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春 梁艷
[摘 要] 江蘇省睢寧縣農技推廣中心對引進的甜玉米“雙甜2018”品種進行多年試種、示范,結果表明該品種具有色亮美觀、皮薄渣少、甜度高、風味佳、綜合品質優等特性。本文主要總結該品種的特征特性以及高產栽培技術,以期能為該品種大面積推廣種植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 甜玉米;“雙甜2018”;種植表現;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32-100-2
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地處黃淮海普通玉米、普通與青貯兼用玉米、青貯專用玉米、鮮食玉米生產優勢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1]。睢寧縣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地處黃河故道,土質肥沃,排灌方便,地勢平坦,水量充足,年平均降水量900 mm,溫濕度較為適宜,年平均氣溫14 ℃,年日照時間為2 390 h,無霜期270 d左右,自然條件優越,適宜春、秋兩季種植鮮食玉米。近年來,江蘇省睢寧縣雙溝鎮鎮圍繞特色、高效、生態農業,大力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以特色種植帶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鮮食玉米作為該鎮重點打造的特色農產品之一,正在走出一條特色農產品產、加、銷一體的新路子。“雙甜2018”是福建超大現代種業有限公司以自選材料TNS0321為母本、TBS1006為父本,2017年選育而成的早熟、高品質、黃白相間的雙色超甜甜玉米品種。2018年,參加福建省和國家北方(黃淮海)鮮食甜玉米組品種區域試驗。2020年,以早熟、品質特優通過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閩20200004),福建省區試結果表明,2018—2019年,該品種平均鮮果穗外觀品質25.7分,蒸煮品質64.4分,總評90.1分。2019年,揚州大學農學院對“雙甜2018”甜玉米品種的理化檢測結果為皮渣率8.00%,可溶性總糖25.00%,還原糖13.70%;對照“粵甜16”皮渣率11.00%,可溶性總糖16.80%,還原糖3.40%,品質優于對照。2018—2019年,參加國家北方(黃淮海)鮮食甜玉米組品種區域試驗,結果表明,該品種2年平均鮮穗每667 m2產量(不帶苞葉)741.62 kg,比對照“中農大甜413”增產0.14%。據河南農大品質檢測,“雙甜2018”甜玉米品種還原糖8.04%,水溶性總糖23.21%,皮渣率8.04%,對照皮渣率為9.41%,可溶性總糖23.73%,還原糖7.98%,品質優于對照[2]。
1 種植表現
1.1 產量表現
2017年,“雙甜2018”在雙溝鎮試種植0.66 hm2,平均鮮果穗每667 m2產量(帶苞葉)1 008.6 kg,比對照“中農大甜413”增產2.63%。2018年,繼續示范種植3.33 hm2,平均鮮果穗每667 m2產量986.8 kg,比對照“中農大甜413”增產2.06%。2年平均產量較照“中農大甜413”增產2.35%。2019年,該品種在雙溝鎮推廣種植近33.33 hm2。
1.2 主要特征特性
1.2.1 生育期。“雙甜2018”為早熟品種,在本地區春播時間一般為3月10日育苗,苗期18 d;3月28日移栽;5月17—21日開花授粉,授粉期5 d;6月12-13日采收。春播移栽至采收日數70~75 d,生育期平均比對照“中農大甜413”早4.5 d。
1.2.2 主要農藝性狀。“雙甜2018”為早熟品種,株型半緊湊,株高182.7 cm,穗位高52.8 cm。幼苗葉鞘綠色,葉片綠色,花藥綠色,穎殼綠色,花絲綠色;果穗長筒型,穗長17.8 cm,穗粗4.9 cm,無禿尖,穗行數17.2行,行粒數32.8粒,黃白粒白軸,鮮百粒質量39.2 g;出籽率約76.10%,倒伏率2.30%,倒折率0.00%。
1.2.3 抗病、抗逆性。“雙甜2018”在本地區示范種植,田間調查未發現銹病、莖腐病,大斑病、小斑病、紋枯病、粗縮病發生較輕,具有較好的抗病性能。
2 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2.1 田塊選擇及整地做畦
以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松,有良好的滲水和保水性及透氣性,含有豐富有機質且保肥能力好的土壤為宜。土壤酸堿度(pH值)6.5~7.5,土壤溶液含鹽量低于6.00%。交通便利,水利設施較好,能排能灌,確保根系能充分發育。此外,應施足基肥,機器整地耕翻。整地質量應力求做到深、松、肥、細勻。耕作層疏松肥沃利于玉米根系生長下扎。同時,要進行做畦,采用大小行種植,寬行80 cm,窄行40 cm,畦面平整,土壤細碎,三溝配套,灌排通暢,保證畦溝邊溝暢通,雨天溝中不積水,干旱時能灌跑馬水。
2.2 隔離種植
“雙甜2018”是黃白相間雙色超甜甜玉米,為避免影響該品種品質和雙色表現,要嚴格采取隔離措施。空間隔離,其周圍300 m以內地塊不能種植其他類型玉米品種;時間隔離,玉米春播播期應相差20 d以上,秋播相差15 d。
2.3 育苗移栽
春播育苗,要求土壤層5 cm以下,溫度穩定在12 ℃以上,3月10日至4月15日播種。播種前7 d曬種兩三天,以殺滅病原菌,提高種子發芽率。育苗時應將購買的商用草炭土和蛭石按1:1的比例混合成育苗基質,選用128孔穴盤,將育苗基質適當澆濕拌勻后裝入穴盤,每穴放1粒種子,蓋土約1 cm,然后淋透水[3]。育苗期間要求光照充足,保持基質濕潤。移栽前3~5 d進行煉苗,以促進根系生長,培育壯苗。待幼苗長至三葉一心時應及時移栽,移栽當天早上澆透苗床,帶土定植,澆足定根水,以提高幼苗成活率。
2.4 機械直播,合理密植
使用播種機直播,春播4月5—20日進行,秋播7月20日至8月2日進行。甜玉米直播時,頂土能力較差,耕作層土壤細碎、平展有利于種子順利發芽出苗。
每穴一兩粒種子,墑情良好的情況下,玉米播種深度以3~5 cm為宜;黏濕土壤播種深度控制在3~4 cm為宜;沙性土壤的播種深度應控制在4~5 cm為宜。放種后覆土鎮壓,在出苗前需注意防止鳥類啄食,待幼苗3~5片葉時進行間苗,每穴留壯苗1株。移栽或直播待苗成活后,應立即進行查苗、補苗,以保證全苗齊苗。補苗應在晴天下午進行,采取帶土移栽的方法,栽后立即澆定根水。按大小苗分類分畦分塊定植,以達到全田植株整齊一致。種植密度過大,則棒形小,易禿尖且病蟲害嚴重;種植密度過小,則產量低。為增強田間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危害,一般每667 m2種植3 500~3700株,大行行距80 cm,小行行距40 cm,株距30~32 cm。
2.5 合理進行水肥
“雙甜2018”生育過程中要求土壤濕潤具有良好通氣性,整個生育期均應防止田間積水。抽雄至灌漿期需水量增大,抽雄期是水分需求最大的時期,也是最敏感的時期。此期間若遇干旱,應及時溝灌,但要隨灌隨排。“雙甜2018”屬于早熟品種,在種植方面需及時施肥。雙溝鎮種植“雙甜2018”采用施足基肥、早施苗肥、巧施拔節肥、酌施穗肥的施肥原則。基肥于整地前每667 m2施用腐熟有機肥1 000 kg、45%硫酸鉀復合肥40~50 kg;苗肥于移栽成活后每667 m2施用尿素8~10 kg;拔節肥于小喇叭口期每667 m2施用尿素10 kg,并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2次;穗肥于鮮穗采收前35 d每667m2施用硫酸鉀10 kg,加尿素5 kg,確保營養元素全面供應,以提高玉米產量及玉米鮮食品質、商品性[4]。
2.6 病蟲草害防治
鮮食玉米以鮮食為主,雙溝鎮對于“雙甜2018”種植過程中病蟲害的防治采用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法。“雙甜2018”在本地區病害發生較輕,一般不需進行防治。“雙甜2018”含糖量高,易受玉米螟及蚜蟲危害,主要防治措施如下。①采用殺蟲燈、粘蟲板及人工釋放赤眼蜂進行防治。②重點防治玉米螟,具體分2次進行防治:第1次在大喇叭口期每667 m2用生物農藥8 000 IU/mmL、蘇云金桿菌懸浮劑200 mL兌水噴霧于玉米心;第2次在授粉后每667 m2用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微乳劑(1.00%甲氨基阿維菌,1.14%甲氨基阿維菌苯甲酸鹽)20 mL兌水噴霧于雌穗花絲處。每次追施肥料時,應結合中耕除草,促進根系的多發和深扎。
2.7 適時采收
每株留最上面一個果穗,春播授粉后18~22 d即可采收,花絲干枯變褐色且籽粒飽滿有光澤時為采收適期。
3 結語
“雙甜2018”超甜玉米新品種具有早熟、優質,色亮美觀,皮薄渣少,甜度高,風味佳,綜合品質優等特點,是難得的鮮食和加工兼用型的超甜玉米新品種。為此,雙溝鎮在安徽農業大學鮮食玉米專家引薦下,從福建超大現代種業有限公司引進試種。近年來,鮮食玉米產業在雙溝鎮得到迅猛發展,目前鮮食玉米種植規模約200hm2,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已成為雙溝鎮的農業品牌,值得大范圍推廣種植。
參考文獻
[1]何曉鵬,沈瑾,孫潔.淺談我國鮮食玉米行業發展概況[J].農業工程技術,2010(10):26-29.
[2]于錦梅,徐海福.我國鮮食玉米發展的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08(17):241-242.
[3]劉秀秀,徐鵬,杜同慶.睢寧縣鮮食玉米基地發展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9(9):38-39.
[4]詹麗青.甜玉米‘雙甜2018高產栽培技術[J].福建農業科技,2017(1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