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勇
為什么捐獻是無償的,使用起來卻是有償呢?
打個比方:海里的魚是自然生長的,人們并沒有對它們的成長有任何投入,但是我們到菜市場買魚時為什么要付錢呢?其實,我們支付的并不是魚本身的價格,而是捕撈、運輸、加工、保存的費用。同樣的道理,器官本身沒有任何費用,但是在移植過程會產生相關醫療費用。要從一位剛剛逝去的志愿捐獻者的身上將器官移植給患者,那可是一項高精尖的技術活兒,您可能沒看見過,但是您能想象,這里的人員成本、技術成本、設備成本肯定小不了。《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第二十一條做出具體規定:從事人體器官移植的醫療機構實施人體器官移植手術,除向接受人收取下列費用外,不得收取或者變相收取所移植人體器官的費用:摘取和植入人體器官的手術費;保存和運送人體器官的費用;摘取、植入人體器官所發生的藥費、檢驗費、醫用耗材費用。所以,患者使用無償捐獻得來的血液、造血干細胞、器官要支付一定的費用,并非是它們本身的價格,而是附加在它們身上的獲取、運輸、保存、手術等方面的費用。
世界衛生組織就明確規定:“器官捐獻應被政府和其他社會組織視為一種英勇和高尚的行為。報銷捐獻器官過程中實際發生的有憑證的費用,這并不是支付購買器官的費用,而是對受者進行治療的合理合法的開銷。相關成本和費用應采用公開透明的方法進行計算和管理。”您看,國際上的規定跟我打的比方是一樣的道理吧。
(責任編輯/劉大偉 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