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獻國

慢性支氣管炎(慢支)是指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病癥,臨床上以反復發(fā)作的咳嗽、咳痰為特征。是嚴重危害大眾健康的常見多發(fā)病。中醫(yī)認為,本病多為外邪侵襲、臟腑失調所為,當以疏散外邪、調理臟腑為法。現(xiàn)介紹幾則內服膏方,供患者參考。
小青龍湯膏 炙麻黃、桂枝、黃芩各60克,白芍藥、半夏、炙甘草、紫菀、冬瓜仁、薏苡仁、紫蘇子、蒼術、白術、杏仁各90克,細辛、干姜、五味子各45克,茯苓100克,蜂蜜500克。將諸藥擇凈,研細,水煎3次;合并煎液,文火濃縮,加入蜂蜜煮沸收膏。每次20毫升,每日3次,溫開水適量送服。可解表溫里、宣肺化飲。適用于慢支,證見咳喘、痰白多泡沫、惡寒無汗、口不渴、身疼重等,苔白滑,脈弦緊。
麻杏石甘膏 杏仁、千里光、牛蒡子、葶藶子、枇杷葉、桑白皮、紫菀各90克,生石膏30克,麻黃、陳皮、陳膽星、黃芩、象貝母、紫蘇子、紫蘇梗各60克,桔梗、紫蘇葉、百部、甘草各45克,蜂蜜500克。將諸藥擇凈,研細,水煎3次;合并煎液,文火濃縮,加入蜂蜜煮沸收膏。每次20毫升,每日3次,溫開水適量送服。可解表溫里、宣肺化飲。適用于慢支,證見咳嗽、痰濃難咯、惡寒鼻塞、口渴咽痛,或身熱,甚則氣逆而喘,舌苔白膩或微黃,脈浮滑數(shù)。
潤肺膏 南沙參、麥門冬、天門冬、花粉、枇杷葉、杏仁、核桃仁、冰糖各50克,川貝120克,橘餅250克,蜂蜜適量。將上藥擇凈,同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片刻,水煎取汁,共煎3次;合并煎液,文火濃縮后,加入蜂蜜,制成膏劑。每日2次,每次20毫升,溫開水沖飲,或調入稀粥中服食。可養(yǎng)陰潤肺、止咳化痰。適用于慢支,證見干咳痰少、胸中隱痛、納差乏力、氣短等。
清火貴金膏 生地、黃芩、川芎、黃柏、菊花各500克,黃連90克,當歸1000克,白芍750克,生山梔、生石膏、竹茹粉、茯苓、半夏各250克,杏仁120克,蜂蜜適量。將上藥擇凈,同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片刻,水煎取汁,共煎3次;合并煎液,文火濃縮后,加入蜂蜜,如法收膏。每次10克,每日3次,溫開水適量送服。可清熱化痰、養(yǎng)陰保肺。適用于實熱傷陰、發(fā)熱口干、咳嗽氣喘、痰稠黃黏、胸脅作痛、汗多、困倦等,舌紅苔黃而干,脈虛數(shù)。
蛤蚧蟲草蜂蜜膏 冬蟲夏草10克,蛤蚧1對,款冬花100克,五味子、川貝母各30克,白果仁15克,蜂蜜200克,香麻油150克。將上藥擇凈,烘干研為細末,混合均勻,加入蜜和香麻油,隔水蒸熟,裝瓶備用。使用時每次10克,每日2~3次,連服2~3劑。可健脾潤肺、止咳化痰。適用于慢性支氣管炎。
六君子膏 黨參、白術、白芍藥、生黃芪各250克,茯苓200克,山藥、炒薏苡仁、蓮子肉各150克,扁豆、炒谷芽、炒麥芽各120克,炒當歸100克,防風、黃精、十大功勞葉、半夏、陳皮、鹿角膠各90克,炙甘草、細辛各45克,干姜30克,蜂蜜500克。將諸藥擇凈,研細,水煎3次;合并煎液,文火濃縮,加入鹿角膠、蜂蜜煮沸收膏。每次20毫升,每日3次,溫開水適量送服。可益氣補脾、化痰止咳。適用于慢支,證見自汗氣短、納差便溏、每遇風寒咳痰或喘嗽發(fā)作加重等,苔薄白,脈細弦。
金匱腎氣膏 熟地黃200克,山藥、黨參各250克,山茱萸、豬苓、茯苓、補骨脂、菟絲子、白術、白芍藥各150克,澤瀉、炙附片、鹿角膠、陳皮各90克,厚樸、肉桂各60克,五味子120克,半夏100克,臍帶30克,鵝管石300克,蜂蜜500克。將諸藥擇凈,研細,水煎3次;合并煎液,文火濃縮,加入鹿角膠、冰糖煮沸收膏。每次20毫升,每日3次,溫開水適量送服。可補肺益氣、溫腎攝納。適用于慢支,證見咳喘久作、呼多吸少、動則益甚、痰稀色白、畏寒肢冷等,苔白而滑,脈沉細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