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雪麗 劉海鴻
(淄博市第七人民醫院口腔科 山東 淄博 255040)
隨著社會進步,人們生活質量越來越高,逐漸重視口腔健康,口腔牙列疾病是發病率較高的臨床口腔疾病,臨床表現為牙齒松動、咀嚼受限、牙床腫脹及牙髓炎引發的疼痛等,影響患者日常飲食,降低生活質量。通常臨床采取常規修復治療口腔牙列疾病,但效果不盡人意,往往通過正畸治療提高治療效果。本文將我院2018 年1 月—2020 年3 月收治的70 例行口腔修復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口腔修復前正畸治療的效果,報道如下。
隨機選取我院2018 年1 月—2020 年3 月收治的70 例行口腔修復患者采取抽簽法分成試驗組(n=35)和參照組(n=35)。參照組中男性患者19 例,女性患者16 例,年齡19 ~56 歲,平均年齡(39.27±6.75)歲;試驗組中男性患者18 例,女性患者17 例,年齡20 ~57 歲,平均年齡(39.68±6.92)歲。經患者及家屬確認后并簽訂知情同意書并上交醫院倫理委員會,兩組患者基礎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參照組患者采取烤瓷橋固定修復、種植修復及義齒常規修復等常規口腔修復治療。試驗組患者在常規口腔修復前實施正畸治療,具體措施:先采取口腔清潔,去除牙齒縫隙存留物質及不良修復體,詳細檢查口腔牙槽骨和顳下頜關節,根據患者提供的信息和檢查結果評估患者病情,制定口腔正畸方案,詳細為患者介紹口腔健康知識和正畸措施。通過方絲弓矯正技術治療安氏Ⅰ、Ⅱ、Ⅲ類患者,用鎳鈦方絲將患者牙齒調至整齊排列后進行牽引矯正,使畸形牙齒在牽引下得以矯正直至滿意為止。用方絲調整患者顳下頜關節,糾正關節紊亂現象,調節完成后通過觀察咬合曲線判斷是否恢復正常。若患者牙齒間隙較小,在矯正過程中需注意側切牙的遠、近兩端要留出間隙,為烤瓷冠修復治療打基礎。
觀察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口腔炎癥、咀嚼受限、軟組織水腫及牙體松動等。統計兩組患者治療效果,評定標準:牙齒不齊、松動及發炎等臨床癥狀徹底消失,修復體符合口腔生理狀態,咀嚼功能恢復正常為顯效;牙齒不齊、松動及發炎等臨床癥狀有所改善,修復體基本符合口腔生理狀態,咀嚼稍受影響為有效;臨床癥狀及咀嚼功能無明顯變化或加重為無效。
所有數據均應用SPSS19.0 進行分析,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和治療總有效率比較用率(%)的形式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參照組(P<0.05),數據存在統計學分析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P<0.05),數據存在統計學分析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口腔疾病種類繁多,發病原因與患者飲食方式和清潔不當有密切關系,其發病率逐年上升,不及時治療會引發口腔功能障礙,影響正常咀嚼和美觀,牙體缺失或牙列錯頜導致牙弓平整度遭破壞,鄰牙互相作用力消失導致出現牙體移位或畸形等情況影響口腔修復效果[1]。口腔修復是通過人工手段對牙齒缺損或缺失進行修補,確?;颊哐例X恢復正常咀嚼功能,提升牙體整體美觀程度,但患者大部分牙齒缺乏牢固性,導致修復后產生一系列并發癥,影響修復效果[2-3]。正畸治療是近些年廣泛應用于口腔修復治療中,一般在患者口腔修復前實施,借助牙弓、牙齒及顱面作支抗調整上下頜[4],同時在口腔內部佩戴矯治器對牙齒、頜骨及牙槽骨施壓確保穩定性,避免牙齒負向移位,矯正了骨性前牙深覆蓋等問題,使口腔能恢復正常咬合,同時保證良好的美觀性,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5]。
經統計核驗數據表明,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率明顯低于參照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P<0.05)。
綜上,口腔修復前采取正畸治療能有效提高修復效果,促進預后恢復,降低不良反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