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
摘?要:裝飾繪畫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人們的文化和精神需求,是人們追求藝術作品價值和美感事物的重要體現,所以在時代進步下涌現出了很多專業人才,助力藝術領域發展。本文就裝飾繪畫在中職教學中的表現形式及應用進行簡單論述,包括多元肌理、點線面、色彩律動和綜合繪畫,希望能對相關學者提供幫助。
關鍵詞:裝飾繪畫?教學?表現形式
對裝飾繪畫形式進行細致研究,不僅對提升學生專業水平有積極影響,還對其表現形式的實際運用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提高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視,發揮裝飾繪畫的真正價值。
一、多元肌理的表現形式與應用
通過肌理的運用,進行裝飾繪畫創作,不僅能提高作品整體的視覺沖擊效果,還能讓學生直觀感受到物體本身的特性,也是提升作品美感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在視覺和觸覺的感知上發現多元肌理形式的特點。如制作作品時可以利用繪畫顏料進行涂抹、刮、擦等手法,讓顏料呈現出不同的紋理。而學生則能通過肉眼直接觀看到肌理的形成方式。在創作作品時結合所選擇的工具、材料以及工藝方法,利用揉搓、褶皺或鋪掃等方式能夠形成不同的肌理效果。學生可以創作出多種風格的裝飾繪畫作品。
除了繪畫形式,還可以用拼貼組合的方式來使作品呈現出肌理效果,但在實際創作中,學生不僅要明確所選擇的材料以及所要展現出的肌理紋路,還要對各材料之間的差異性特點和使用要點進行掌握。如利用布料或紙繩等材料進行制作時,就可以選用鑲嵌法或粘接法等來組合各材料,使其拼和效果符合主題要求的同時,賦予作品更直觀的肌理感受,進一步提高作品的藝術價值。另外,還可以利用壓印或折皺方式讓水墨或丙烯燃料以肌理形式呈現在裝飾繪畫作品中,還能增加其中國元素特有的韻味,也是多元肌理表現形式的一種,因此學生可以根據不同創作要求、理念和思路等對肌理構建方式進行選擇。
二、點、線、面的表現形式與應用
點、線、面的應用是裝飾繪畫中的基礎性內容,在教學中經常體現在各類風格作品上,對學生拓展構圖思維以及創作方式等有重要作用。雖然點、線、面個體部分所展現出的表現形式較單一,但若將三者結合應用的話,不僅可以創作出多種形式、多種風格的藝術作品,還能讓學生發現這三要素的構圖要點,對后期裝飾繪畫創作的靈活性、層次性以及多元性等都有積極影響。如現階段很多人對裝飾繪畫作品的要求體現在簡約藝術風格上,在購買產品時會選擇設計獨特或藝術表現形式明顯的裝飾畫。
三、色彩律動的表現形式與應用
豐富多樣的色彩元素也是構成裝飾繪畫作品的重要內容,在教學中需要讓學生對單一色彩的應用與組合色彩的應用及表現形式進行有效掌握,充分發揮理論知識點在實際創作中的價值,增加作品色彩律動效果的同時,為學生專業技能的提升創造有利條件。由于在不同階段時人們對色彩的敏感程度存在差異,如成年人在選擇顏色時會偏向于心理色,具有較高的理性心理,而青少年在選擇顏色時則更偏向于自然色,感性心理占據較大部分。因此,教師在教學時需要明確班級學生所處階段,在色彩律動表現形式上給予專業的指導,讓學生能夠平衡理性與感性心理。這樣在創作裝飾繪畫作品時,心理色與自然色才能以更藝術的形式得以展現,發揮色彩律動中的中性美和渾厚美。
四、綜合材料的表現形式與應用
綜合材料表現形式的應用對學生材料選擇、作品構圖以及藝術素養等有較高的要求,在裝飾繪畫藝術教學中扮演著關鍵角色,也是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和藝術理解度的重要手段。綜合材料的基礎就是將不同性質的材料在專業理論支持下進行實踐融合,通過混合搭配與材料配比等方式來提高作品藝術的表現力度,從而增加其整體質感和欣賞價值。由于裝飾繪畫教學時所選用的混合材料種類多樣,教師不僅要為學生創造穩定安全的學習環境,還要對各材料之間綜合應用的要點和注意事項進行細致講解,以此來提高材料所展現出的表現形式。如利用油性材料和水性材料時,就要控制好兩者之間的占比,以免影響作品整體的美感和藝術效果。
五、結語
在文化藝術水平不斷提升下,人們的審美標準發生了改變,不僅給裝飾繪畫藝術的實際應用帶來了機遇,還給中職院校相關藝術專業教學的開展帶來了一定的挑戰。所以教師不僅要順應裝飾繪畫的發展,需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與方式,學生也要將基礎的理論知識融入實踐操作中,從而更好地展現裝飾繪畫的特性和價值。
參考文獻
[1]關園園.淺析裝飾圖案繪畫藝術表現形式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8,5(16):328—329.
[2]曹亞娟.裝飾繪畫在平面設計基礎教學中的應用建議[J].視界觀,2019(10):1.
[3]賴維峰.淺究裝飾繪畫藝術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J].明日風尚,2019(12):40.
[4]頡蓉,曹夕蕾.綜合材料裝飾畫在美術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美與時代(中旬刊)·美術學刊,2019(11):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