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貝

2020年9月,全國都在開學。可在四川,有上百名初中學生卻差點失去了讀高中的資格。因為他們的中考志愿被無端篡改了。經過警方調查,發現幕后黑手竟是同校考生吉某某。原來,吉某某中考發揮不佳,升學無望,他覺得自己的不幸都是同學害的,于是為了泄憤,他偷偷用手機登錄了涼山州中考的志愿填報系統。嘗試輸入初始密碼,竟然打開了。就這樣,他的“篡改行動”一發而不可收拾,竟然“如愿以償”地篡改了上百名同學的中考志愿。好在發現及時,這上百名學子的升學夢才得以順利延續。但吉某某終被刑事拘留。
吉某某的思維里有一種可怕的邏輯:我不好,全是你們的錯,你們也別想好。這樣的孩子,如果真的升了高中、上了大學、進入社會,將來還指不定要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想起南昌街頭曾出現的可怕的一幕。一輛白色保時捷轎車瘋狂地撞擊一名過街女子。第一次,被撞女子僥幸躲過,卻在跨越護欄時不慎絆倒。后來,白色保時捷再次調整方向,加足12分馬力繼續沖撞這名女子,最終把她撞飛數米遠。在肇事車輛準備再次“進攻”時,女子及時逃進了綠化帶,幸免于難。據了解,駕駛保時捷的是一名女性,當事雙方并不相識,僅僅因為幾句言語沖突便引發了如此激烈的惡果。很難想象,有的人僅僅因為一言不合就可以要人的命。可見他們平時囂張慣了,覺得世界就該為自己埋單。重慶公交車墜江事件,不就是因為乘客和司機發生口角,乘客搶奪方向盤,最后全車人一起墜江嗎!
有句話說得好:“成年人的世界,什么情緒什么命。”就像去年的昆山龍哥被反殺事件,龍哥平時欺負老實人,可沒想到老實人反擊起來,卻要了他的命。《無間道》里說“出來混,遲早得還的”,你做的每一件蠢事,到頭來都是害人害己。世界的真相就是:社會不是你爸媽,沒人會為你埋單。
心理學有一個著名理論“踢貓效應”。一位父親在公司受到老板的批評,回到家就把沙發上跳來跳去的孩子臭罵了一頓。孩子心里窩火,狠狠去踹身邊打滾的貓。貓逃到街上,正好一輛卡車開過來,司機趕緊避讓,卻把追到路邊的孩子撞傷了。這個故事描繪的正是一種典型的暴脾氣、壞情緒傳染所導致的惡性循環。尤其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每個人都面臨著巨大的工作與生活壓力,一點不如意、不順心便會讓自己煩躁、憤怒,從而不自覺地加入到“踢貓”的隊伍中,被別人踢或踢別人。
釋放情緒,或許圖得了一時之快、逞得了一時之能,卻給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美國生命倫理學教授史蒂芬和小說家吉爾合作寫過一本書《好人會有好報嗎?》,從現代科學和醫學的角度,在綜合分析了美國40余所大學的百項研究及大量案例的基礎上,大膽拋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付出與回報之間存在著神奇的能量轉換秘密,即一個人在付出的同時,回報的能量正通過各種形式向此人返還,只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自己渾然不知。”宅心仁厚、樂善好施的人格確實對身心健康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相反,戾氣很重總是怨天尤人的人,患心臟病的概率是普通人的3倍。
漫漫人生,心胸決定了你未來的路。世界自有其法則,你若善念長存,命運終會眷顧,須知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千千萬萬個普通個體組成了這個不完美的世界,也許一個人的力量看上去很微弱,但請你相信,一個個小小的善意聚合在一起,便是寒冷的夜里溫暖彼此的光。有句話說得好:“人,縱有萬千的道路可以抵達人生的終點,而善良,則一定是人生路上最好的修行。”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沒有誰的人生是無災無難的,真正幸福的人,不是一輩子遇不到厄運,而是每每厄運降臨時,都有人在黑暗里助他一把。
(責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