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旭靈


柳云龍,一位極具英雄情結和使命感的追夢人,集導演、演員、制片于一身,懷揣著對影視藝術的熱愛,雖遠不怠。他自導自演的諜戰劇《暗算》《血色迷霧》《風箏》等跌宕起伏,精彩紛呈,而他自省的話語,更是鞭辟入里,言近旨遠。
不要平庸地當前浪,要永遠自信地做后浪
在《勝算》的開機儀式上,有人好奇地問柳云龍:“每次拍諜戰劇,你總要搞點新意,《勝算》中人物的塑造和以往又有什么不同?”柳云龍說:“我覺得現在的觀眾更喜歡看有意思、有色彩、有點喜感的人物。因為大家每天的生活中都有各種各樣的不痛快,回家看電視想高興一下,再那么沉重的話,睡覺都得做噩夢。所以,我希望給人物一些色彩,不像以往的諜戰劇,主角一出場都很酷,什么事都能辦成。這次我沒有這么去演,一出場就是一個不靠譜的警察,遇到一個小流氓。劇情就像剝卷心菜一樣,一層一層地剝,最后剝出一個大事來——警察在審這個小流氓時引出了一個驚天大案。諜戰劇走到今天也沒有什么太好的辦法來沖出困境,各種束縛都擺在這兒,我們只能沿著現在的形式,把人物弄得很沉穩,很裝,情節設計和人物塑造也就干干巴巴的,令人乏味。因此,我們要捕捉全新的感覺,讓人物更加鮮活。為此,作為導演,我們不要只會當前浪,沖勁過去便悄無聲息了;要永遠自信地爭做后浪,時刻積蓄力量,沖鋒向前,才能創新。尤其在取得成績受到追捧后,還能不能保持后浪的心態,這對成長很重要?!?/p>
柳云龍從觀眾的欣賞需求談起,強調了一個成功的導演,必須敢于探索和創新,才能夠奉獻出情節跌宕、結構新穎、角色鮮明的精品,引起觀眾共鳴。否則,就是簡單的復制而不是創作。柳云龍說“后浪”,觸類旁通,點石成金,為我們提供了一把開啟成功大門的金鑰匙。
細節處理得越精致,你越接近成功
一位主持人狡黠地問柳云龍:“你曾經說,現在的娛樂圈,一個導演要想把一部作品捧火,需要兩條腿走路,一條靠作品,另一條靠制造一點緋聞或一點社會關注的事件,才能夠攫取觀眾的眼球,贏得好評如潮。你也是這樣把《風箏》捧紅的嗎?”柳云龍說:“作為導演,我一直關注影視市場,但我更愿意花大把的精力研究創作,愿意在劇本上花大把的時間。我總是不斷地尋找陌生的故事、人物、情節和結果。我不能讓觀眾看到第一個鏡頭,就知道后面的情節如何發展,不能讓觀眾看到一個場景,就能夠想象出下一個場景是如何設置的。就像拍《風箏》的時候,對于其他導演來講,一個場景做舊就差不多了,墻上的年代感有點就可以了。而我覺得這還不夠,我甚至自己拿著做舊的小噴壺去噴,使每一個點都達到自己心里的那個標準才罷手。一部作品的成功決定于細節,閃光的細節處理得越精致,作品成功的可能性就會越大?!讹L箏》的成功,皆因如此。猶如做人,我們只有確定好人生目標,始于細節,終于堅守,不驕不躁,才能夠臻于完美。”
柳云龍面對影視作品制作和宣傳的亂象敢于亮劍,公開質疑,讓人感到可親可敬。他結合《風箏》拍攝的真實歷程,闡述了自己的生活觀、藝術觀和價值觀。最后的點睛之語,語重心長、希冀滿滿,似汩汩的山泉流過干涸的心田。
槍,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好
一位編劇問柳云龍:“近年來,你似乎不愿意與其他導演合作,是不是有些不合群???”柳云龍說:“我認為,做人的底色是正直、勤奮、善于合作。這兩年我在用心做自己的項目。導演們來找我,我不愛演。究其原因,一是時不我待。我已是奔五的人了,到現在還沒有拿出一點像樣的東西。二是槍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好一點。我的地盤我做主,自己想表達的東西自己掌控,個人的觀點才能夠完美地表達出來。做他人的項目,自己的思想、觀點可能表達不出來,這樣正確的意見得不到承認,心里難免滋生失落感,影響表演力。我是一個有非常強的使命感的人,我希望通過自己的眼光和理解,通過自己看到的社會的方方面面,通過我從事的這個職業,把我所想表達的東西展現給觀眾,讓觀眾在有限的時間里,能夠獲得更多的精神慰藉。所以,我在這個行當里是顯得有點‘獨。不過,我需要更多的人參與到我的項目中來,不管是演員、攝影、服裝,還是置景、音響和剪輯等,我們只有勠力同心,眾志成城,才能夠把事情做好。當然,一旦遇到令我心動的劇本,我也會主動申請參演的。畢竟,云飄千里要靠風,船走萬里要使舵。”
柳云龍結合創作實踐,提出了“槍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好一點”的主體性創作觀,以及“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為觀眾奉獻精品的初心,同時也強調了一個人的發展千萬不要走入“獨木成林”的誤區,從而功敗垂成。他的話立意高遠,發人深省。
柳云龍說:“大器晚成也好,一刀出手光芒四射也好,那都是別人的說法,我就聽著。我自己只是剛剛開始,要走的路還很遠,需要做的事、實現的理想也很多,不能用成功這個概念來衡量一件事或一個人?!眱葦?、自省的柳云龍,優雅而不失幽默,堅定而不失達觀,他的話語,給人以啟迪,給人以鞭策。
(責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