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媛 崔雋 隋坤

2020年過去了,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這一年不是那么容易,所以更加難以忘記。
有一些歷史時刻需要銘記。
1月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評估組初步確認新冠病毒為疫情病原。
1月1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新冠肺炎第一版診療方案、防控方案。
1月23日凌晨2時許,武漢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1號通告,23日10時起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
1月25日,火神山醫院開始建設。
2月5日,湖北首家方艙醫院投入運行。
……
3月1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表示,我國正按照5種技術路線開展新冠疫苗的緊急研制。
4月8日起,武漢市解除持續76天的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復對外交通,逐步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
還有一些人的細微時刻,有一些閃爍的星光,也不要忘記。
1月27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護士郭琴申請復工,那時她患新冠肺炎剛康復,但不想掉隊,她說:“特別是在這個時候,被需要或者是去做一些事情,是一種幸福。”
1月末,92歲的江蘇省人民醫院專家室組長敖忠芳堅持出診。“醫學的戰士,死在戰場上是死得其所。我自己愿意來的,我承擔這一切。”說出這些話的時候,她是面帶微笑的,鎮定且從容。
4月8日,武漢“解封”。當晚9點半,雷神山醫院重癥監護室醫生楊曉仍在同戰友一起打掃“戰場”。她對《環球人物》記者說:“我們很像戰士,戰士的使命就是服從命令,我們的命令就是守住我們的病人。”
“您完全康復后,最想做什么?”武漢解封后,記者問武漢市武昌區白沙洲社區的社區醫生李耀堂。他今年85歲,曾感染新冠肺炎,但死里逃生。當時他還沒痊愈,無法下床行走,卻用大音量喊出:“去社區醫院,給人看病。活下來了,那就多給人民做點事情。”
……
他們與病毒作戰,與焦慮搏斗,與時間賽跑。他們經歷過生的喜悅,也感受過死的殘酷。支撐他們沖鋒陷陣的信念是一致的,那就是堅持到抗疫勝利的那一刻。
2020年,全國有數萬學生考入醫科大學,也有數萬醫學生畢業。入學時、奔赴崗位時,他們都會舉起拳頭宣誓:“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圣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斗終身!”
2020年,我們向中國醫生,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