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旖旎
摘 要:我國是現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對于石油資源的需求量在不斷增加。為了能夠保障我國的石油資源滿足石油需求量,加快了油田開采作業的發展,在現今的油田井下工作開展中,當機械出現故障時需要展開井下的大修,并且針對于存在的故障采用相應的措施。本文針對于油田井下大修作業的開展進行了簡單的概述,并有效的指出了油田井下大修中套管出現損壞的原因,并對井下大修工藝的使用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油田;井下作業;施工技術
在油田井下工作開展中,當發生墜落物、井下設備發生故障時,都需要對井下的設備故障展開維修工作,并及時的清理墜落物。在開展實際的油田井下作業大修時,需要了解到事故發生的類型,從而采用具有針對性的修葺措施,并且當發生故障時相關的部門需要及時的趕往施工現場,并對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當確定修葺措施之后要
按照規定的施工方式開展施工,避免在施工中出現更大的誤差。最后在日常的油田井下工作開展中,需要對設備儀器展開定期的檢查與維修工作,從而避免出現更大的事故。
1 油田井下大修中套管損壞的原因
1.1 套管自身的質量問題
在油田的井下作業施工過程中,會產生比較多的流體,如果施工使用的套管自身質量不達標,或者是存在一些裂縫、空隙或者是螺紋等,與實際的工作開展需求不相同,都會導致施工作業的開展整體性受到影響。更為嚴重的是當采井工程結束之后,會出現壓力差導致管外的氣體與流體都滲透到了套管中,長期的滲透過程會導致套管的質量受到嚴重的損壞,并且流體在套管中也會對套管自身造成一定的腐蝕。
1.2 地質因素對油田井下作業的影響
油田井下工作的開展屬于地下活動,地質因素對于套管的影響程度是比較大的。當地層中的油質分布不夠均勻時,巖石的性質與套管的性質不合理,以及底層發生斷層運動等情況,都會對壓力造成巨大的變化,繼而導致套管出現損壞,嚴重的影響到油田工作的進程。
1.3 油田作業工程因素
油田的井下作業開展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專業設備儀器,每一臺儀器設備之間都需要有著精密的配合,才能夠安全有序的開展各項工作,當環節中的一臺設備出現故障時,就會對整體的工程施工造成影響。在油田井下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注水、壓裂以及酸化等發生變化的時候,也會導致套管出現損壞。
1.4 固井質量導致套管損壞
當固井的質量在施工中出現損壞時,也會導致整體的石油開采工程受到影響,在石油開采工程中需要不斷的加強對影響固井質量因素的關注程度。當井眼的實際施工與設計之間出現不同時,或者是井斜、水泥等不達標等因素,都會導致固井工作的開展質量受到損害。
2 油田井下大修作業工藝分析
2.1 側鉆技術分析
油田工作開展中固井質量對于側鉆技術的使用產生影響,如果完井套管的尺寸比較小時,就會導致分層技術的難以實施,因此相關的工作人員研發出了測斜修井技術,在淺層取套管施工中將原有井中的部分套管取出。在對側鉆井技術進行使用之前,需要先對井下的工作人員與設備展開優化重組,并且在施工之前還需要對存在的風險程度進行識別,根據實際存在的風險等級與類型制定出相應的應急方案,從而有效的降低施工中存在的風險。當施工中轉盤的扭矩比較大時,就會導致井壁發生坍塌,需要在施工開展之前根據上一次的側鉆速度,展開對下一次工藝開展的預測,從而井工程存在的風險降到最低。對于水平井油井來講,就需要在加鉆加擺的實現對井眼軌跡的準確調整,并促進整體工序之間的銜接,縮短工程開展的工期。
2.2 套管加固技術分析
套管加固技術的使用,主要是針對于已經發生變形、錯斷的套管打開通道,將其中存在的內容物打撈出來之后再次進行修復固定。套管加固技術的使用能夠防止套管出現再次的損壞變形,并且保障套管的井眼是連通的,對套管進行密封加固施工之后能夠防止套管出現損壞,并同時避免該井段進水。但是在對套管加固技術進行使用時,也會導致在修復之后井眼的內徑變窄的問題,這樣一來就嚴重的影響工作開展效率。主要的套管加固技術使用,并包含了不密封的加固以及液壓加固等,使用頻率比較高的是液壓傳遞原理對地面泵車提供壓力,再將壓力作用到活塞上推動活塞開展運動形成作用力,在這時所產生的作用力大小是相等的,但是方向是相反的,從而推動脹頭開展工作,將套管兩端的特質鋼體擠壓并緊貼在套管的完好處,最終能夠達到密封與加固的工作開展目的。
2.3 打撈技術分析
油田井下工作的開展中,會產生非常多的井下落物,這些存在的落物不能及時處理時就會影響到油田井正常生產工作的開展,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導致油田井停產。在實際的打撈過程中,要根據井下落物的類型不同以及自身性質存在的差異性選擇出合適的打撈工具與打撈技術。如果井下的落物屬于管類、封閉器等,在沒有遇到其他的復雜情況下,可以選擇使用最為簡單的打撈方式,并不需要使用轉盤倒扣等復雜的打撈工藝。當井下的落物是因為工作不規范導致出現的刮蠟片、壓力計等,就需要按照正常的操作過程展開打撈工作。對于井中規模比較大的物品,就需要使用到倒扣、鉆磨等技術含量較高的打撈工藝。
2.4 解卡工藝分析
在油田的開采過程中,當相關的或者是井下的工具出現被卡的情況,就需要使用解卡技術,解卡主要是根據被卡物質的不同選擇使用不同的解卡工藝。當施工過程中出現了卡沙是,可以通過提拉活動實現解卡;當井下的管柱被卡的時間比較長時,或者是被卡的情況不嚴重時,可以根據井下井架以及設備的允許范圍對管柱進行大力提拉,也可以快速的下放,促使其產生的沖擊力能夠保障卡點的脫開。長時間懸吊解卡主要是針對于卡鉆的原因是膠皮膨脹、膠皮塊卡鉆等,在進行解卡的過程中使用的是膠皮受力,從而產生的蠕變性能,當井口給予了合適的壓力時,就會促使卡點處的膠皮受到拉力,伴隨著時間的不斷發展有效的達到解卡的目的。當發生了水泥卡鉆的問題時,可以使用磨洗法實現解卡,有效的將卡管柱中的水泥去除,最后再使用平底磨鞋或者是凹低磨鞋,將管柱中的水泥環去除。而在套銑工作的開展中,就需要在磨鞋上安裝扶正器,經過一段時間的磨洗之后,在使用磁鐵打撈器或者是反復環撈籃將鐵屑撈凈,之后再對其進行磨銑。在開展解卡工作時,就需要對相關的設備進行詳細的了解,明確設備的實際運行參數與規定負荷,避免在實際的使用中超出了設備的承受能力,并引發起更加嚴重的事故。
3 井下大修施工技術未來發展方向分析
現今油田井下工作的開展更加的精細化,在各項工作的開展中,對于安全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升,并進一步的提升了油田井下作業大維修施工開展的安全性與整體性,需要將施工工作的開展與現代化計算機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相結合,實現對工作開展實施監控的目的,能夠更加全面的對井下落物性質進行分析,從而有效的提升了工程開展的質量與安全性,進一步降低了施工工作開展的成本。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我國對于節能環保理念的開展越來越重視,為了避免油田井下工作開展出現對周邊環境的污染,就需要加大對井下作業大修工作的創新,從而降低工作開展中的能源消耗問題,這是促使現今油田企業實現可持續化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
綜上所述,我國對石油資源的需求量比較高,所以石油開采工藝的發展速度也是比較快的,從而保障我國的日常生活所需。當油田井下發生事故后,應該及時的對事故類型展開分析,并采取有針對性的修葺措施工藝,避免出現更大的影響。對側鉆技術的使用有效的突破了分層技術以往難以實現的局面,促使我國的石油儲存量得到了大大的提升。打撈技術的使用則是針對于打撈物的類型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打撈工藝,從而避免對井下工作的開展造成更大的影響。
參考文獻:
[1]王梟.關于對油田井下作業大修施工技術的探討[J].化學工程與裝備,2020(07):100+48.
[2]李凌飛.油田井下作業大修施工技術探討[J].化學工程與裝備,2020(06):53-54.
[3]華大利.油田井下作業大修施工技術的分析[J].化學工程與裝備,2020(01):150-151.
[4]王慶國.油田井下作業大修施工技術的研究[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9,39(20):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