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菁苡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的地圖繪制基本已經被計算機制圖替代。ArcGIS制圖的自動化地圖制圖技術已經相當完善,可以實現各種地圖制圖的需求。ArcGIS將符號數據作為塑型的一部分,存儲在資源庫中,可在不影響儲存庫數據的情況下對符號進行動態指令的編輯。鑒于此,文章詳細論述了地圖制圖中對ArcGIS制圖表達的應用,旨在能夠為相關業界人士提供有價值的借鑒與參考,最終為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繁榮發展貢獻一己之力。
【關鍵詞】ArcGIS制圖表達;地圖制圖;應用
傳統的地圖制圖方法通常是在完成數據庫的建設之后再利用其它軟件進行制圖編輯,而由于建庫和制圖數據分別建立,容易發生數據的丟失和破壞,對制圖的過程和結果會帶來一定的影響,所以如何使制圖數據在編輯的時候不會對建庫數據產生影響,如何確保建庫與制圖數據保持高度一體化,已經成了廣為研究的特點,而ArcGIS的研發,則是為制圖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1、制圖表達
1.1表達機制
所謂制圖表達,是建立在規則化的智能型制圖方式,也是實現符號化的重要的思想。這種方法不僅能夠制作出十分多樣的符號,還可以在圖像制造的流程當中,按照各種需要實施編輯處理。制圖所表述的,并不只是一種全新的數據種類,也并不是全新的圖層,而是被作為一種重要的要素,被儲存在信息庫中,并以要素的性質對其進行管理。單個的元素可以包容幾個或以上的制圖表達,并能夠適應各個區域的表現需要。實質上,制圖表達就是把符號數據和要素安插到要素種類當中,并允許用戶對要素的表達實施個性化設定。該功能能夠滿足高質量的地形地圖的需求。
1.2規則與覆蓋
對于制圖表達的方案而言,規則屬于十分關鍵的構成元素。單一的表達可以包含許多規則在內,而規則能直接決定要素符號化的模式。這類規則大體都是經由符號及其幾何形態而組建的,不同制圖表達都要有與之相對應的符號圖層,可以包容不同符號圖層實施各式各樣的構造與組織。圖層所采用的符號化模式,也屬于基本屬性的一種,并保存在數據庫當中,可使符號得以隨時利用。制圖表達囊括了規則及自由兩種,前者的符號化方式需要提前進行制定,隨著要素的更改而發生變化。后者是指則能夠直接按照制作圖像的標準,編輯處理各種符號,但要把符號和要素分開。如果單純采用自由表達的方式,就可能阻礙到制圖能力的發展。因此,自由表達一般在難以實現規則表達時進行運用。
2、地圖數據的生產
地圖制圖的過程就是利用地圖語言或地圖符號進行數據的表達。ArcGIS是最為常見的模式,其使用方法是根據數據庫的內容把各項數據進行符號化,而ArcGIS雖然能保證建庫和制圖相關信息與數據的一致性,但卻存在著符號不能自主編輯的問題,這將使其不能達到地圖制圖的要求。而如果使用了ArcGIS提供的表達規則,使用添加符號樣式的方法就能夠實現制圖中需要的大量人力操作,可大幅度減少人力資源的消耗,而且還能對符號進行長期編輯處理,不會對數據造成影響。
2.1制圖規則符號設置
規則制圖表達一般由提前制定好的符號規則表示,符號的顯示效果需要根據地圖制圖的需要來進行設置。在制圖規則中,不但可以設置符號的顏色、大小、形狀等,還可以對符號的顯示方式進行設置,主要有三種方法:
2.1.1壓蓋式設置
壓蓋式設置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制圖方法,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可以降低人工編輯的工作量,如道路交叉口的自動處理中可以在街區道路符號中做一個覆蓋。
2.1.2線狀尾部實交
線狀尾部實交主要是對于虛實線共存的符號,在設定過程中可對尾部符號的顯示方法進行設置,使尾部以實線線型的方式顯示,確保線狀要素尾部的實交。
2.1.3有向點角度自動旋轉
在地圖制圖過程中,可以將房屋、泉等設置為角度屬性來進行自動旋轉,不會對地圖的質量造成不良影響。
2.2制圖編輯
僅僅是通過制圖表達對地圖進行符號化處理,很難滿足地圖制圖的所有需求,所以對符號進行合理的編輯能夠對制圖起到有效的效果。ArcGIS提供了許多功能,在對制圖規則進行編輯時起較大的作用。如果符號之間有不符合的情況發生,則可將規則制圖表達轉變成自由制圖表達,進行重載。由于要素的符號信息都有重載字段進行記錄,所以在進行位移等改動是并不會對建庫數據產生影響。在實際操作中主要有以下應用:
(1)可以根據屬性的內容進行自動標注。
(2)如果要素符號化滿足不了制圖的要求,可進行人工編輯設置。
(3)如果符號之間發生不符,可以轉化為自由制圖表達。
3、ArcGIS 制圖表達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
以 ArcGIS 的制圖表達在災后重建中的運用為例。首先,需依據測區的設計方案和要素、地形圖,和代碼等進行確認,包括其中規定的規格、符號庫以及表述的規則等。然后,要構建起相關數據,加入制圖表達規則所需字段,并根據要素的國際碼,把字段和國際碼準確結合在一起。要構建數據庫,需要根據規定中所包含的設計標準,進一步完善自動化符號。之后,還要按照實際要求,在符號化的基礎上,結合現實地形圖與地理形態特點,對有聯系的要素符號實施各種基礎性處理。如果規則制圖不易順利完成處理工作,還可及時將其轉換為自由表達,以充分滿足制圖的需求。此時,可利用人機交互模式,對有聯系的制圖訊息實施檢查。此外,還要根據所規定的模式,把數據成果傳輸出來。
從以上研究可以看出,作為要素的屬性字段被放置在資源庫中,對符號信息的管理已經從本質上實現了一體化管理的構成。制圖表達能力不單單是要依據要素符號準則把各類數據進行符號化編輯處理,還要針對符號采取直接編輯的手段。除此之外,符號編輯不會對相關數據產生較大影響,所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建庫數據的完整程度。
結語:
一言以蔽之,ArcGIS 制圖表達在當前國內的生產過程當中獲得了十分普遍的應用,從其運用成果來看,這一方法能夠解決控制數據在制圖方面的弊端,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作量,對傳統的地形圖生產的過程有一定的改進和簡化作用,促使圖庫一體化管理的實現。
參考文獻:
[1]孫艷新,宮林成.解析ArcGIS下的制圖表達機制[J].測繪技術裝備,2011,13(2).
[2]檔安榮,王曉東,陳曉峰,等ERDASIMAGINE遙感圖像處理方法[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
[3]謝世琴,柴微濤,江瀏光艷,等.ArcGIS制圖表達在地圖制圖方面的應用[J].水土保持應用技術.
[4]王佩,余樹影,施建輝,等.ArcGIS制圖表達在地形圖生產中的應用[J].測繪標準化,2013,02:46-48.
[5]謝世琴,柴微濤,江瀏光艷,等.ArcGIS制圖表達在地圖制圖方面的應用[J].水土保持應用技術,2014,0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