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根據某工地平板載荷試驗,驗證了天然地基承載力實測值。實測結果表明,實測值其高于復合地基設計所取的天然地基值承載力設計,認為設計是安全的。
【關鍵詞】天然地基;承載力;載荷試驗
1、工程概況
恒大御景半島E區46~59號樓位于佛山市南海區里水鎮草場村東南面,白塔村西北面,東臨珠江支流,廣州金沙洲大橋以西沿江北段,對岸為廣州石井,是金碧海岸花園的一部分,見圖1。
擬建場地地貌單元屬珠江三角洲相沖積平原之殘丘地帶,表面被三角洲最后一期沉積物覆蓋。場地地形條件較簡單,地形開闊平坦。
2、天然地基載荷試驗成果分析
2.1試驗裝置
天然地基平板載荷試驗共選擇了3個試驗點,即TR01、TR02和TR03,要求最大試驗加載為180kN。樁間土體的深部應力監測采用鉆孔埋設振弦式土壓力盒法進行,振弦式土壓力盒的直徑120mm、厚度25mm。在平臺中心位置下的樁頂上放置承壓板,其活塞與主梁相連,要求平臺中心、承壓板中心、千斤頂地面中心與樁中心在同一鉛垂線上。試驗時采用油壓千斤頂采分級加載。壓板尺寸是0.707mx0.707m,壓板面積0.5m2,板底鋪設10mm中粗砂作墊層,見圖1。
2.2 沉降觀測
試驗參照廣東省標準《建筑地基基礎檢測規范》DBJ15-60-2008中有關規定執行。在壓板正交方向對稱裝設2個百分表,每級荷載施加后按第5、15、30、45、60min 測讀承壓板的沉降量,以后每隔30min測讀一次;卸載時,每級荷載維持30min,按第5、15、30min 測讀承壓板沉降量,卸載至零并測讀一次,2h 后再測讀一次。百分表精度為0.01mm,量程為0-50mm。承壓板沉降相對穩定標準。
2.3應力分析
根據表1載荷試驗結果,繪得試驗點TR03的Q-s曲線、s-t曲線如圖2。
結論:
根據規范的有關條款:根據計算結果知三個試驗點的平板載荷試驗確定的地基承載力的極差未超過平均值的30%,故可取三個試驗點承載力的平均值作為天然地基承載力特征值,高于復合地基設計所取的天然地基承載力設計值(140kPa),認為設計是安全的。
參考文獻:
[1]謝定義,林本海,邵生俊.巖土工程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龔曉南.復合地基理論與工程應用[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3]閆明禮,張東剛.CFG樁復合地基技術及工程實踐[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
郁素紅(1988.04-),女,江西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巖土地基、建筑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