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敬偉
摘?要: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下發《關于加快建設智慧法院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網絡強國戰略思想,扎實推進智慧法院建設,促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為了進一步落實最高人民法院的要求,從2018年開始,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積極借鑒先進法院建設成果,結合遼寧實際創新應用,統籌建設以“一化兩中心”為核心的遼寧智慧法院,取得了顯著的建設成果和應用成效,為促進遼寧法院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和支撐。
關鍵詞:智慧法院建設?顯著成果?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
人民法院作為黨領導下的司法機關,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了進一步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堅持“一體兩翼”工作思路,以自身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的現代化為推動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提供司法服務,“智慧法院”建設就是其中一翼。遼寧法院高度重視“智慧法院”建設,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加大人財物的投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和成果,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高度評價,為推進全省法院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遼寧省“智慧法院”建設的初步成果
2018年以來,遼寧法院緊緊圍繞最高法院、省委政法委指示精神,全面推進“智慧法院”建設,建立統一標準規范的全省法院信息化應用體系、訴訟服務中心、執行指揮中心。采用全省大集中方式,統一建設全省法院專網、互聯網、移動網、公有云、專有云,統一建設審判、執行、政務等基礎應用系統,為推動全省法院訴訟服務和審判輔助智能化,為落實“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線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保障。
(一)構建“七大智慧平臺”法院智慧體系
全省法院以實現業務網上辦理、全流程依法公開、全方位智能服務為建設目標,形成以智慧審判、智慧執行、智慧服務、智慧管理、智慧政務、智慧運維、智慧云網“七大平臺”為核心的全省法院信息化體系。
(二)電子卷宗隨案生成與深度應用
全省法院以電子卷宗為核心,全面支持網上辦案,將線下訴訟事務搬到線上辦理。在立案、庭前準備、庭審、合議、文書撰寫等全流程深度應用電子卷宗,并結合OCR數字化處理、語義分析等技術實現多環節的審判要素信息智能提取,自動回填流程信息,輔助法官智能生成法律文書,進一步減輕法官工作量,提高審判效率。
(三)無紙化辦公模式促進審判效率的提升
全省法院圍繞電子卷宗隨案同步生成和深度應用,通過信息技術與審判工作深度融合,打造以電子卷宗統一化、紙質材料流轉智能化、案件審判智慧化、郵寄送達集約化、案件歸檔同步化為特點的案件辦理新模式,無紙化辦公模式順利鋪開,進一步促進審判方式變革和審判效率的提升。
(四)建立智慧政務應用系統的管理模式
包括公文管理、電子檔案管理、車輛管理、請休假管理、會議管理、移動辦公、人民陪審員、代表委員聯絡等應用于司法政務管理和輔助的應用系統,輔助性事務集約化管理模式初步形成。
(五)多渠道信息發布平臺得以廣泛應用
全省法院利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應用平臺,構建起法院公眾號、網站、微信和APP客戶端等信息平臺、新聞輿論發布平臺,使社會和公眾了解、參與、監督法院工作有了更多的途徑。
二、推進“智慧法院”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智慧法院”是基于信息化建設基礎上“智慧服務”“智慧審判”“智慧執行”“智慧管理”的系統工程。2018年以來,全省法院雖然在推進“智慧法院”建設中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在工作實踐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一是“集約化”基礎設施建設尚存在一定差距。基礎設施是實現智慧法院建設的基礎保障。目前,全省法院“三云五網”體系建設還有待完善,還需要通過租用“云服務”提升基礎資源支撐能力,來滿足各項工作和各類應用的需求。遼寧法院還需要通過學習先進地區法院采取的“對機房瘦身”等工作措施和經驗做法,建設“專有云”和“開放云”,實現全省法院系統全方位、一體化運行分析以及“全生命周期”可視化管控。
二是訴訟服務的智能化支撐略顯不足。遼寧法院過去在訴訟服務中心建設方面,確實是下了很大功夫的,也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但由于基礎弱、底子薄,與先進地區法院的訴訟服務中心建設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差距,需要進一步學習,加大投入,加快完善和提升。
三是“智慧執行”體系化有待進一步提高。遼寧法院系統的執行案件管理采用的是“對接模式”,在流程規范、節點管控、數據質量、點對點查控覆蓋面、執行線索與財產分析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目前還不能完全滿足最高人民法院在執行工作中對流程節點的管理要求。
四是系統應用效果還不是很理想。最高人民法院每年對全國“智慧法院”建設進行評價。2020年5月,最高法人民院對遼寧“智慧法院”建設的整體評價是排在全國第9位。目前,遼寧省各級法院應用類指標得分率逐年提升,與建設類指標得分率的差距逐年縮小,但從數據中可以看出,在系統應用成效上仍然差強人意。
五是缺乏信息化專業管理人員。開展“智慧法院”建設離不開信息化工作人員,近年來,遼寧法院信息化工作人員有一定增加,但與《人民法院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意見》中提出的要求仍相差甚遠,且人才隊伍素質不均衡、年齡斷檔、流動性大,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三、以“智慧法院”建設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的路徑
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的現代化,離不開信息化建設,建設智慧法院既是時代需求,更是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實現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遼寧的“智慧法院”建設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加強。
(一)加快實現“云網一體化”
加強現有的各類信息系統深度貫通與融合,不斷提高“一體化”水平。積極探索與政府和運營商合作推進“云網一體化”建設,促進“跨域立案功能模塊”能夠快速上線、快速運轉,爭取在全國法院系統中率先建成公有云和專有云,解決全省128個法院分散建設投資大、周期長、基礎設施不共享的問題,使遼寧法院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整體跨入全國法院前列。
(二)推進“兩個一站式”訴訟服務智能化
加強信息化與訴訟服務深度融合,大力推進網上訴訟服務平臺建設,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促進訴訟服務的轉型升級,提高訴訟服務有效供給水平。強化訴訟服務中心改造,完善線下訴訟服務,進一步打造和完善網上訴訟服務中心、12368訴訟服務熱線、掌上訴訟服務、網上訴訟服務,構建一心多點、全域覆蓋、聯網運行、就近服務、互聯互通、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一站式、多渠道、智能化、全天候訴訟服務體系,統籌推進訴訟服務效能的提高。
(三)實現執行事務集約化與實體化運行
加強信息化與執行工作深度融合,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執行流程管理系統流程規范、數據標準的優勢,實現與最高人民法院財產查控、失信發布、限制高消費等系統的無縫對接,及時地、規范地上報執行業務數據。進一步拓展點對點查控、立案即查、遼寧信用與聯合懲戒、終本案件自動巡查、執行款精細化管理、執行質效、執行事務集約化和實體化運行,促進一體化“智慧執行”應用體系初步形成。著力建設全省統一的執行款管理系統,實現全省法院執行款“一案一賬號”管理模式。
(四)不斷提高信息系統的應用效果
加強信息化與審判管理、隊伍管理、司法政務管理深度融合,提升法院整體工作效能。健全完善并充分發揮管理部門的職能作用,以科學考核為手段,注重精細化培訓,確保干警全面理解應用系統的設計理念和操作應用。建立各方聯動機制,統籌考慮“智慧法院”應用場景、業務數據、服務模式等多種因素,帶動“智慧法院”總體應用效能整體提升。
(五)建立信息化人才隊伍發展長效機制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要求,針對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設涉及面廣、研制難度大的特點,重點培養、引進并在實踐中鍛煉、選拔優秀信息化建設管理和技術人才,切實保證優秀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成長快。建立并完善專業分類齊全、梯次結構合理的人才體系,為人民法院信息建設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和支撐。
“智慧法院”建設任重而道遠。人民法院要積極探索 “智慧法院”建設的科學路徑,全力推動電子訴訟服務向移動端發展,不斷深化司法大數據應用,著力打造信息時代審判運行的新模式,為促進現代科技與法院工作深度融合、進一步提高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