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殿峰 張洪春 王登波
[摘 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持續提升,對飲食、生活、健康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在此背景下,純天然、無污染、無藥物殘留的溫室蔬菜越來越受社會各界的認可。基于溫室的特征,其在為蔬菜提供生長環境的同時,為病蟲害繁殖發育提供了條件,因此加強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研究成為提升溫室蔬菜品質的重要途徑。基于此,本文主要針對溫室蔬菜病蟲害特征、誘因進行系統的闡述,在此基礎上全面研究溫室蔬菜病蟲害防控技術,以供參考。
[關鍵詞] 溫室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中圖分類號] S436.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32-102-2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飲食要求隨之不斷提升,對于溫室蔬菜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在此背景下,各地均在全面推動溫室蔬菜種植業發展,溫室蔬菜種植規模隨之持續增長。然而,由于溫室蔬菜本身特性使然,隨著栽培規模的擴大,所面臨的病蟲害威脅日益嚴重,但傳統藥物防治病蟲害的模式已無法滿足人們對于純天然、無污染、無藥物殘留的溫室蔬菜的要求[1]。因此,綠色防控成為溫室蔬菜病蟲害防治的主要方向。
1 溫室蔬菜病蟲害發生特征
溫室環境相對封閉,溫度相對較高,為病蟲害生存繁殖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例如,黃瓜霜霉病得不到有效的防治,會引發大量減產問題;而青椒疫病的發生,不僅會面臨減產問題,甚至會面臨絕產問題,嚴重影響溫室蔬菜種植效益[2]。此外,隨著溫室蔬菜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其所面臨的病蟲害威脅日益嚴重,而且出現了一些新型病蟲害類型,如果腐病、茄子花腐病及番茄晚疫病等。
2 溫室蔬菜病蟲害誘因
2.1 長時間連續種植
眾所周知,輪作在病蟲害防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大棚蔬菜輪作難度較高,通常采用連續種植的方式,致使大棚中各類病原菌的數量不斷增長,使得土傳病害發生嚴重。
2.2 土壤溫度改變
溫室土壤溫度發生改變,可能會誘發各類病蟲害。在干旱氣候下,溫室內的土壤實際溫度會大幅度升高,一旦溫室土壤溫度波動幅度較大,將提高蔬菜病蟲害發生率。
2.3 溫室濕度過高
相較于傳統露天蔬菜種植來說,溫室的濕度明顯更高。短時間內,較高的濕度能讓蔬菜保持良好的水分狀態。但是,長時間較高的濕度,無疑為各種病菌傳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并導致溫室蔬菜抵抗各類病蟲害的能力大幅度降低。
3 溫室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類型
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斷提高、大眾環保理念的不斷增長,綠色防控技術已成為溫室蔬菜病蟲害防治研究的重要方向。相較于傳統的溫室蔬菜病蟲害防治技術來說,綠色防控技術在防治病蟲害的同時,不會對溫室蔬菜產生影響,能滿足純天然、無污染、無藥物殘留的溫室蔬菜栽培要求。現階段,溫室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主要包含以下2個技術類型。一是農業防控技術。所謂農業防控技術,指的是針對溫室環境、種植進程進行科學規劃,包括溫室環境的合理通風,保障溫室內含有充分的氧氣,同時定期針對溫室蔬菜進行科學施肥等,以此來減少病蟲害的產生。二是物理防控技術。所謂物理防控技術,主要是通過各種物理手段針對溫室作物種植進行管理,以此來減少病蟲害的威脅。例如,在溫室與外界相連的位置設置防蟲網,或者種植驅蟲草;選擇長18 cm、寬9 cm的木板,在木板表面涂上黃色油漆及機油,每隔0.5 m插一塊木板且定期補刷機油[3]。為有效保障溫室蔬菜病蟲害防治效果,需要充分結合溫室蔬菜種植的實際情況、病蟲害威脅,科學合理選擇一種或者多種綠色防控技術。
4 溫室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措施
4.1 引入滴灌技術
所謂滴灌技術,指的是利用滴灌帶或者滴灌管針對蔬菜根部實施灌溉。相較于傳統灌溉技術來說,滴灌技術在滿足蔬菜生長需求的同時能有效節約水資源。與此同時,滴灌技術能有效降低溫室濕度,能有效避免因為溫室濕度過高引發病蟲害問題。現階段,廣泛應用的滴灌技術主要有三類,即地下滴灌、固定式滴灌、半固定式滴灌。其中,固定式滴灌技術是溫室蔬菜種植常用的滴灌技術,其主要是提前進行運輸管道的預埋,滴灌頭露在地面實施灌溉[4]。一般選擇在每行或者每壟中預埋一條灌溉管即可,灌溉頭間距控制在0.4~0.6 m。需要注意的是,滴灌技術的應用需要綜合考慮地區氣候、土壤情況、蔬菜類型等,科學合理地選擇滴灌方式、滴灌水平、時間間隔等,并且需要定期針對灌溉管道實施檢查,清理各種雜質,以保障滴灌順利進行,提升灌溉質量。
4.2 引入性誘劑
性誘劑作為當前廣泛應用的一種生態技術,主要是利用雌性昆蟲所具有的性外激素,人工生產與之相似的各種激素,結合捕蟲器針對雄性昆蟲進行捕捉。如此能讓昆蟲在性別數量方面出現失衡問題,從而控制昆蟲繁殖,實現預防病蟲害的目標。對于溫室蔬菜病蟲害防治來說,一般選擇4—10月懸掛性誘劑,一般一個溫室放置一個性誘劑捕蟲器即能滿足要求。進行性誘劑間距設計時,需要盡量保持合理的距離,防止捕捉進程中發生互相干擾的問題。一般性誘劑主要懸掛在距離蔬菜0.25 m的位置,距離地面的高度需要控制在1.00 m以下。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捕蟲器需要定期實施清理,同時需要定期更換性誘劑,以保障性誘劑的應用效果。
4.3 引入殺蟲燈
殺蟲燈作為使用最為廣泛的病蟲害防控技術之一,主要是基于病蟲害趨光性,通過光源吸引病蟲害并實施捕殺處理。殺蟲燈能捕殺的病蟲害類型較為廣泛,具有捕殺病蟲害范圍廣、數量多等優勢,而且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現階段,殺蟲燈主要包含兩類,即太陽能殺蟲燈、電力殺蟲燈。電力殺蟲燈應用范圍更為廣泛。殺蟲燈在溫室蔬菜種植中的應用應選擇地勢較高且較為平坦的區域,電力殺蟲燈高度應保持在1.00 m左右,太陽能殺蟲燈則需保持在1.50 m左右[5]。一般大部分殺蟲燈覆蓋的殺蟲范圍在3~5 m2,主要是根據溫室蔬菜種植實際情況、病蟲害防治需求進行設置。
4.4 引入生物防控技術
生物防治是近年來病蟲害防治的新興技術,其主要是利用病蟲害天敵來進行防治,在有效消滅病蟲害的同時不會對溫室環境造成負面影響。例如,草蛉、瓢蟲等均是葉螨的捕食性天敵,通過引入適量的捕食性天敵,能對葉螨數量進行全面的控制,保障溫室蔬菜健康生長。
4.5 引入色板防控技術
色板防控技術主要是基于病蟲害對于顏色的趨向性,通過對應的色板來捕殺病蟲害。現階段,色板類型主要有藍色、黃色2種,藍色可以有效消滅薊馬,黃色則能有效消滅蚜蟲[6]。從色板材料來看,其主要包含紙質、塑料2種,通過噴涂黏蟲劑,實現捕殺病蟲害的目標。色板防控技術在溫室蔬菜種植中的應用,主要是參考溫室面積來設計色板的對應規格,如700 m2的溫室需要選擇20 cm×20 cm的色板30塊。此外,通過色板與其他技術的合理搭配,能在提升病蟲害防治效果的同時減少色板的使用數量。
5 結語
近年來,溫室蔬菜種植規模持續擴大、技術不斷發展,無疑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反季蔬菜,滿足了社會大眾日益增長的飲食需求。但與此同時,對溫室蔬菜病蟲害防治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綠色防控技術作為生態環保理念下誕生的一種病蟲害防控技術,能有效滿足溫室蔬菜病蟲害防治要求,這就需要大家充分結合溫室蔬菜病蟲害發生情況,深入分析病蟲害類型、危害、發展趨勢,科學合理地引入各種綠色防控技術,提升溫室蔬菜種植效率與質量,為社會大眾提供純天然、無污染、無藥物殘留的溫室蔬菜。
參考文獻
[1]劉安,廖紅燕.綠色植保理念背景下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分析[J].農業與技術,2020(12):22-23.
[2]沈璐璐,霍瑜.兵團職工采納綠色農業技術行為的實證分析:以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20(11):261-266.
[3]步玉良.淺析黃瓜溫室大棚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J].種子科技,2020(10):49,52.
[4]李春江.設施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研究[J].農家參謀,2020(17):281.
[5]蘇俊平,張仲保,院海英,等.涼州區日光溫室番茄藥肥雙減綠色高效豐產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20(5):273-275.
[6]辛建民.探討綠色植保技術在設施栽培中的集成應用[J].農家參謀,2020(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