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資企業在非洲投資對當地包容性增長的影響

2020-12-28 02:12:49梁泳梅李鋼
全球化 2020年6期

梁泳梅 李鋼

摘要:中資企業對非洲的投資增長迅速,對非洲地區的包容性增長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以埃塞俄比亞為例,分別從以企業為主體的視角和以成果及產品為主體的視角分析了中資企業在非投資影響當地包容性增長的具體路徑。從以企業為主體的視角看,中資企業在非投資的影響路徑包括較好地拉動當地就業,提高了當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提升當地人力資本的素質,通過培育供應商促進了當地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等提升了當地的經濟增長能力,通過捐贈和社區服務等社會責任活動提升當地的包容性。從以成果和產品為主體的視角看,中資企業在非投資基礎設施增強了當地經濟增長的基礎與空間,在非生產的產品豐富了當地民眾的物質產品,提升了其生活水平。

關鍵詞:包容性增長 非洲 對外投資

作者簡介:梁泳梅,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李鋼,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本文為中國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包容性綠色增長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項目批準號19ZDA048)的成果。中國企業在海外進行了大量的直接投資,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成了大量基礎設施、工業園區以及各種民生工程,有效帶動東道國的經濟增長,將中國和相關國家的發展聯動起來,提高了東道國經濟增長的包容性,增進了東道國的民生福祉。近年來,中資企業對非洲的投資增長迅速,2019年筆者前往非洲的埃塞俄比亞等國家,對中鐵二局、中土埃塞公司、中車株機公司、埃塞東方工業園管委會、三圣藥業等企業進行了實地調研,與大使館經商處有關工作人員進行了座談,與埃塞本土企業家和普通民眾進行了交流,對中資企業在埃塞俄比亞的投資對當地包容性增長的影響等問題進行了研究。

一、中資企業在非投資的情況及非洲國家包容性增長的情況

(一)中資企業在非投資情況

根據《2018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2018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FDI)流量達1430億美元,列全球第二位,其中流向非洲的投資有53.9億美元,同比增長31.5%,主要流向剛果(金)、南非、莫桑比克、贊比亞、埃塞俄比亞等國家。從FDI的存量來看,中國是非洲的第五大投資來源國,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世界投資報告2019》,2017年末來自中國的FDI存量達430億美元,僅次于法國、荷蘭、美國和英國。

中國在非洲的投資,絕大多數為非金融類投資,主要集中在建筑業、采礦業、制造業等行業,這三大行業在2018年末的投資存量分別占中國對非總投資存量的32.0%、22.7%和13.0%(見表1)。2018年中國在非洲的綠地FDI項目為11.9億美元。

以埃塞俄比亞為例,中國已經成為這些非洲國家最重要的直接投資來源國之一。2018年,埃塞俄比亞接受到的FDI有33.1億美元,當年FDI存量達222億美元,約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7.7%,埃塞俄比亞最大的FDI來源國前三名是沙特阿拉伯、中國和美國。中國在埃塞俄比亞的投資在近年有明顯的增長,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建設、紡織、電力和電訊等行業。

(二)埃塞俄比亞包容性增長情況:工業基礎薄弱、就業問題較突出

埃塞俄比亞是非洲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近年來,經濟增長較快,2019年GDP為756億美元,人均GDP為720.3美元。埃塞俄比亞經濟最突出的特點之一是:工業化發展水平極低。一方面表現為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非常低。2005年,埃塞俄比亞經濟主要以農業和第三產業為主,分別占GDP的45.6%和42.1%,工業較弱,僅占13.2%。2010年,工業占GDP比重甚至跌至10.4%。同年,埃塞俄比亞人民革命民主陣線在多黨議會選舉中獲勝開始執政,由于該政黨對經濟增長和制造業的重視,埃塞俄比亞的工業有了較快增長。2019年,工業占GDP比重在2019年占到了24.4%,第三產業占39.4%,農業占36.2%。但從整體上看,埃塞俄比亞仍然是一個農業國,工業發展水平較低。另一個表現是,工業體系非常不完善,產業鏈不全,大多數產業無法在國內形成配套生產。埃塞俄比亞的工業目前主要有紡織、橡膠、皮革等少數行業。特點之二是:進出口失衡較嚴重,逆差巨大。由于工業薄弱,大量產品包括生產中的大量中間品都需要依賴進口。與此同時,能用于出口的產品卻很少,主要出口價值量較低的農產品,尤其是咖啡。例如,2016年,埃塞俄比亞經濟商品出口總額為17.2億美元,其中最主要的是咖啡產品,占7.2億美元,第二大類出口產品則是豆類等干蔬菜,占2.5億美元。巨大的國際貿易逆差自然帶來大額的國際收支赤字,2019年該國的國際收支赤字為55億美元,從而導致外匯儲備嚴重不足,工業生產中許多需要大量進口中間品的行業都受到了影響,產能利用嚴重低下。

就業問題是埃塞俄比亞包容性方面面臨的重要問題,根據埃塞俄比亞中央統計局對城鎮就業的調查數據,2018年埃塞俄比亞14歲以上的城鎮人口約為1323萬人,城鎮失業率為19.1%,最高峰時1999年曾達26.4%。2018年15~29歲年輕人口的失業率是25.3%,而且在15~29歲的失業人口中,有23.2%是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埃塞俄比亞中央統計局關于2018年城鎮就業的調查顯示,城鎮10歲及以上的人口中,被雇傭率為50.1%。在這些就業人群中,有52.3%是有薪雇員,41.1%是自雇人群,而無薪的家庭工人的數目也不少,占被雇傭人口的4.6%。埃塞俄比亞通常認為,其農村人口基本是不存在失業問題的。例如,埃塞俄比亞早在1982年的一項農村勞動力調查就顯示,有97.5%的農村勞動力處于就業狀態。但是,該調查同時也發現,就業人群中有50%的人是無薪的家庭工人。埃塞俄比亞就業人口的工資也比較低,根據2018年城鎮就業的調查,有薪雇員的月平均工資為3131.7比爾(約為693元人民幣)。

埃塞俄比亞無論是在增長還是在包容性方面,都還處在較低的水平。中資企業在非直接投資,正好為埃塞俄比亞的包容性增長提供了良好的幫助。

二、FDI對包容性增長影響的文獻綜述

包容性增長是一種有別于傳統增長的增長模式,其核心是“增長”,包容性則是對增長的方式和結果的要求。對于包容性的解讀和定義有很多方面及維度,例如,經合組織(OECD)認為包容性強調社會整體成員都有機會參與到經濟活動中且能公平分享成果的經濟增長。實際上,包容性更加強調弱勢群體和邊緣化群體的需求。世界銀行認為,包容性增長本來就蘊含了扶貧的要求,可以通過增加就業和較普遍地增加勞動者的收入來實現。另外,從全球化的視野來看,包容性增長還要考慮讓經濟全球化和經濟發展成果惠及所有國家和地區、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續發展中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一)外國直接投資對經濟增長、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的影響

外國直接投資有利于促進經濟增長得到了大部分文獻從理論到實證上的支持。FDI提供了經濟增長所需要的現代技術和資本投入,Steve(2014)使用50個非洲國家1980—2009年間的面板數據,測算FDI對經濟增長和技術進步的影響,發現1980—1994年間FDI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是負面的,1995—2009年FDI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轉向正面。

FDI會產生溢出效應,并對東道國的技術進步、產業發展和工業化產生積極影響。FDI的溢出效應可以分為橫向溢出效應和縱向溢出效應。橫向溢出效應主要發生在業務內容相似但技術水平有差異的外國直接投資企業與本土企業之間,主要是技術的轉移。而且,外國公司生產的新產品,也給了本土企業采用新技術和生產新產品提供了信心及可行性保障(Meyer,2004)。縱向溢出效應主要發生在不同的產業之間,例如,外國投資公司通過向本土企業采購中間產品來增加市場需求,促進本土企業擴大生產(Rorg,Greenaway,2004);或者是幫助本土企業改進管理和組織架構,改善所供產品的質量、提供技術支持等(Meyer,2004)。

同時,FDI還有力地推進了技術進步。Findlay(1978)認為FDI通過外國公司使用的更先進的技術、管理實踐等方式對東道國的技術進步產生溢出效應。Rorg和Greenaway(2004)提出,技術進步的溢出效應不僅僅局限于生產技術,同時還包括管理方式、營銷能力,以及通過與跨國公司的聯系而獲得的實際市場準入等。Crespo和Fontoura(2007)總結了FDI促進東道國技術進步的途徑,一是示范和模仿,即東道國本土企業通過模仿跨國公司使用的技術和管理模式獲得進步;二是勞動力流動,即員工在跨國公司獲得新技術后再流動到本土企業,促進了本土企業的技術進步;三是競爭,本土企業與跨國公司的競爭提升了其技術和資源配置利用水平;四是將本土企業納入跨國公司的產業鏈中,如本土企業成為跨國公司的供應商或者是成為跨國公司中間產品的客戶。

(二)FDI對降低貧困、提高居民收入的影響

FDI對包容性的影響包括多個方面,增加了就業崗位、提高了居民收入、降低了貧困等。對包容性的影響是通過其他因素發揮間接作用,通過推動技術進步等溢出效應來提高居民收入。外國直接投資企業通過勞動力的技術培訓,提高了勞動力的人力資本質量,從而使這部分勞動者獲得了更強的競爭力和更高的勞動收入(Borensztein et al,1998)。對于降低貧困的影響是通過促進經濟增長來實現的,政府能夠從FDI建立的企業中收取稅收,能夠增加財政收入并為民眾提供有利于減貧的公共服務(Klein,2001)。但是FDI對于降低貧困的作用大小還取決于東道國的一系列因素(Mercy,Nicholas,2017)。如果對國內投資是一種補充作用,則FDI對減少貧困十分有利;如果對國內投資是一種替代作用,則有可能擠掉了總投資對減貧的影響(De Mello,1999)。另外,FDI所采用的方式也有很大不同,綠地投資對減貧的效果要遠遠好于并購和重組(Meyer,2004)。還有,FDI進入東道國的目標也會產生不同的減貧效果。為了東道國市場而來的FDI,較有可能導致本土就業的增加;為了原材料而來的FDI,更可能使出口受益而非減貧受益(Chang,2003)。

除了理論研究外,國外也有小部分研究從實證上分析FDI對降低東道國貧困的影響。以非洲作為研究對象的實證研究并不多,其中,Gohou和Soumare(2012)就FDI對非洲國家的減貧效果進行了測算,發現總體上看FDI有效減少了非洲地區的貧困,大約1美元的人均FDI能夠提升人類發展指數(HDI)0.5個基點;但是FDI對福利的影響也因地區而異,FDI對中部非洲和東部非洲的福利有積極的正面影響,但對北部非洲和南部非洲的影響不大,對西部非洲的結果有好有壞。總體來看,國家越貧窮,FDI對提高民眾福利的影響就越大。Fowowe和Shuaibu(2014)針對30個非洲國家做了FDI對減貧影響的實證分析,發現FDI確實對于降低貧困有積極的作用,越是貧困率較高的貧窮國家,FDI對減貧的積極作用就越明顯。另外,有少部分文獻實證研究認為FDI加重了貧困,其研究對象主要是拉美國家和巴基斯坦等國家。

從文獻分析來看,FDI對于包容性增長影響的方向和大小是不確定。通過對中資企業在埃塞俄比亞的案例分析,確定中資企業在非洲投資對當地包容性增長的影響。在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的背景下,為了更好地造福非洲人民,中資企業還做了許多特別的努力。對這些做法的分析,進一步豐富了FDI影響當地包容性增長的路徑,有利于提供更豐富的視角來看待FDI對包容性增長的影響。

三、從企業為主體的視角看中資企業在非投資

對當地包容性增長的影響中資企業在非投資對當地包容性增長的影響,可以按照產生影響的主體不同分兩個視角來進行考查。第一個視角是從產生影響的主體是中資企業本身,或者說中資企業在非洲進行生產這種活動本身來看其對當地包容性增長的影響。由于企業生產需要雇傭當地勞動力并支付勞動力工資,必然會對當地的就業和居民收入產生正面影響。而中資企業在雇傭勞動者的過程中,又特別注重對當地員工各種技術和能力的培養,因此其對促進包容性增長的影響尤其深遠。第二個視角是中資企業生產的產品或者是投資的成果對當地包容性增長的影響。由于中國在非洲的投資主要是基礎設施類建設以及制造業產業,其修建的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從物質上為非洲日后的經濟增長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其提供的當地原本十分短缺的藥品等工業產品,為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中資企業在非洲的投資,促進了當地的包容性增長。不僅僅源于一般性的FDI對東道國所產生的拉動就業和提高居民收入的影響,更在于中國企業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殊性。多數中國企業愿意無私地為當地勞動力提供技術和能力培訓;中國企業所傳遞的勤勞奮斗的精神與文明有利于更好地推動非洲當地快速發展經濟;中國企業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在當地的社區服務和捐資助學等活動,也直接提升了非洲國家的包容性。

(一)中資企業在非投資拉動當地就業并提高了當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中資企業在非洲的投資,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曾有報告指出,2005—2016年,中國在非洲投資了293個項目,創造就業崗位超過13萬個。2016年,來自中國的FDI在非洲創造的就業崗位達38417個,是美國(11430個)的3倍多。中國所創造的就業崗位占當年全球FDI在非創造的就業崗位的29.7%。

以埃塞俄比亞為例,中國在埃塞俄比亞的投資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建筑業、制造業等,制造業又主要為紡織、制鞋等勞動密集型產業。而在埃塞俄比亞的中資企業,絕大部分的用工都來自當地,較好地拉動了當地的就業。例如,中鐵二局在建設亞吉鐵路和埃塞俄比亞輕軌時,施工期間聘請的當地雇員超過15000人。在亞吉鐵路施工高峰期,雇用的當地員工占總用工量的90%以上;在亞吉鐵路運營期間,也雇用了2000多名當地員工。依托于亞吉鐵路這個主要的交通和物流運輸大動脈,埃塞政府在沿線規劃了14個工業園。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埃塞有限公司承建了其中5個工業園項目,光施工部分就雇傭了當地員工3萬余人。工業園區建設好后,成為了當地穩定的就業吸納器。例如,2018年投資的阿瓦薩工業園,如今就有2.9萬當地人在園區內就業,待全面開工投產后預計能提供6萬個工業崗位。

另外,也有眾多的中國民間資本進入非洲或進入埃塞俄比亞投資設廠或者設立工業園。例如,中國在埃塞的首個國家級境外經貿合作區——東方工業園,引進了華堅制鞋、三圣藥業、利達牛仔褲廠等企業,至2018年已經吸引了83家企業,創造了1.3萬個就業崗位。在拉動就業的同時,中資企業在非洲的投資還較大地提高了當地居民的收入水平。一般而言,中資企業在非洲投資設廠,雇傭當地員工所付的薪酬都要高于一般的本地企業。以埃塞俄比亞為例,在東方工業園的紡織企業工作的工廠,平均薪酬要比一般的埃塞企業多出50%左右。而修建亞吉鐵路的中鐵二局給當地工人的薪酬更高,通常普通工人的工資是一般埃塞企業的2倍多。

(二)中資企業在非投資大幅提升當地人力資本的素質

對于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而言,勞動力素質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勞動力素質不僅僅是指通過學校正規教育而獲得的文化程度,還包括對于實操技術的把握、企業和社會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與經驗,以及整個民族或者是勞動力主體對于工業文明的認可及由此帶來的對工作與休閑之間取舍平衡的觀念改變等內容,后面的這些內容均很難通過教育而只能通過參與到現代工業化的發展中才能獲得。中國在非洲的投資及中國企業對非洲勞動力的雇傭,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當地勞動力的素質,尤其是提升了不能通過教育而只能通過就業才能獲得的那些素質。

1.通過提供職業技能培訓提升當地勞動力的素質。制造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技術工人作為人才基礎,而這也正是多數非洲國家所缺乏的。為了更好地推動非洲國家的工業發展和經濟增長,中國還在非洲投資建設職業技能培訓項目,為非洲國家培訓專業技術人才。例如,2019年,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天津市第一商業學校和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在吉布提建設成了非洲第一個“魯班工坊”,為當地培養軌道交通專業和物流商貿專業等4個專業的技術人才。而且“魯班工坊”是理論與實踐、學校與企業緊密結合的職業技能培訓項目,吉布提“魯班工坊”設有鐵道運營實訓區、機車模擬駕駛實訓區、企業模擬經營認知實訓室、叉車駕駛技能實訓區等多個高標準教學區,并在亞吉鐵路那噶德車站設立了“校外實訓基地”。中國投資的職業技能培訓項目,彌補了當地沒有高等職業教育層次的空白,為非洲國家培養了現代化發展所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

2.提供工業化的訓練。有些非洲國家,例如埃塞俄比亞,由于還沒有進入工業化階段,大部分勞動力都還不適應工業生產的工作時間安排,紀律性和時間觀念都不強。例如,在筆者調研過程中,不少在埃塞俄比亞投資建廠的企業都反映,與中國工人相比,埃塞工人更傾向于休閑而不是工作。埃塞俄比亞實行周薪制,每周發放一次工資。部分埃塞工人會在拿到一周的工資之后,就去買酒喝和休閑了,下一周就不到工廠上班了。等到什么時候工資花完了,便又重新返回工廠尋找工作。于是,在埃塞俄比亞投資設廠的中國企業,給埃塞俄比亞員工進行的培訓,不僅僅包括技術方面的內容,還包括工業化文明所內涵的努力工作等文化。中華民族作為全世界最勤勞的民族之一,在非洲工作的中國員工為埃塞俄比亞員工言傳身教的展示了勤勞、努力、實干、奮斗的精神。許多中資企業的埃塞俄比亞員工都感受到了這種民族精神的沖擊,并坦言他們也應該更好地學習這種勤勞和奮斗的精神,以獲取更美好的生活。

3.對現代化管理人才的培養。由于埃塞俄比亞相對落后,人才缺乏,缺乏大型項目的管理運營經驗。中資企業在埃塞的投資并不局限于對基礎設施的建設,同時也提供運營等服務,以幫助埃方運營人才快速成長,展現了負責任的大國形象。例如,在亞吉鐵路完成建設之后,鐵路承建方中國中鐵和中國鐵建中土集團又簽約了亞吉鐵路6年運營權,將中國的鐵路運營理念和模式引入到埃塞俄比亞,并積極地為埃塞俄比亞培訓運營和管理人才。中方通過組織埃塞俄比亞員工,包括列車司機、乘務員、通訊員等到國內進行培訓,開展“師帶徒”一對一培訓,以及邀請國內西南交大等院校的專業人員到埃塞俄比亞進行現場教學等方式,為當地培養運營團隊,目前已有2000名當地員工獲得了培訓,這些員工未來將成為埃塞鐵路事業的中堅力量。

4.客觀上為當地培養了企業家。企業家不是天生就成長起來的,尤其是大規模的工業化從無到有的時候,大量的企業家需要從工廠中、從企業中一步一步成長起來。早期的企業家需要首先在工廠工作,獲得一定的技術和能力,了解產品市場等信息,然后以這些技能和信息為基礎,另外尋找資金,自己開設小企業并一步步將企業做大。這是改革開放前期中國企業家成長的道路之一。而中國在非洲國家的投資,也希望非洲國家能夠復制中國企業家成長的模式,培養出更多的非洲本土企業家,從而設立更多的非洲本土企業,增強經濟活力和推進社會發展。中國在埃塞俄比亞設立的工業園區,就已經出現了類似的萌芽和趨勢。筆者到在埃塞設廠的三圣藥業調研時,據該企業介紹,由于三圣藥業在埃塞俄比亞的技術、設備尤其是管理方式都是非常先進的,因此在該企業工作了半年多的普通工人跳槽到了其他企業,就能輕易地直接成為那些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另外,還有很少量的工人在中國企業中工作了一段時間后,自己獨立出來,在工業園周邊開設了類似的企業或者是為中國企業提供中間品的企業,成為了埃塞俄比亞的企業家。

(三)中資企業通過培育供應商,促進了當地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中資企業在非洲投資,還注意積極地培育當地供應商,形成良好的制造業發展生態環境,同時也促進了當地的產業升級。在非洲進行生產的制造業企業與在中國進行生產的制造業企業相比,所面臨的一個巨大困難是產業配套不齊全,整個地區或國家的產業鏈條都比較短,對于重工業行業的企業而言尤其如此,生產中需要的大部分零部件供應商都較難在當地找到。這種狀態,對于非洲國家整體工業的發展和經濟增長無疑也是很大的制約。因此,為了實現中資企業與非洲國家的共贏,在非洲投資的中國企業非常注重積極培育當地供應商的發展。例如,中車株機南非公司,為了在南非順利進行電力機車生產,花費了五六年時間,針對企業所需要的400多種類型的中間產品,尋找了330家供應商,對其進行技術培訓、技術轉移和購買服務等方式的幫扶。其中,有12家供應商成為其重點幫扶對象,中車株機長期派遣技術人員到這些供應商中進行面對面的技術指導,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才成功地將所需的復雜技術轉移至當地供應商,使其能夠自主進行配件的生產。通過中資企業對當地供應商的培育,實現了中國與非洲國家的互惠互利,共同成長,有效地推動了當地的產業升級。

(四)中資企業進行的捐贈和社區服務活動,提升了當地的包容性

除了開展正常的商業業務和生產活動之外,中資企業通常還會在非洲當地進行捐贈和社區服務等活動。一是為了更好地融入當地社會,獲得更多的認可從而更好地開展業務;二是企業應當承擔社會責任的思潮在中國已經相對成熟,中國企業已經有了較強的社會責任意識,也認識到需要通過自身的活動來提升當地的包容性增長。

以埃塞俄比亞為例,中資企業尤其是中資國有企業承擔了較多的企業社會責任,在當地進行了大量的捐贈和社區服務活動,提升了當地的包容性。例如,中土亞吉鐵路項目在開工前,就已經制定了社會責任規劃。項目開工后,中土集團中方項目管理人員主動去了解鐵路沿線周邊社區的民眾有什么困難,并力所能及地為其解決困難。例如,中土集團在德雷達瓦地區捐助了當地學校,在孔博查市為當地小學生捐贈學習用品,向阿瓦薩當地小學生宣傳普及工業園區知識。

另外,許多建筑類的中資企業還積極地利用企業自身的技術和專業優勢,為項目周邊的民眾解決由于基礎設施落后引起的困難。最典型的就是一些地區“飲水難”的問題。因為埃塞俄比亞的水資源多蘊藏在地下,而在旱季,偏遠地區的村民需要去幾公里以外的地方取水,不僅取水難而且水質也不好。中土集團、中鐵公司等中國企業在附近開設項目后,開始為當地居民派送水車、在營地外鋪設水管、為當地居民打井并教會其打井技術,解決當地人的“飲水難”問題。

企業多花成本也真心實意地希望當地居民生活條件變得更好,從這個角度上看,在非洲投資的中資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鮮活地展現出了明顯的共利性,甚至一定程度上的他利性。這種類型的外資企業對于提升東道國的包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從成果和產品為主體的視角看中資企業在非投資

對當地包容性增長的影響中資企業在非投資主要是基礎設施類建設以及制造業產業,主要成果為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其對非洲長期的包容性增長意義非常深遠。另一類成果則是當地比較短缺的工業品(例如藥品等),也極大地改善了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提高了其生活水平。

(一)中資企業在非投資基礎設施的綜合作用

基礎設施對于民眾福利的影響是非常重要且明顯的。相關研究表明,在非洲,與宏觀經濟穩定、政府規模相對比,基礎設施對福利的積極影響更加顯著。新的基礎設施有利于改善生活水平并極大的提升民眾整體幸福感。

中資企業在非投資最主要地集中在了建筑業,尤其是基礎設施類的建筑業。至2017年,中國為非洲國家援助和融資修建的鐵路及公路均已超過5000公里。其中,以亞吉鐵路和蒙內鐵路為代表的兩個已經完工并成功運營的鐵路項目,是中國在非洲最重要的投資之一。亞吉鐵路是由中土集團與中鐵二局在埃塞俄比亞和吉布提建設的鐵路,全線長約752公里。該項目的埃塞俄比亞段2011年12月簽約,吉布提段2012年1月簽約,至2016年10月全線正式通車,2018年1月1日正式商業運營。亞吉鐵路總合同金額為40.8億美元(包含了全線設計、施工與機車車輛采購),其中絕大部分的資金來自中國,由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優惠貸款。亞吉鐵路的建成,彌補了埃塞俄比亞沒有海岸線和出海口的地理劣勢,打通了埃塞出海鐵路大通道,打破了埃塞作為內陸國的發展局限性,為其今后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交通基礎。亞吉鐵路的設計時速為120公里,極大地縮短了埃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至吉布提港口的貨運時間。可以預見,該鐵路對于促進貿易往來、提振國家經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除了能有效改善區位劣勢和運輸效率之外,亞吉鐵路還給埃塞俄比亞帶來了其他的社會經濟綜合效益。亞吉鐵路開通以來,帶動了沿線經濟帶的發展。埃塞政府在亞吉鐵路沿線或與亞吉鐵路相連的公路附近,規劃了14個工業園;此外,中國企業也在亞吉鐵路沿線投資開發了多個工業園區。產業聚集的效應開始逐步顯現。工業園區建設與物流倉儲業的發展,有效激發了沿線經濟活力,沿線土地價格大幅增值,沿線民眾就業大幅增加,初步起到了“一條鐵路帶動一條經濟帶”的效果。

(二)中資企業在非生產的產品極大提升了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制造業也是中資企業在非洲投資的一個重要領域,以埃塞俄比亞為例,中資企業投資的行業涉及紡織、制鞋、日用化工、制藥、家具家電、汽車組裝、裝備制造等,其生產的產品,豐富了當地居民的物質生活。中資企業生產的部分產品甚至還是非洲國家緊缺的物品,從而對于提高當地人民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埃塞俄比亞東方工業園區投資建廠的三圣藥業,是由中國重慶三圣股份實業有限公司全資建設的,于2018年6月正式投產,主要生產埃塞俄比亞急需的抗感染類、消化類、心血管類的普通藥品。埃塞俄比亞的藥業企業非常少,規模也很小,技術水平更是有限,許多普通的藥品如對乙酰氨基酚片、阿司匹林、氯化鈉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等藥品都無法生產。埃塞俄比亞國內85%的藥品需求必須通過進口才能滿足。三圣藥業投產之后,較大地提升了埃塞俄比亞醫藥產業的生產能力,同時也提升了對埃塞俄比亞民眾的醫藥保障。

五、小結

近年來,中國企業在非洲的投資增長十分迅速,對于當地的包容性增長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從以企業為主體的視角來看,一方面,由于中國在非洲的直接投資主要集中在建筑行業以及勞動力密集型的制造業,為當地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近年來,中國在非洲直接投資創造的就業崗位遠超其他發達國家,與此同時,也提升了當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一帶一路”深化發展的背景下,中國與其他國家“共同繁榮”“共同發展”的理念已深入中國企業的企業文化中。因此,在非洲的中國企業特別重視與強調“授人與魚不如授人與漁”,通過提供職業技能培訓提升當地勞動力素質、提供工業化的訓練、對現代化管理人才的培養等方式,真心實意地為提升非洲國家勞動者的技術和能力而展開了大量額外的工作。同時,還積極地培育當地供應商并進行技術轉移培訓,促進了當地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中國企業除了在包容性增長方面為非洲國家貢獻頗多,在包容性發展方面,也不遺余力地履行社會責任,在非洲當地進行捐資助學、扶助和提供社區服務等活動,還幫助當地打井取水解決民眾的基本生活困難,寧愿企業多花成本也真心實意地希望當地居民的生活條件變得更好。從這個角度上看,在非洲投資的中資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對于提升東道國的包容性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中資企業在非洲的投資成果與生產產品為主體的視角來看,中國在非洲建設的大量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增強了非洲國家經濟增長的基礎與空間,同時也豐富了當地民眾的物質產品,提升了其生活水平,增進了東道國的民生福祉。

可以說,在非投資的中國企業,對于提升當地的包容性增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種影響,一部分來自于FDI所普遍共有的對東道國包容性增長的普遍性的、共性的提升作用;另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來自“一帶一路”深化發展背景下,中國企業所認可的“共建共享”“共同繁榮”的理念。由此理念而產生的中國企業為提升東道國勞動力素質和技術發展水平、為提升東道國人民生活水平所做的工作和努力,將比來自其他國家的FDI更有利于促進非洲地區的包容性增長。

參考文獻:

1.Findlay,R.Relative backwardness,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and the transfer of technology:a simple dynamic model.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92,1978.

2.N.Crespo,M.P.Fontoura.Determinant factors of FDI spillovers-What do we really know?World Dev.,35(3)(2007).

3.Steve Loris Gui-Dibyab.Impact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 on economic growth in Africa:Evidence from three decades of panel data analyses.Research in Economics,Volume 68,Issue 3,September 2014.

4.Gaston Gohou,Issouf Soumaré.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Reduce Poverty in Africa and are There Regional Differences?World Development,Volume 40,Issue 1,2012.

5.Borensztein E.,De Gregorio J.and Lee J.W.How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ffect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no.45,1998.

6.Gorg H.and Greenaway D.Much ado about nothing?Do domestic firms really benefit fro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2004(2).

7.Meyer K.E.Perspectives on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in emerging economie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4(4).

8.Mercy.T.MAGOMBEYI,Nicholas M.ODHIAMBO.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Poverty Reduction.Comparative Economic Research,Volume 20,Number 2,2017.

9.De Mello L.R.Jr.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led growth:Evidence from time series and panel data.Oxford Economic Papers,no.51,1999.

10.Chang H.Trade and Industrial Policy Issues, Ha Joon(eds)Rethinking Development Economics.London,Anthem Press,2003.

11.Klein M.,Aaron C.and Hadjimichael B.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Poverty Reduction.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World Bank,2001.

12.Fowowe B.and Shuaibu M.I.I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good for the poor?New evidence from African Countries.Eco Change Restruct,2014.

責任編輯:沈家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国产av麻豆| 国产真实乱子伦视频播放| 国产91色| 国产偷国产偷在线高清| 国产在线97| 在线无码九区| 国产欧美视频综合二区| 91九色国产porny| 亚洲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五月激情网| 日本成人精品视频| 日韩在线观看网站| 日韩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麻豆精品在线视频| 农村乱人伦一区二区| 国产黑丝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污视频| 精品伊人久久久香线蕉|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r| 蝴蝶伊人久久中文娱乐网|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久91| 一个色综合久久|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免费播放毛片|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国产精品55夜色66夜色|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三区二区中文在线| 色135综合网|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久久综合成人| 色妞永久免费视频| 欧美精品不卡| 综合天天色| 青草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波多野吉衣一区二区三区av| 成人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久视频免费| 人妻21p大胆| 国产99精品久久| 在线观看国产黄色|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成人| 亚洲看片网| 国产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免费| 中文无码毛片又爽又刺激| 不卡午夜视频| 国产免费a级片| 亚洲AⅤ无码国产精品| 国产喷水视频| 草逼视频国产|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线播放| 经典三级久久|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AⅤ|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亚洲中文字幕手机在线第一页| 亚洲女人在线| 97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 喷潮白浆直流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亚瑟| 午夜成人在线视频| 日韩毛片免费视频| 精品五夜婷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亚洲一区色|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无码| 女人18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看| 色亚洲激情综合精品无码视频| 免费国产不卡午夜福在线观看| 91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主播第一区| 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网欧美| 麻豆国产精品| 亚洲男女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