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恒 車麗梅
[摘 要] 玉米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是維護我國國民經濟穩定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保證。因此,如何實現玉米高產優質是當前急需研究的課題。基于此,本文從選種、播種、水肥管理、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闡述玉米高產種植技術,以期能為玉米高產優質種植提供有益參考,同時為農村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 玉米;高產;種植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32-106-2
玉米對生長環境要求相對不高,種植歷史悠久,在我國種植面積廣泛。玉米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在玉米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玉米產量和品質得到了顯著提高,但仍不能滿足當前社會快速發展的需求。因此,如何讓玉米產量滿足當前社會的基本需求是急需探討的問題。
1 選種
選種是玉米高產優質栽培的基礎。首先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選擇適合在當地種植的玉米品種;其次要到正規的種子經銷商購買種子,并留好購買憑證;最后要選擇抗病能力和抗倒伏能力強的玉米品種。在選種過程中,要看種子的色澤是否正常,病、壞、癟粒是否過多,要選擇籽粒均勻的種子,因為種子的大小直接關系到出苗率,種子較大的出苗較晚,因其只有吸收充足的水分才能發芽出苗。
2 種子處理
選好種子后,播種前要對玉米種子進行一定的處理,以增強種子的活性及抗病蟲害能力。種子處理可分為3步,首先要對種子進行晾曬處理,主要是為了打破種子休眠期,增強種子的活性以保證種子的出芽率。可將種子平鋪在向陽背風處,厚度保持在3~5 cm,勤翻動,晾曬兩三天。其次,對種子進行浸泡處理。此處理方式是將種子浸泡在一定濃度的藥劑中,主要是為讓種子吸收充足的水分和養分,保證種子的發芽率和出苗率,以及增加種子的抗旱和抗倒伏能力。最后,對種子進行包衣處理。包衣是種子處理最為關鍵的流程,利用種衣劑均勻拌種,使每粒種子均能被藥劑包裹,可保證種子播種后不被地下病蟲害所侵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種子出苗后抵抗病蟲害的能力。
3 科學整地、適時播種
玉米播種前,首先要對所選地塊進行相應處理,北方一般選擇在前茬作物收割后對地塊進行深翻處理,然后經過冬季雪水的保溫和保濕,能保證土壤中有充足的水分和養分供種子生長。播種前對地塊進行處理過程中,需剔除地塊中的雜物,以減少病蟲害源頭,增加土壤通透性,保證種子發芽時所需的氧氣。北方一般選擇在每年4月末至5月上旬當地溫度保持在8 ℃時進行播種,播種深度5~6 cm,在墑情較好的地塊可適當淺播,疏松沙質土壤應適當深播,播種后要進行鎮壓處理。另外,合理的種植密度也是玉米高產優質的前提保障,玉米種植密度的確定要綜合考慮所選玉米品種、土壤墑情、溫濕度以及播種時間早晚等因素。玉米品種有緊湊型和平展型,緊湊型可適當進行密植,每667 m2可種植5 500~6 000株;平展型不能密植,每667 m2保持在4 000株左右即可。墑情的好壞也是決定玉米種植密度的關鍵,墑情較好每667 m2可栽植5 500株左右,墑情較差的地塊每667 m2可栽植4 500~5 000株。在播種時間上,播種早的可以適當密植,播種晚的要稀植。例如,春玉米的種植,播種早的情況下,受低溫或者水肥供應不足影響,出芽率會有所降低,密植則會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一問題,同時密植可有效解決早播“蹲苗”的現象;晚播的情況下,溫度已適合玉米生長,此時要稀植,如果密植,后期會因植株過多,易出現倒伏的情況。
4 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主要分為3個階段,分別為苗期管理、穗期管理、花粒期管理。苗期管理是指在玉米出苗后至拔節期這段時間內的管理,這一時期的管理主要是保證種植密度以及幼苗整齊、均勻和強壯。由于種子質量和土壤質量等因素影響,玉米出苗后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小苗、弱苗、病苗、蟲苗等,此時需進行及時查看。同時,要進行間苗和定苗處理,間苗應在幼苗3葉期進行,去除弱苗,保留壯苗,清除雜苗,保留齊苗和顏色一致的苗。如果間苗不及時,幼苗生長時會因植株過分擁擠,受光不充分,水分、養分不充足等,導致幼苗生長不良。穗期管理主要是指拔節期至抽雄期這段時間,此期間玉米莖葉生長迅速,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進行,是玉米田間管理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主要是進行中耕培土和適量追肥,中耕培土可以增加土壤通透性,促進玉米根部發育,防止植株倒伏,為玉米的正常生長提供良好的條件。適量追肥是為了保證玉米穗分化時期對養分的需求,每667 m2可施尿素20~25 kg、鉀肥5~10 kg。花粒期管理是指抽雄期到成熟后這段時間,此期間玉米營養生長停止,此時管理是為了保證玉米授粉受精,防止早衰。需要注意的是,去雄應在抽雄期進行,隔一兩行去一兩行,邊行、山地、小塊地不能去雄,且去雄時不能帶葉,否則會減產。
5 水肥管理
玉米是一種高產的糧食作物,其整個生長過程需大量的肥料供應。在玉米3個生長階段中,所需肥料比例不盡相同,苗期占總肥量2%,穗期占85%,粒期占13%。在肥料使用過程中,要做到合理施肥,即底肥、種肥、追肥相結合,氮肥、鉀肥、磷肥相結合,有機肥、化肥相結合。播種前整地時,每667 m2基施優質有機肥(如豬糞)1 000 kg、有效含量25%的復合肥80 kg;三葉一心期施提苗肥,10 kg水兌0.5~2 kg尿素灌根;六葉時追肥1次,采用穴施法,注意要保持土壤潮濕,如果土壤干燥,施肥后可適量澆水,切記不可過量,以土壤濕潤為宜。此外,玉米抽雄或吐絲時要進行1次澆透水。
6 病蟲害防治
玉米3個生長階段,均會受病蟲害侵襲,這是導致玉米減產和品質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要針對3個不同時期病蟲害侵襲程度及類型進行針對性防治,以保證玉米產量和品質。
6.1 苗期病蟲害防治
這一時期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頂腐病。根腐病由腐霉菌引起,主要表現為中胚軸和整個根系逐漸變褐、變軟、腐爛,根系生長嚴重受阻。對于該病害,以預防為主,播種前期用種衣劑進行包衣處理,發病后加強栽培管理,噴施葉面肥,嚴重地塊可用58%代森錳鋅甲霜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施玉米苗基部或灌施根部。頂腐病,表現為病苗中上部葉片失綠、畸形、皺縮或扭曲。在發病初期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菌毒清水劑、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等殺菌藥劑對心噴霧。苗期蟲害有地老虎、螻蛄等,地老虎主要取食植物近土面的嫩莖,使植株枯死。可用50%辛硫磷乳油拌細沙土,在作物根旁開溝撒施藥土并進行覆蓋防控。螻蛄主要啃食玉米幼苗根系,取食植物近土面的嫩莖,造成植株枯死。可用50%辛硫磷1 000倍液,每667 m2噴施250~300 mL,或拌細土25~30 kg制成毒土,于苗期撒施田間進行誘殺。
6.2 穗期病蟲害防治
夏玉米穗期是多種病蟲的盛發期,主要有葉斑病、褐斑病、銹病、玉米蚜、三代黏蟲等。對葉斑病的防治主要是大面積清除田間植株病殘體,適當早播:每667 m2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70 g加12.5%禾果利可濕性粉劑30 g,兌水30~40 kg噴霧。防治大小葉斑病,需在大喇叭口期增施磷鉀肥,并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800~1 000倍液進行噴施。對于蟲害的防治,玉米穗蟲可用90%敵百蟲800倍液滴灌果穗防治;玉米蚜每667 m2可用10%吡蟲啉10~15 g兌水45 kg噴霧防治;三代黏蟲可用50%辛硫磷1 000倍液噴霧防治。
6.3 花粒期病蟲害防治
這一時期是玉米的主要生長時期,也是病蟲害易大面積發生的時期,因此做好這一時期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尤為重要。這一時期的病蟲害主要有玉米大小斑病、銹病、玉米螟、黏蟲、蚜蟲等。玉米螟在吐絲期蟲株率達20%時,可用50%敵敵畏乳油600~800倍液滴花絲基部:灌漿中后期,若玉米螟鉆入雌穗,可用50%敵敵畏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800~1 000倍液,每株10 mL,灌注玉米雌穗。葉面噴灑50%辛硫磷1 500倍液可防治黏蟲、棉鈴蟲,40%氧化樂果1 500~2 000倍液可防治蚜蟲。玉米大小斑病可用50%多菌靈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玉米銹病每667 m2可用20%粉銹寧乳油75~100 mL兌水50 kg噴霧防治。
7 結語
玉米作為我國三大糧食作物之一,其產量和品質是維護我國農村經濟穩步發展的重要基礎,因此確保玉米高產優質至關重要。要想玉米高產優質,則需從各方面進行管理,不論是選購優質玉米品種,還是出苗期病蟲害的防治均非常關鍵,農戶在種植玉米過程中應不斷加強研究,不斷嘗試新的種植方法,以此不斷提高玉米產量,極大地推動當地的農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