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頁巖氣井進入低壓低產階段后,氣井井口壓力低,井筒積液嚴重,治理難度較大。通過積液規律研究,確定了速度管柱、氣舉、泡排、柱塞氣舉等排采措施適用條件及實施時機,經現場試驗,可以提高頁巖氣井的最終排采效果,對同類型氣藏的開發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頁巖氣井;低壓低產;積液規律;排采措施
1 井筒積液規律
通過建立單井Pipesim模型,模擬計算出套管井臨界攜液流量約為13.83萬方/天,油管井臨界攜液流量為2-3萬方/天。結合井筒積液速度比和臨界攜液流量,綜合判斷當井筒積液速度比大于1,且產氣量低于臨界攜液流量時,井筒積液較嚴重。
2 排水采氣工藝優選
根據威遠工區現場實際條件,分析各種排水采氣工藝適用性,建議在壓力遞減階段采用“優選管柱”生產,油管生產后期無法正常攜液時,采用氣舉、泡排、柱塞氣舉等排水采氣措施,而對生產后期的低壓低產氣井,則采取氣舉+泡排、泡排+柱塞氣舉等組合排水采氣措施。
3 現場應用與效果評價
3.1 速度管柱
氣井投產后,當氣井產量低于臨界攜液流量時,下入生產管柱可有效提高氣井井筒攜液能力。在研究區完成了三個平臺12口井的采氣工藝管柱方案設計,優化油管尺寸、生產管柱和回音標的下入深度。下入速度管柱后,氣井井筒攜液能力增強,產液量明顯增加,產液量平均提高137%。
3.2 泡排
對于處在產量遞減階段的氣井,泡排措施具有較好的增產穩產效果。而處在低壓低產階段的氣井,泡排措施效果不明顯。泡排前采取氣舉措施有助于提高泡排效果。
在威遠研究區實施泡排33口井,措施增產2675萬方,其中6口井配合柱塞氣舉進行組合排水采氣,取得較好的增產效果。威XH4平臺有2口井在采取泡排措施前處于產量遞減階段,泡排后2口井產量都明顯增加且保持穩定。其中,威XH4-3井泡排前水氣比較高,措施后增產效果更明顯。
威YH2平臺2口井采取泡排措施前都處于低壓低產階段,泡排后兩口井產量無明顯增加,基本保持穩定。分析認為2口井投產時間較長(2015年),目前地層壓力低、井筒積液嚴重,單獨采取泡排措施增產效果不理想。可考慮結合氣舉、柱塞氣舉等措施,改善氣井排采效果。
威XH4-2井在采取泡排措施后增產不明顯,后進行氣舉,產量大幅增加。又繼續采取泡排措施后,氣井維持較高產量生產。
3.3 氣舉
氣舉主要用于水淹停噴氣井,包括自身積液水淹和受壓裂影響水淹導致停噴氣井。在下油管后仍無法恢復生產時,采取氣舉措施輔助排液。氣舉排出井筒積液以后,有助于氣井復產和提高后續其他排水采氣措施效果。研究區開展氣舉311井次,其中有效280井次,有效率90%,氣舉措施累計增產841萬方。
氣舉持續時間對氣舉措施效果有很大影響。威XH9-7井在7天內多次進行氮氣氣舉,期間氣井產量增加明顯且保持穩定,氣舉結束后,產量迅速下降。后又進行單次氣舉,氣舉后產量略有增加。分析認為,氣舉是通過補充能量來提高排水采氣效果,氣舉結束后能量供應中斷,產量快速恢復到措施前,措施效果持續性較差。
對于低產井,單獨采取氣舉措施增產效果不理想。威XH4-1井處于低產階段,多次氣舉后排出部分積液,氣舉結束后產量迅速下降,增產效果不理想。氣舉主要以復產和輔助排液為主,單獨采取氣舉措施效果有限,可以配合泡排和柱塞氣舉進行定期排液生產。
3.4 柱塞氣舉
現場實施柱塞氣舉9口井,7口井產量增加,2口井產量略有降低。氣井產量按照月遞減率5%計算,9口井累增氣304.67萬方。
實施柱塞氣舉需要有足夠的地層能量。威YH7-3井實施柱塞氣舉前采取間開生產,平均日產氣0.90萬方/天,日產液3.26方/天。下入柱塞后,由于地層能量不足,柱塞無法到達井口。通過氮氣氣舉激活,柱塞氣舉正常生產。措施后氣井平均產氣量1.31萬方/天,產液量3.22方/天,累增氣123.76萬方,取得明顯增產效果。
泡排+柱塞氣舉組合起到較好的排采效果,柱塞氣舉起到主要作用。威YH3-4井實施柱塞氣舉前采取泡排連續生產,平均日產氣0.90萬方/天,日產液2.20方/天。措施后采取泡排+柱塞氣舉生產,平均產氣量1.17萬方/天,產液量1.94方/天,累增氣30.60萬方。威YH3-4井后又分別單獨采取柱塞氣舉生產和泡排間開生產,單獨采取柱塞氣舉生產時,產氣量基本保持不變,產液量略有增加。單獨采用泡排間開生產時,產氣量和產液量都明顯降低。從措施效果來看,單獨采取柱塞氣舉和柱塞氣舉+泡排生產效果差別不大,柱塞氣舉在組合排水采氣措施中起到主要作用。
地層能量不足導致部分氣井措施效果不理想。威YH3-2井實施柱塞氣舉前采取泡排連續生產,平均日產氣0.97萬方/天,日產液0.85方/天。措施后采取泡排+柱塞氣舉間開生產方式,產量略低于措施前,平均產氣量0.82萬方/天,產液量1.18方/天,產量減少9.13萬方。分析原因主要包括:氣井生產時間較長,目前地層壓力較低;關井恢復壓力時間偏短,地層能量未充分恢復。目前間開生產12h,開井壓力低于3MPa。對此類實施柱塞氣舉的井,可增加關井恢復壓力時間,確保地層能量恢復,以改善柱塞氣舉生產效果。
通過關井恢復壓力和調整間開生產時間能夠改善柱塞氣舉措施效果。以威XH2-3井為例,該井措施前采取泡排連續生產,平均產氣量1.25萬方/天,產液量2.59方/天。實施柱塞氣舉后,關井恢復壓力11天,開井后間開生產時間增加,平均產氣量1.38萬方/天,產液量1.45方/天,產量明顯增加。
4 結論
①頁巖氣井生產長期處于低壓低產階段,氣井井口壓力低,井筒積液嚴重,攜液生產困難;②當井筒積液速度比大于1,且產氣量低于臨界攜液流量時,井筒積液較嚴重,需采取排水采氣措施;③不同的生產階段,采用不同的排水采氣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單井產量。
參考文獻:
[1]蔣澤銀,李偉,羅鑫,李小蓉,熊穎,周鴻,向建華.頁巖氣平臺井泡沫排水采氣技術[J].天然氣工業,2020,40(04): 85-90.
作者簡介:
李昌綿(1966- ),男,高級工程師,畢業于大慶石油學院采油工程專業,現主要從事油氣田開發研究與科技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