取代劉禪的位置,但他沒有像某些帝王一樣“拔刺”,找借口將諸葛亮殺掉。他相信諸葛亮的正直,更相信自己平時對諸葛亮的厚待會在關鍵時候起到作用。臨終前,劉備走出了一般皇帝很難走出的心牢。
我們還得有超越原始生存的決心。人困于虛榮、官位、利益、挫折之類的無形心牢里,說到底,是境界沒有提高。假若我們將世界的畫卷打開大些,讓自己的目光更高遠一點,就會看到更多的人群,更遠的風景,獲得心靈的自由,我們的種種作繭自縛就會被化解。原來,人生最美好的境界莫過于心中無牢。
(摘自七一網 七一客戶端/《做人與處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