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武



摘要:本文在闡述錯誤教學法概念和優勢的同時,分析研究錯誤教學法在《數控編程與操作》實際教學過程中的運用與注意事項,強調錯誤教學法對于激發學生的興趣、思維、潛能、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數控編程與操作》教學效果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數控編程與操作;錯誤教學法
“錯誤往往是最好的老師——佛路德”。錯誤是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可避免的現象,特別是對于中職大部分學習基礎和主動性都較差的學生,錯誤往往孕育著比正確更豐富的發現和創造因素。
《數控編程與操作》是中職高職數控加工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因本課程專業性極強,學生在學習時缺乏學習興趣和好奇心,課堂氣氛沉悶,識記數控代碼易混淆、易錯,久這樣即使教師講解的多么詳細,學生也只是停留在“講時會,過后忘,做時錯”而在教學中引用“錯誤教學法”,能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此,本文將在該課程教學過程中引入錯誤教學法實施策略,引起學生挑戰教師權威的興趣,激發學生思維,從而達到以“證”促學的效果。
1.錯誤教學法及其優勢
1.1 什么是錯誤教學法
“嘗試錯誤說”是由美國心理學家E.L.桑代克提出的一種關于人類學習過程的理論,是基于“餓貓開謎箱”實驗。錯誤教學法是教師從逆向思維的角度切入教學,教師有意的安排教學環節,給學生設計部分錯誤教學問題、思路、答案,從而達到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自主探究一種教學方法。
1.2 錯誤教學法的基本模式
錯誤教學法就是讓學生從體驗錯誤中提升自我學習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其基本模式可以圖解簡略表示成下圖:
1.3 錯誤教學法的常用策略
教育學告訴我們:教學中只向學生介紹成功的方法和途徑,將會破壞學生對學科思維的神秘感和好奇心,錯誤教學法就是借助錯誤精心設計,充分暴露錯誤和薄弱環節,然后分析,對癥下藥,具體如下:
(1)在易混淆的點上暴露錯誤,以形成記憶
例如如數控指令的代碼中M03\M04\M05是比較容易混淆的,在教學中,教師可選準時機,有意按照學生的“常見病”“多發癥”來演繹,讓學生分析情景,看看學生能不能發現問題。
(2)適時引錯,激勵學生發現問題
在課堂上,學生的思維往往都是跟著老師走的,總以為老師講的一定是對的,思維收到很大的制約,缺乏自己的思考,教師可以在適當的時候故意制造出錯誤的情景,或者是一個錯誤的范本,引起學生的注意,讓學生針對這個問題進行思考分析,發現錯誤的原因并加以改正。
1.4錯誤教學法的優勢
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錯誤教學法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通過討論交流的方式讓更多的學生參到課堂學習的氛圍中來,從而有效的避免了上課睡覺玩手機,不注意聽講等諸多問題,真正的讓課堂轉變為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教學觀念所要求的教學課堂。
傳統教學與錯誤教學對比一覽表
對比內容 教學方法
傳統教學 “錯誤”教學法
前期準備 無 資料準備,分析整理,設置問題陷阱
教學策略 灌輸式、填鴨式,學生被動接受 教師誘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課堂形式 教師為主體 教師主導,學生主體
舉例形式 正例 錯例
教學效果 效果一般 印象深刻,效果良好
協作學習 聆聽,被動接受 交流,分析,探討
知識與技能 理解模糊,模仿式學習 理解研究知識點,并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情感與價值觀 有一般的識讀,辨別能力 增加自信心,培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錯誤教學法在中高職《數控編程與操作》課程中的具體運用
錯誤教學法主要是教師課前備課一定要充足,根據教學內容設定教學環節,一般會在課中或是教學內容中間部分設置好錯誤陷阱,根據學生的課堂反應情況適當的誘導,使學生跳進陷阱,獲得深刻的感受和體驗,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討論合作能力,進而達到活躍課堂氣氛,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2.1 前期準備—設置陷阱
前期準備需要授課教師在授課之前結合平時教學與生產實踐,對易混淆或易錯的知識點有意的進行誤導。 數控指令有很多的G代碼和M代碼,G代碼和M代碼是程序的基本組成部分,而在這些代碼中M03\M04\M05是比較容易混淆的。為此,為了讓學生更加牢固的記住,筆者采用錯誤教學法講解G代買和M代碼。
師:前半節課我們學習數控基本指令G代碼與M代碼,以及程序的基本組成格式,現在我們根據零件圖如圖(1)所示編寫該零件程序。(課中環節,教師編寫程序,學生觀察)
例:
生:(驚訝,急忙看看書,又看看黑板,學生之間低聲交流討論)老師,您寫錯了!
師:(故作驚訝)怎么可能,我怎么可能會寫錯?肯定是你們錯了。
生:老師,您將M03寫成了M04!
師:真的錯了嗎?
生:(學生看看書,很確信的回答)M03是主軸正轉,M04是主軸逆轉,不信您自己看看!
師:正確,你們真聰明!是我寫錯了,M03是主軸正轉,M04是主軸逆轉,這樣的程序是不對的。
我們在課中設置這種有意的錯誤教學環節,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且可以達到警示學生的效果,加深學生對M代碼的深刻印象,也讓學生對自己充滿自信,對學習充滿興趣。
2.2 將錯就錯—頓悟
學生的學習過程實質就是一個不斷修正錯誤的過程。美國哥倫比亞著名大學教授桑代克認為學習時情境與反應之間的聯結,在他做的餓貓開迷箱的實驗中有效的驗證了學習就是通過嘗試錯誤而走向成功。韋特默曾認為學習不漸進的過程而是一種突然的頓悟,筆者認為學習是知識重新建構過程,也是錯誤知識修改的過程,將錯就錯,通過刺激反應的聯結能給學生以突然頓悟的效果。
2.3利用習慣思維導向錯誤
工件坐標系是編程時使用的坐標系,又稱編程坐標系,該坐標系是人為設定的。建立工件坐標系是數控加工前必不可少的一步。
通常情況下,學生在數控機床設定工件坐標系時會習慣性的將工件坐標系設定在工件的上表面(如圖2-3),在編程軟件中會習慣性的將坐標系放置在工件圖的底部(如圖2-4), 教師要根據學生這種習慣性的思維犯錯引導性的進行犯錯,首先教師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允許對此錯誤進行嘗試,當學生上機操作時發現程序加工時會出小問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困難,作為教師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學生能夠解決問題,給他們一定的時間和自由去主動摸索,尋找答案,只有自己親身經歷了才會難以忘懷。
3.實施錯誤教學法應注意的事項
3.1角色轉變的問題
教師在選用錯誤教學法授課時,首先必須從備課、授課、思維等全方位角度進行教師與學生角色的轉化,學生必須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在備課、設置陷阱時必考慮以學生為中心,只有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錯誤教學法才能得以有效實施,也才能達到錯誤教學法的教學目的。
3.2“錯誤”問題的設置
不是任何的知識教授都是以錯誤教學法的方式授課,任何形式的問題如果都以錯誤教學法形式出現反而會適得其反,達不到預期效果,另外教師在設置“錯誤陷阱”時一定要注意知識點錯誤的難易程度,如果太簡單,很容易讓學生破解覺得教師有意而為,失去興趣,如果太難,很容易讓學生盲目、聽不懂、自信心受打擊,失去學習的自信。因此錯誤教學法要求授課教師充分了解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問題、引導問題。
3.3“陷阱”在教學情境中設置時機問題
錯誤教學法不適合經常性的使用。一般情況下,課堂的前半節學生學習精力充足,集中力相對集中,所以問題“陷阱”盡可能的設置在課堂中間環節。并且教師在選擇問題是盡可能選擇易錯、易混淆、具有代表性的問題,然后巧妙的設置“陷阱”的位置,在適當的時機引導學生,最后充分曝光錯誤性,給學生以心靈的觸動,思想的頓悟,從而達到錯誤教學法的目的。
3.4實訓操作安全性的問題
因《數控編程與操作》實訓課本身具有一定的操作危險性,如果在實訓過程中出現碰撞等危險情況,會讓學生害怕學習,對此門課程產生恐懼,不敢學習。所以教師應該將學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其次可以嘗試一些無危險的小錯誤,以便達到警示學生的目的。
錯誤教學法它不僅對教師的知識結構提出了新的要求,更改變了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極大的促進了師生之間良好互動,是一種實用性強、靈活度高、教學效果明顯的一種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莫雷主編:《教育心理學》,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
[2]乜大偉.淺談“行為導向”和“錯誤引導法”在計算機軟件教學中的應用[J].軟件,2014,35(3):222-223
[3]彭燕.“錯誤教學法”在高職教學中的應用[J].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2014
[4]Gennady Lomako. Learning computer programming and role of errors in design [J] . ACM SIGCSE Bulletin,2007,39(2):142-145
[5]林英.嘗試錯誤教學法在中職Photoshop課程中的應用探究 [J].科技資訊 ,2016(19):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