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斌
【摘要】文章在歸納總結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類型的基礎上,重點探討了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的優化要點,希望可以為相關人員帶去正向的思考。
【關鍵詞】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技術類型;優化要點
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各行業的高速發展,隨之而來的便是建筑工程數量的激增,從住宅到工廠以及一些公共設施的修建,這就為建筑工程施工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戰。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材料,影響著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因而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也是整個建筑工程施工中質控的重點。因此,在整個施工過程中,需要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以及工程項目進行具體的分析,以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進而保證工程的質量和進度。
1、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類型
1.1 全面分層澆筑
全面分層澆筑是指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時,在按照設計方案對建筑工程進行分層的基礎上,實施逐層澆筑的一種技術方法。這種澆筑手段常用于建筑結構較小、要求技術不高、澆筑強度較小的小型建筑混凝土結構平面中。澆筑順序通常是從下至上,完成第一層的澆筑之后再進行下一層,逐層進行澆筑。在澆筑的過程中,通常從混凝土結構的短邊開始,再沿著長邊的方向進行澆筑,特殊情況下也有從中間向四邊或四邊向中間進行澆筑的方式,具體澆筑方式要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1.2 分段分層澆筑
分段分層澆筑是指先將一整個混凝土結構分為若干個分段,然后再對每一分段進行分層澆筑的一種方法,通常用于面積大、長度短、澆筑強度較大、施工強度較大的建筑。因單位時間內需要的混凝土較少,在進行澆筑時,通常從底部開始澆筑2m-3m 后,再進行下一段的澆筑,同樣是自下而上,逐層澆筑。這一方法主要適用于澆筑面積與厚度適中的混凝土結構澆筑施工中。
1.3 斜面分層澆筑
在斜面的坡度小于1/3的建筑中會采用斜面分層技術。斜面分層澆筑是全面分層澆筑的一種升級,在建筑的長度為厚度的3倍以上時,能達到更好的澆筑效果。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時,施工人員首先要從最下層的混凝土澆筑層面進行振搗工作,在此基礎上再根據混凝土結構逐步向上進行振搗工作,以確保混凝土振搗工作能充分實現,有效提升澆筑施工的質量。
2、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的優化要點
2.1基礎澆筑的優化
建筑工程具有較強的多樣化特征,不同的建筑工程項目的建造條件、施工用料、施工設備等實際情況都是不同的。這就要求建設施工單位在開始正式施工前要根據不同建筑結構混凝土澆筑技術進行分類。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有不同的形式,最常見的幾種形式主要有階梯式、大面積和條形這3種。階梯式澆筑通常按照臺階分布,一次性完成澆筑作業,在澆筑中不能留有一絲縫隙。例如在進行杯口狀柱基礎施工時,施工人員要在混凝土施工工作正式開始之前對杯口底部的混凝土進行緊實度處理,當全部的處理工作做完成之后要稍作停留,之后再繼續開展后續的澆筑工作,若沒有做好上述工作就很容易會使混凝土的重量不斷增加,進而使得芯模上升,為建筑工程的質量與安全埋下巨大的隱患。而進行大面積澆筑時,通常采用分層分段澆筑的方法,澆筑時要注意保持連續性,不能有離析現象的出現。而條形澆筑一般不留施工縫,各段之間要進行相互連接,每段的建筑長度保持在2000mm-3000mm,逐層推進。
2.2梁板澆筑的優化
在實際的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不同的建筑梁板會有不同的混凝土澆筑方案,為了保證澆筑效果,在進行梁板澆筑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梁板,之后再根據梁板設計混凝土澆筑的方案。對于肋型樓板要采用趕漿法按照階梯式分布進行分層澆筑,快要澆筑到樓板的位置時,再對樓板繼續進行下一層的澆筑。除此之外,要注意梁板的厚度要小于實際鋪設的高度值,這樣才能保證壓實的方向和澆筑的方向一致。工作人員在開展振搗施工時還要積極移動相關的標志物,將混凝土板的實際厚度維持在一個科學、合理的范圍內,有效保證和提升建筑工程的質量與安全。在進行壓實操作時,通過控制振動的強度和頻率可以對壓實進行調控,從而確保良好的壓實效果。壓實工作完成之后,應采取尺刮的方法對表面進行平滑化處理,使澆筑后的平面呈現出一種平滑的狀態,提高混凝土澆筑工程的施工質量與施工水平。
2.3剪力墻澆筑的優化
在建筑作業中,常常會使用長條形流水線的方式進行剪力墻澆筑。具體而言,在進行澆筑之前,要先搭建穩定的混凝土模板,保證澆筑厚度大于5cm,再開展剪力墻的澆筑作業。在進行剪力墻澆筑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保證澆筑的連續性,不可中斷,事先預留一定的施工縫隙,但必須準確確定施工縫隙的具體位置。在處理剪力墻的接口位置時,要使用振動壓實處理的方法,嚴格監控振動強度,以保證澆筑質量,確保接口位置可以有效地連接。另外,在處理空洞部分時,要保證內外墻的效果一致,這要求施工人員同時對洞口的兩側進行壓實作業,并且把控振動錘和壓實處有30cm以上的間隙。否則,洞口處很有可能因振動過大而產生變形。
2.4位置澆筑的優化
在進行混凝土澆筑作業時,要時刻留意與控制鋼筋的具體位置,保證其位置的準確性。當鋼筋位置出現偏移時,要及時運用各項措施開展修復作業對其進行糾正,以確保建筑的穩定性與牢固性,減少安全隱患的出現。值得注意的是,在建筑工程的主梁部分,鋼筋的位置通常會比較密集,給混凝土澆筑施工帶來了一定的考驗。因此,在這一部分的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須格外小心謹慎,必須充分考慮每根鋼筋的位置,在精準確定鋼筋具體位置的基礎上開展澆筑工作,在不破壞建筑穩定安全性的基礎上,完成澆筑作業,確保工程的質量安全。一般情況下,此部分的澆筑工作必須應用細石混合水泥澆筑材料,同時積極應用人工振搗澆筑模式,在有效提升混凝土澆筑效率與效果的同時,實現對建筑工程質量與安全的整體性維護。
結語:
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在建筑施工工程中占據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說混凝土的施工質量直接影響著建筑工程的水平。因此,對于建筑施工項目來說,我們要牢牢控制施工項目中的混凝土澆筑技術,根據項目的情況以及環境因素等方面的影響,嚴格控制影響因素,站在全局性角度,對整個施工過程進行嚴格的把控。
參考文獻:
[1]鄒道金.混凝土凝結時間對實體混凝土質量的影響[J].安徽建筑,2020,27(09):226+244.
[2]沈恒山.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和治理研究[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20(08):98-99.
[3]牛曉燕.建筑工程混凝土澆筑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運用探討[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20(08):106-107.
[4]楊翔,曾亮,劉正宇,何金鵬.淺談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質量控制體系[J].商品混凝土,2020(08):21-23+25.
[5]黃朝旭.混凝土現澆筑施工技術在大壩混凝土護坡工程中的應用[J].珠江水運,2020(15):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