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嬌 曾憲明



[摘 要] 2005年8月,廣東省興寧市大興煤礦發生透水事故,興寧煤礦被要求全面停產整頓,引發了當地產業鏈危機,黃槐鎮經濟發展陷入了低迷狀態。而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讓黃槐鎮新農村建設出現了生機。本文針對黃槐鎮新農村建設的經濟、生態、社會效益分析與評價進行問卷調查,深刻剖析黃槐鎮的經濟建設現狀及存在的痛點問題。通過分析數據及綜合相關的調查信息,提出針對性措施來解決存在的問題,從而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
[關鍵詞] 鄉村振興;經濟建設;農村
[中圖分類號] F3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32-20-4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黨的十九大把其作為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內容之一,這是黨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歷史方位下新的“三農”工作方略,是習近平“三農”思想的集中體現,是在深刻認識新時代“三農”發展新階段、新規律、新任務基礎上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集中反映了新時代農業農村發展的必然要求[1]。
下面以廣東省興寧市黃槐鎮新農村建設為例,從促進農業全面現代化、農村全面進步和農民全面發展的角度,分析當前我國農村發展、政治建設、農民全面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從建設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和文化文明角度探索有效的發展途徑,致力脫貧致富,實現鄉村振興目標。
1 興寧市黃槐鎮基本情況
黃槐鎮隸屬于廣東省梅州市興寧市,地處興寧市北部,省道S225穿鎮而過。轄區面積95.1 km2,總人口36 446人。黃槐鎮是廣東省產煤基地,境內有年產煤160萬t的省屬四望嶂礦務局;雉雞潭水電站坐落境內;農業以水稻種植為主;境內礦產資源豐富,是廣東省重點礦產資源縣之一,有煤、磁鐵、石膏、石灰巖、稀土和溫泉等,已探明的有33種230多處礦點,釩鈦磁鐵礦儲量居全國第二。
2 興寧市黃槐鎮美麗鄉村建設現狀調查報告
2.1 以黃槐鎮經濟建設為主體的問卷調查
對黃槐鎮進行深入的調查了解后,針對該鎮經濟建設現狀及存在的痛點問題,制作了以興寧市黃槐鎮為主體的調查問卷,從而得出較為客觀公正的結論。
2.2 問卷制作
在前期準備工作中,根據鄉村發展涉及的多方面基礎設施,結合當地情況,制作了以“黃槐鎮鄉村振興”為主題的調查問卷。為了確保調查結果的全面性,以“黃槐鎮鄉村振興帶來的變化”作為判斷標準,把接受調查的對象的年齡階段分為18歲以下、18~45歲、46~69歲、69歲以上。
2.3 問卷發放與回收
通過多種調查傳播途徑,對黃槐鎮及其周圍居民進行為期15 d的網絡問卷調查,網絡調查問卷共有效填寫123人次。
2.4 結果統計與數據分析
如表1所示,政府提出的新農村建設五大目標基本符合大眾居民內心所期盼的新農村發展目標。這也表明政府可以根據當地實際,進一步完善五大目標,把握側重點來加強建設,以更加符合人民群眾心目中的鄉村振興戰略目標。
如表2所示,目前大部分黃槐鎮村民的家庭收入有所提高,生活質量和水平也有所改善,由此看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日后需要繼續穩中求進。但經濟發展不要操之過急,應實事求是、腳踏實地,在經濟建設過程中要兼顧其他建設,實現共同發展。
如表3所示,大多數居民認為鄉村建設主要依靠政府資金支持、村民自身努力,還有部分人認為國家政策引導、當地招商引資對鄉村建設的開展也極為重要。希望日后政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同時鼓勵農民積極投入生產,只有政府和人民群眾共同作用,鄉村建設才能得以快速發展。
如表4所示,大多數居民認為鄉村振興主要從農業方面入手。鄉村的主要產業為第一產業,由此可見,鄉村振興戰略要想最終取得勝利,需要充分發揮農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合理規劃產業結構,因地制宜,統籌發展。
如表5所示,由于鄉村振興政策的實施,黃槐鎮從2005年“8·7”礦難以來的蕭條經濟得到了復蘇,美麗鄉村建設力度大,經濟生活方面顯著提升。黃槐鎮從之前第二產業采礦業到現如今主要的第一產業農業,基本完成產業轉型,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大提升。
如表6所示,大多數人認為黃槐鎮美麗鄉村建設中經濟、文化、生態文明建設進步較大。這也為鄉村建設指明了發展方向,當前正處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經濟發展仍為重頭戲,要想地區繁榮富強,就必須先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生活質量要得以保障,從而實現全面脫貧。正如習近平所概括的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由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一個地區鄉村振興戰略路線也應如此,在經濟建設的同時應兼顧其他五位一體要素共同發展進步。
如表7所示,大多數人認為對黃槐鎮的脫貧攻堅計劃迫在眉睫,目前貧困家庭數還有很多。脫貧攻堅已經到了收官之年,政府應兼顧各方面的發展狀況,加強職能部門的統籌能力,自上而下制定并實施針對性的脫貧規劃。
如表8所示,各村之間存在不均衡發展問題,但差距不是特別大。由此,政府在今后的發展中要協調各方,因村制宜,補齊短板,相互扶持,縮小差距,以實現先富帶后富。
如表9所示,鄉村振興使得黃槐鎮居民收入穩步提升、醫療服務得到完善、鄉村公共設施有所增加、村民素質有所提高,說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起到了顯著的效果。
如表10所示,阻礙黃槐鎮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有資金不足,基礎設施落后;勞動力不足,大多青年進城打工;交通不便;缺乏人才;農村干部不干實事;從商過程獲取市場信息具有滯后性等。要加大鄉村政策扶持力度,鼓勵外出人才返鄉創業就業,提高發展的智力支持;改善交通,加強與外界的聯系;重視對鄉村干部的監督,做實事等。
3 興寧市黃槐鎮美麗鄉村建設已采取的舉措
一是全力推動了道路的建設與維護,如寶龍公路改造、塔下至劉屋道路拓寬改造、向陽至荷樹下村道改造、西埔一村附近的鐵路橋橋面硬底化以及塔下危橋改造等。
二是以雙頭、雙下兩村油茶基地為依托,積極扶持油茶產業發展。種植油茶樹的農戶高達512戶,全村將近2/3的村民參與種植,種植面積超400 hm2,其中茶油年產值近150萬元,每戶村民(0.67 hm2種植地標準)年收入2萬~3萬元。
三是利用黃槐鎮的山水資源大力鼓勵并支持發展禽畜養殖業,黃槐鎮有豪豬養殖大戶、雜交豬(家豬與野豬雜交)養殖戶以及梅州市首屈一指的娃娃魚養殖基地等。
4 興寧市黃槐鎮美麗鄉村建設存在的問題
4.1 農村生產力低下
興寧市黃槐鎮農業總體上仍屬于粗放生產,地少人多,土地不集約,產業化基本未形成。加之近年來圍田造屋現象屢禁不止,打壓力度不充分,阻礙了生產規模效應和集約效應的形成。
4.2 選舉村委制度透明度不夠清晰
村委推舉不夠公開,存在個別擁有選舉權的村民并沒有得到實質的選舉權,沒有引導村民積極參加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活動,選舉制度不夠透明化。
4.3 旅游資源有待開發
黃槐鎮鄉村旅游資源開發不足。黃槐鎮有豐富的自然旅游資源和人文旅游資源。例如,黃槐鎮四望嶂有悠久的采礦歷史,遺留下的建筑具有特別意義。
5 興寧市黃槐鎮美麗鄉村建設建議
5.1 積極推動農業生產力發展
產業興則百業興,要想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先從發展現代農業入手,提供專業的農業技術服務,鼓勵引導黃槐鎮種植業、蓄養業大戶掌握先進農業技術,提高農產品的質量、產量和銷量;努力改善農田水利設施,如完善修建灌溉用的渠道及其田間建筑物,保證農戶農田的用水量。
5.2 挖掘黃槐鎮畜牧業的發展潛力
結合“三農”政策,黨委、政府可以把畜牧業作為主導產業,調整優化結構,把畜牧業做大做強,從而促進農民增收。可以成立專項小組,為村民提供專業指導服務,改變行政管理工作方式,攜手農民,幫助解決水產養殖業發展中的各種問題,做好特色化、專業化畜牧業發展工作。
5.3 自主研發優質產品,指導農民科學育種
建立實地培育研究基地,學習發達地區的成功經驗,科學育種,反復實踐總結,取得農業上的進步和創新。搭建農民培訓平臺,提升培訓針對性;推廣科學育種技術,走科技興農之路;對農民進行科學培訓指導以及傳授種植經驗,從而帶動鄉村農業新發展。
5.4 以時節產物為媒,提高經濟收益
當地很多鄉鎮會出產特色瓜果、花卉,吸引許多市民前往采購。黃槐鎮地勢優越,土壤肥沃,出產的時節花果品質優良、價格實惠;當地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更是適宜旅游的好地方。將二者結合起來,打造游玩體驗式的休閑種植采摘基地,建立城市與鄉村互動的新橋梁。
5.5 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旅游產業
黃槐鎮具有中國詩詞之鄉的稱號,是廣場舞發源地,均對開發旅游產業具有一定的幫助。積極投入梅州特色文化旅游區建設,修復、優化現有景區特色建設,提高當地旅游服務質量。
5.6 加大地方金融扶持力度,打通農村電商渠道
利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趨勢,提高偏遠地區網絡覆蓋率,搭建農村電商平臺,建立健全、可持續的農村電商運營體系,并改善落后的物流狀況,彌補農村基礎設施短板,打開農村特色農產品、工業產品的銷售市場。也可借機留住更多的青年、大學生,突破人才瓶頸制約,助力黃槐鎮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6 結語
調查研究分析和信息采集表明,在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黃槐鎮利用當地獨有的資源、環境、經濟條件,采取“村莊道路綠化美化亮化、通村公路建設、扶貧攻堅政策、農民安居工程、老屋翻新修護、產業建設及村級服務功能建設”等一系列美麗鄉村建設措施,黃槐鎮經濟、基礎條件和面貌得到了極大改善。由當年的礦產資源依賴型成功轉型至如今的農林禽畜產業的發展模式,新農村建設無疑是成功的。相信在堅持黨的領導以及在全鎮居民的共同奮斗下,人們將邁向富裕富足的生活,黃槐鎮經濟會重返往日的輝煌。
參考文獻
[1]廖彩榮,陳美球.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論邏輯、科學內涵與實現路徑[J].農林經濟管理學報,2017(6):79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