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紹輝

摘 要:當前化工企業的數量明顯增加,但在化工企業危險源辨識方面還沒有統一的標準,為此需要將化工企業的園區作為整體進行危險源判定,在企業間的危險源共同構成重大危險源的情況下,企業要加強彼此之前的監督管理力度,使得企業可以具備共同責任區域的企業建立安全聯動機制,鼓勵相近或相鄰企業共同參與其中,使得化工企業的危險源辨識效果更加顯著,在風險評價及防控方面存在著積極影響。
關鍵詞:化工企業;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
安全生產對社會發展和國家長治久安具有重要影響,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之后,我國化工企業數量的增加,也使得生產事故的發生可能性較大程度提升,我國公布危險源評判標準之后,多數化工企業在生產的過程中涉及到易燃場爆和有毒有害物質,化工生產工業也要在高溫和高壓的基礎上具體實施,化工企業生產和存儲及運輸等方面也會出現爆炸和泄漏等事故,這也就會造成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等問題,因此要對各種風險實施分級管控,能夠加強化工企業安全風險,化工企業的風險評價對化工企業的安全運行存在著積極影響和重要推動作用。
1 化工企業存在的危險性
1.1 物料的火災和爆炸危險性
化工企業中的化學品包含著較多有易燃易爆特點的危險化學品,一些化學品的閃點比較低且很容易會發,一旦出現遇到高溫和火源的現象,很容易造成火災及爆炸事故的發生,不僅容易對企業人員產生較大程度上的傷害嗎,也容易使得財產損失和環境破壞問題頻繁出現,且也可能會導致周邊爆炸性危險源伴隨著系列爆炸連鎖反應現象,使得其會出現更大程度上的破壞和損失。
1.2 鍋爐及壓力容器火災、爆炸危險性
化工企業通常運作的過程中會出現頻繁應用大量壓力容器的現象,其中包含著余熱鍋爐和高壓管道等,這些設備由于承壓存在著發生物理爆炸的危險性,鍋爐有高度爆炸的危險性,鍋爐房也就是要重點防暴的位置,其主要包含著鍋爐爐膛爆炸和鍋爐爆炸等危險。
1.3 有毒有害物質泄漏的危險性
化工企業所涉及到的有毒有害物質比較多,其包含著刺激性氣體和窒息性氣體及有機化合物等多種化學品,且對偶數都具有致畸變和致突變或致癌變等病變等不利影響,這些有毒有害的化學物品主要是通過吸入和食入或經皮膚接觸進入到人體內部的,對人體的正常生理機能存在著較大威脅。其危害包括引起呼吸系統損傷和神經系統損傷及血液系統損傷等,另外也容易引發人體眼部和皮膚等器官或部位的損傷。
2 化工企業危險源辨識
2.1 化工企業危險源
危險源也就是危險的根源,是可能會造成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的主要根源,是一個系統中有潛在能量和物質釋放危險的且在一定的觸發相關因素的作用下轉化為事故的物質和場所及崗位等,其可以為具有危險的設備和系統,也可以是其中的部分內容。這里的觸發因素是危險源轉化為事故的外部因素,其包含有認為因素和環境因素及物質因素等,這些因素也屬于危險源的一種。對危險源分類是危險源申報和普查的重要基礎,能夠科學合理地對危險源實施分類可以客觀真實反映出重大危險源的本質特征,對危險源普查工作的順利進行和有效管理存在著重要影響。通常情況下,事故因素的種類比較多且較為復雜,在導致事故和出現人員傷害等方面所產生的作用各不相同,對其識別及控制方面也具有明顯差異。
根據危險源在事故發生發展中所具有的作用,將危險源劃分為第一類危險源和第二類危險源。其中第一類危險源是根據能量意外釋放論得到的,事故是由于危險物質的意外釋放造成的,對人體產生作用的能量或者對人體與外界能量交換產生影響的危險物質屬于造成人員傷害的主要原因。將系統中可能出現意外釋放現象的能量或危險物質稱稱為第一類危險源,在實際工作中,將能量被釋放作為對物體做功的本領,做功的本領是無形的,在做工的時候才可以顯現出來,因此,實際工作中會將生產能量的能量源或擁有能量的載體作為第一類危險源。第二類危險源主要是指在生產和生活中,為了利用能量,使得能量可以按照人們的意圖得以流動和做工,需要采取相關措施對其實施制約,限制其中能量,但是約束限制能量的措施容易失效而引發重大事故,能量或危險物質約束失效的不安全因素為第二類危險源。
2.2 化工企業危險源辨識
化工企業中較為常見的危險源辨識范圍在具體明確后也會增加工作的地質,對化工企業分類,包含著動力輔助設施和廠區內及周邊環境等區域,分別對其辨識,每一個模塊可以根據不同管轄的區域內活動及所包含的設施設備為基礎實施細分處理,充分構建獨立單元。并關注其潛在風險,需要對這些危險源有效辨識。
在危害識別的時候,化工企業可以采用《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代碼》等實施危險因素分類處理,且也要能夠根據安全生產的相關法律法規及行業的標準規范辨別所包含的潛在的人為因素及環境因素等因素,對這些因素實施必要預防。常用危害因素辨識方法主要有工作危害分析法和安全檢查分析法及其他定性定量風險辨識方法。
作業危害分析法(JHA)在具體實施的時候,是將一項作業活動進行分步驟處理后,對整體作業活動和各個步驟中的危險源辨別處理,對這些危險源有效控制及預防,其特點是這一方式更加直觀,在實踐分析的時候會更加簡單,不對其風險大小判斷,只要能夠查到危險源,確定危險源,對其采取相關者治理措施及補償措施。安全檢查表法(SCL)在具體實施的時候,需要有效剖析處理系統內容,隨后有效得到不同層次中所具有的不安全因素,在這些不安全因素檢查的時候主要利用提問的方式,將檢查項目根據系統的組成順序編制為表格,從而對其后期檢查或評審都存在積極影響。安全檢查表法具有系統性和科學性的特點,不會漏掉任何會產生事故的重要因素。最終得出正確的評估結果,使得人們可以明確哪些原因事件最重要。危險源的辨識本身是動態的,在相關法規變動和工藝更新及事故發生的基礎上及時實施危險源辨識。
2.3 危險指數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