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龍
【摘要】把古典園林的要素運用到現代的園林設計之中,要我們做到的就是除去雜質,留取精華。這是我國現代園林藝術進展的條件,是對古典園林藝術的傳承和進展。
【關鍵詞】現代園林;景觀因素;古典園林
我國的古典園林策畫藝術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它真實的反應出了某一個時代的精神和物質文明。然而在現代的園林策畫之中承繼了古典園林策畫藝術的精華之后,又跟著時代的要求和進展把更多的要素融合到園林策畫之中。
1、中國傳統園林
中國古典園林我國璀璨文化的關鍵組成、人類文明的重要遺產,深刻影響了亞洲文化圈內的朝鮮、日本等國家,并且最有影響力的領域在行業發展新的進程持續不斷擴大,散播歐洲。最先歐式園林只是給古代帝王士兵打獵游玩的苑囿,跟著現代社會政治經濟和國家歷史的變革,園林不再僅只是固定的建筑形式在后來廣為流傳,只是經過不斷改變堆山、置石、理水、配合花草樹木、建造亭臺樓閣等各種建筑形式來重新策畫曲徑通幽的園林園花小路,用各種藝術化的手段方法來重新構造“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園林游玩娛樂場所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古典歐式園林。
2、傳統園林景觀因素在現代園林規劃中的運用
2.1傳統園林的自然景觀在現代景觀規劃中的運用
古典園林的設計精華之處在于未來探索體現人與自然的以山水為整體規劃的根本設計準則,探索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到達“天人合一”的最大成效。在充足充分使用自然環境因素采光造景的空間構造還會產生靜與動互動的多種空間變化構造:小橋流水、疊石瀑布、三面荷花、四面垂柳,讓旅游人親身體驗感受到花影,花香,蟲鳴等多種空間活動性格。都在廣闊的歷史自然人文景觀中經過高度的藝術綜合和美化升華,形成了高山流水,鳥語花香的自然美景。這些對古代的自然景觀的完美濃縮和重新改造,是將文人化的貼近自然,融合了文人創作的自身藝術樂趣,形成了中國傳統古代園林畫和文人繪畫山水源的藝術精髓。我們一定會深刻感覺到中國傳統園林理念追求的就是天人合一境界。
2.2傳統園林的創造思維在現代景觀規劃中的使用
自然景物是古代園林建筑創造的重要材料。外施自然造化,中得自然心源,傳統文化創造用這種自然美的山水美景為根本,創造者就是通過對自然的奇妙感覺,用這種自然美的藝術精髓來運用于建筑園林當中,造就了許多自然美景園林名園。所以,潛入中國大自然,察看中國大自然生態是中國園林環境創造項目策劃的一個根本動力來源。造園者把自己對家鄉自然美的一些親身經歷作為來源來濃縮一個概括,然后在用自然美的要素表達出來再分享給大家。
2.3傳統園林中的策劃技巧在現代園林策劃中的運用
在傳統園林的策劃中經常追求意境,用現代園林策劃的思想來說,在分析傳統園林要十分注重它的藝術內涵,把各種園林的美妙意境和所需要策畫的詳細性與實物互動形成從情景交融的視覺效果,讓每個人在時間限定的各種園林景觀中就能感受到和看到無限的園林藝術內在。詳細對當地景觀、景色、意境等做出下列解釋:
景觀。盡人皆知,園林都市就是用無數的園林景觀堆積起來,不同的園林景觀所代表的文化涵義和景觀情景也不一樣。我們在研究實行傳統景觀園林策劃時,綜合考慮傳統景觀園林中對主體景色的要求和條件相對完成“情”、“景”等的結合非常重要。造園者在設計策劃庭園景觀時一定要把主體建設,山石,環境和他們想要的所表達的各種意境元素綜合起來實行共同考慮,形成統一的景觀整體。
景色。這兩個方面關鍵是它表現的是人們對自然景色的主觀感覺。傳統中式園林的室內情景一般來說是通過一個限定的室內景觀空間讓人可以感受并達到無限大的想象力和空間的美妙感覺。表現古代園林的各種情景,就這樣需要我們在園林策劃時充分考慮到園林所處的自然環境,例如它的水面自然聚而不分,只在東南和西北伸出兩條水灣,黃石水池岸上的疊石經過整理后形成穴狀,就這樣能夠營造成池水源頭深遠,你可以感受到它的水面和外面的兩條河流緊密相連,無形之中也就擴大了和水面的界線,讓旅游人流連忘返。
意境。假如人們對這種情景意境有一種感受,自己的內心思想就自然會發生變化,它其實是一種反映大家自己內心深處的一種東西,對我們自己內心思想意念的一種轉化升華。一般人的日常思緒都會跟著自己周圍環境的溫度變化而發生變化。傳統中式園林的關鍵表現手法也就是通過楷書題額、置石碑等來充分表達現代園林景觀的藝術精髓。作為本次景觀活動策劃的主要設計者,帶動大家的景觀思緒,讓參觀的人們能夠產生積極舒暢的景觀思緒。不僅僅只要通過園林樹木、山石、水景、建筑、雕塑等各種要素的綜合構成,注意通過景物的整體外形、尺寸、空間中的比例、這才等詳細設計要求,促使人們能夠感受和看到到當中的各種美感,再通過藝術層次性的光影、質感、氣味和各種聲音的要素綜合運用促使人對其的美產生聯想;還促使人們感受到自然環境的優美,體驗自然的舒適,促使人們的生理心靈壓力得到充分釋放。
2.4傳統園林造園方法在現代園林策劃中的運用
2.4.1因地制宜的造園方法
中國傳統園林策劃藝術在改建過程中,因地制宜有兩個方面,一是在景觀改造中要保證,基址不發生很大的變化,二是要在安排方面分清主次關系,滿足整體的需要。許多人在策劃過程中會重視綜合性場地的造景,對于根據項目的特征因地設置景點的安排可能是一種常見的疏忽現象。例如,在中華世紀壇的籌劃上,原計劃中有許多復雜的結構,在最終定案中都刪去了,世紀壇的建筑形體有簡單的曲線和圓形線構成,后來又用許多的植物來填滿中華世紀壇的規劃。還有北京城墻遺址公園,它的計劃方案在最初也包括了不少的景觀設計要素,因為考慮到公園的特點,最終方案時從公園的線形到植物的安排,都以明城墻為主的展開,讓城墻周圍有一片環境。真正的計劃也能使公園和城市融合在一起。造園者在實施創造時,需要借助于傳統園林的設計,就要真正的理解因地制宜,所以通過借鑒此觀念設計出來的作品,才能最好的傳承和發揚傳統園林的設計理念中。
2.4.2移步異景的造園方法
傳統園林的移步異景,具有代表性,是蘇州的退思園的代表。蘇州退思園中的每一個植物和景觀都能成為單獨的景色,組合一起來看和其他景觀相互呼應,比如退思園當中的六上六下坐春望月樓里面可乘涼,周圍有荷風吹來,便成一景,看著內園的整個景觀,它又和眠云亭,歲寒居,攬勝閣和桂花廳等景色相互呼應,這就是江南傳統園林中的一處,即江南風景。然而,現在的天津人民公園,它在整體景觀上就具有了江南傳統園林的特性,這就是園中有園,移步異景,它當中的亮點是園內的環形河,環形河把園內景觀分為五個區域,每個區域單獨成景,又相互關聯。
2.4.3園林因素在現代使用中的改變
“雖由人作、宛自天開”,來源于造園的自然思想,高于天然。在狹小的空間里,自然的山水風光展現出來。山石、茂林、碧泉等根本要素,也是現代景觀中策劃的關鍵。需要充分利用傳統園林中的要素,綜合現代園林策劃表現方法,把景觀格局重組、加上現代科技景觀材料,精巧的結合光影、氣流、溫度、濕度等一些影響人們舒適的氣候因素和地域文化,完美無瑕的體現出現在人和自然的協調,讓現代景觀策劃更具備人性化、地區特色化。
參考文獻:
[1]謝偉岸.中國古典園林藝術對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影響[J].科技創新導報,2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