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勝華
【摘要】近年來,隨著施工技術體系的日益成熟,民用建筑呈現出高層化發展趨勢,有效緩解城市用地矛盾。其中,高消防給排水工程是建筑消防工程的關鍵,直接關系到整體消防水滅火設施的完整有效性,也直接涉及整棟樓宇的火災預防能力,如果實際施工過程中消防給排水工程質量無法達到預期要求,將對建筑用戶的消防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因此,為保障建筑使用安全,減小建筑火災事故造成的損失,本文對高層民用建筑消防給排水施工技術進行探討,希望可以進一步提高工程施工水平。
【關鍵詞】高層民用建筑;消防給排水;施工技術
1、高層民用建筑消防給排水施工常見問題
1.1消火栓有效性
現階段,消防栓施工中存在消火栓安裝不當、水壓不穩的問題,無法有效發揮消火栓的作用,在出現火災安全事故后,消火栓給水系統的實際動水壓值、靜水壓指遠低于額定值。這一問題主要是由于施工人員錯誤安裝比例式減壓閥裝置與對平衡式閥門,過濾器設備安裝步驟不規范。在系統運行過程中,易產生減壓閥堵塞現象,或是加大消防栓出水流量、水壓力值,所設定消防栓安裝位置不合理,或是實際安裝位置與設計位置存在過大偏差。在出現建筑火災安全事故時,救援人員難以在短時間找到、前往消火栓位置。因此,在制定消火栓設計方案時,設計人員前往施工現場進行實地考察,模擬火災事故,分析消火栓位置對救援工作造成的影響,在不影響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將消火栓安裝在醒目區域中,擺放消火栓標識設施。對消火栓與閥門裝置安裝過程進行監督,制止違章操作、錯誤安裝行為。
1.2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覆蓋問題
在高層民用建筑中,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是在檢測到火災安全事故后,系統自動啟動噴嘴等裝置,對明火蔓延區域進行噴水滅火,控制火勢蔓延、減小造成的經濟及人員損失。但在實際施工中,安裝感溫噴頭裝置周邊空間較為狹窄,存在感溫盲區。在部分建筑區域出現火災事故后,系統無法第一時間檢測火情,無法及時采取自動滅火措施。因此,設計人員應結合高層民用建筑使用功能、平面結構,在空曠區域中安裝感溫噴頭裝置,并將相鄰感溫噴頭間隔距離控制在裝置極限感應半徑值以內,消除各處感溫盲區。
1.3消防主管網設計問題
現階段,在部分高層民用建筑工程對排水管網并不重視,仍舊采取傳統管網設計方式,選擇將若干數量水管接入同條市政給水管當中。在檢測到建筑火情、消防管網持續供水時,易出現消防給水擁堵、供水不足問題,存在消防安全隱患。因此,在制定消防給水管網方案時,企業應轉變施工理念,采取全新管網設計方式,如同時規劃2-3條環形管網,由若干數量外部水管組成環形消防管網結構。在檢測到建筑火情時,環形管網可以切實滿足建筑消防用水需求,在部分管道出現堵塞、滲漏問題時,也可以保證消防用水的穩定供應。
2、高層民用建筑消防給排水施工技術要點
2.1管道預制
在管道預制環節,設計人員應根據工程情況,計算不同建筑火情、特殊情況下的消防用水需求量,以此作為管道管徑設定依據。同時,預留出適當管徑,應對管道堵塞、管道滲漏等問題的出現,將保證消防用水穩定、充足供應作為首要施工目的。對管道進行編號管理,標記相關信息,如管道管徑、長度尺寸、管壁厚度等等,禁止出現管道混淆使用問題。在條件允許前提下,使用砂輪切割機等設備對管道開展切割作業,控制切口質量,磨除表面毛刺。如若管道形成裂紋、或是出現其他質量缺陷,需要重新制作管道。對管道開口部位進行測量標記,使用特定型號開孔器對管道進行開孔,對管道表面及孔口進行打磨。清除管道內外壁殘留銹跡,采取防銹處理措施,如在管道表面均勻涂刷防銹漆層。
2.2管路安裝
在管路安裝環節,及時清理配置管件表面與內部分布的各類雜物與污漬,避免在后續消防給排水系統運行期間出現管道堵塞、消防水受污等問題。臨時對敞口管道采取密封處理措施,預防在施工期間出現管道堵塞、掉入異物問題。明確各類管路安裝順序,優先安裝立管,隨后對水平干管進行安裝。對所安裝管路采取連接固定措施,如使用卡子等配件,將管道位移量控制在允許范圍內。合理設置各類管道的安裝起始點。以水平干管為例,可選擇將高層民用建筑1層樓層設定為基準面,自管道井中安裝支架與水平干管;做好管道轉彎處理,要求臨近管道保持相同圓心、異同曲率進行轉彎處理;提前在建筑墻體解雇、樓板構件中預留孔洞,將管道穿過洞內。為保證建筑結構防水性能,避免管道受到外力碰撞出現破損,需要將管道套入套管中,使用防水材料與不燃材料對管道與套管、套管及孔洞間隙進行填充密封。
2.3閥門安裝
在閥門安裝環節,工作人員提前對各處閥門安裝位置進行測量標記,與設計圖紙進行對照審核,檢查閥門裝置的規格尺寸、外觀質量,將存在質量缺陷或是規格不符的閥門更換退回。清理閥門表面附著的污漬、灰塵,并及時更新填料,對閥門開展性能檢測工作,如耐壓強度試驗,將試驗結果與閥門性能指標要求對照分析,確定閥門無誤后,依次對各類閥門進行安裝。對閥門安裝質量進行檢查,如閥門安裝位置、閥門朝向。
2.4系統調試檢查
在建筑消防給排水施工過程中,由于部分施工人員工作疏忽、違規操作,或是所使用管件、閥門與消火栓等材料裝置存在質量缺陷,導致消防給排水系統運行質量存在不確定性,可能出現管道堵塞、水壓不穩等問題,存在安全隱患。因此,在消火栓就位安裝接管完畢后,應組織開展消防給排水系統調試檢查工作,檢查各項性能指標、系統運行狀況是否與工程設計方案相符合,具體包括壓力試驗、滿水試驗、通水試驗、整體調試工作。以壓力試驗為例,工作人員提前抽取管網中分布空氣,逐漸將管網所承受壓力調整到額定值的1.5倍左右,保持最高壓力狀態0.5h。觀察管網在試驗過程中是否存在管道滲漏、管道變形等問題。如若未出現各類質量問題與異?,F象,則表明消防給排水管網試壓合格。
結語:
消防給排水系統是降低建筑火災事故出現率、減小損失、保證建筑使用安全的主要途徑與技術手段。要重視高層民用建筑的整體質量,建立高性能的消防給排水系統,注重其施工的各個環節的布局特點,并結合施工技術要點等多方因素綜合考慮完成消防給排水系統施工建設,保障高層民用建筑居民用戶生活安全。
參考文獻:
[1]鄒向前.高層民用建筑的消防給排水施工技術[J].消防界(電子版),2020,6(08).
[2]齊德志.高層民用建筑的消防給排水施工技術研究[J].科學技術創新,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