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淼
(南京市高淳中醫院 江蘇 南京 210000)
輸尿管結石是一種常見的泌尿外科疾病,青壯年男性為該病的常發人群,其致病原因為輸尿管狹窄,一旦患有輸尿管結石,輸尿管狹窄會更加嚴重,臨床癥狀主要為小便不暢、腎臟疼痛等,甚至會導致血尿發生,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輸尿管結石在臨床上治療以外科手術方式為主,而手術方式極為關鍵。我院在臨床治療實踐中發現輸尿管軟鏡和輸尿管硬鏡聯合治療可獲得滿意的效果,本次對該治療方案的實施效果進行進一步分析,結果如下。
選擇2019 年3 月—2020 年3 月期間在我院就診的輸尿管結石患者88 例,以治療不同實施分組,44 例實施輸尿管軟鏡與輸尿管鏡聯合治療的患者納入實驗組,男女患者例數分別為32/12(例),年齡22 ~58 歲,平均(41.35±1.20)歲;44 例實施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的患者納入對照組,男女患者例數分別為33/11(例),年齡24 ~57 歲,平均(42.05±1.22)歲,統計分析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已經通過倫理委員會批準。
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為體外沖擊波碎石術,具體治療方案為:對患者實施B 超檢查,對結石大小和位置等結石具體情況進行確定,將準備工作做好,病灶區域應用沖擊波碎石機實施碎石處理,控制沖擊次數為1500 ~2500 次,在治療過程中,利用B 超實施監控,對碎石方向進行引導,完成治療后,將結石排除,并實施抗感染治療。實驗組的治療為輸尿管軟鏡和輸尿管鏡聯合治療方案,在患者術前實施麻醉處理,麻醉效果滿意之后,置患者于截石位體位,將輸尿管鏡置入膀胱位置,對患者結石簡單的一側進行確定,開口處理輸尿管,將斑馬導絲置入實施引導,將輸尿管鏡置入,確定結石大小、位置等信息,利用鈥激光鏡對結石進行清除,針對腎臟內部或輸尿管上段結石,結石清除處理對輸尿管軟鏡進行應用,清除干凈結石之后,將雙J 管置入,而另一側結石也以相同方式清除結石。
評價指標為結石清除率、發生并發癥情況、住院時間。
數據處理選擇版本為SPSS21.0 的軟件包,計量、計數資料分別以t和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44 例患者中結石徹底清除的例數和清除率分別為43例和97.73%;對照組44 例患者中結石徹底清除的例數和清除率分別為32 例和72.73%,實驗組患者結石清除率顯著高于對照組(χ2=10.9210,P<0.05)。
實驗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如表1 所示。

表1 兩組患者發生并發癥情況[n(%)]
實驗組44 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為(7.00±1.10)d,對照組44 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為(15.15±2.20)d,實驗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t=21.9789,P<0.05)。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環境呈現嚴重破壞的情況,進而提升了輸尿管結石的發病率,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輸尿管結石在臨床上利用沖擊波碎石術治療,可將部分結石排除,然而其呈現很多不足,比如需要較長的治療時間,且呈現較低的排石率,降低患者治療滿意度。腎結石排除體外過程中極有可能在輸尿管路徑狹窄處卡住,使得無法向體外正常排出,在輸尿管中留置,不但累及尿酸結晶,使得結石不斷增大,導致輸尿管發生損傷,輸尿管發生梗阻,病情較輕的患者臨床癥狀主要為叩擊痛(腎區)或發熱,病情嚴重者臨床癥狀為血尿,治療必須及時,否則會導致急性腎功能損害、腎積水[1]。輸尿管因為呈現較小的解剖空間,一般不會應用開放手術治療。輸尿管結石在臨床上治療方法主要包括體外沖擊波碎石術、鈥激光碎石術、輸尿管鏡碎石術等,雙側輸尿管結石以分期治療為傳統治療方法,傳統治療方案需要較長的治療時間,由于無法徹底治療而不得不長期忍受疼痛,而且導致治療費用增加。在輸尿管結石治療中同時實施輸尿管鏡和輸尿管軟鏡,其治療效果較為滿意,本次結果顯示,相對比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結石清除率(97.73%)提升明顯,并發癥發生率(2.27%)縮短明顯,住院時間(7.00±1.10)d 縮短明顯,對比差異顯著(P<0.05)。輸尿管鏡可將輸尿管下段結石和輸尿管中段結石清除,然而輸尿管鏡卻無法清除腎盂腎盞位置的結石,對輸尿管軟鏡進行應用,可達到更深的位置,對硬鏡進行應用實施探查,對軟鏡進行利用,對輸尿管進行擴張,結石清除效果更為徹底[2]。輸尿管鏡對輸尿管上段結石進行治療,呈現一定的缺點,一旦結石發生上移,向腎臟中返回,輸尿管會發生狹窄或扭曲,采用輸尿管鏡無法向輸尿管上段中達到,而輸尿管軟鏡和輸尿管鏡聯合治療由于呈現較高的手術安全性,呈現較小的創傷性,較快會恢復,且呈現較小的痛苦,可有效治療輸尿管結石。輸尿管中膀胱壁內段為最狹窄部位,為將手術成功率提升,利用輸尿管軟鏡和輸尿管鏡聯合治療,可對輸尿管上段結石、雙側輸尿管結石進行有效治療。輸尿管鏡因為呈現較小的直徑,可向壁內段順利通過,對髂血管跨過,向上段輸尿管進入,呈現較高的彎曲度,可從輸尿管(彎曲)中通過[3]。輸尿管鏡可在上段結石中順利置入,并利用鈥激光徹底清除結石[4]。輸尿管軟鏡彎曲性更好,可靈活轉動,鈥激光纖維則柔軟、纖細,與輸尿管軟鏡配合,以輸尿管走行為依據可向輸尿管上段結石進入,一直達到腎盂實現碎石處理。輸尿管軟鏡鞘也呈現柔韌的情況,可將多次反復向輸尿管進入減少,避免損傷輸尿管,且輸尿管軟鏡呈現較細的管徑,可將腎盂壓力降低[5]。輸尿管軟鏡呈現較細的鏡體,末端呈現較大的彎曲度,可對病變位置進行多角度觀察,對術中操作可有效指導,在實施碎石過程中輸尿管軟鏡可轉向,可提升結石清除率。另外,利用鈥激光更可獲得滿意的療效,利用固態脈沖激光,對結石表面水分進行汽化,在結石上集中全部能量,對不同成分結石徹底擊碎。鈥激光含有纖細柔軟的光纖,向結石位置順利進入實施碎石,對輸尿管軟鏡不會造成影響,安全性較高,兩種技術相互配合,可獲得清晰的術野,優勢明顯,較小的創傷性,簡單操作等。相關研究顯示,輸尿管結石直徑在20mm 以上,因為輸尿管軟鏡呈現較小的視野,操作空間呈現一定的局限性,呈現較低的碎石效率,呈現較高的手術費用,并發癥極易發生,因此,要以結石大小為依據對輸尿管軟鏡進行應用,聯合輸尿管鏡,可將輸尿管結石治療效果提升,呈現較好的碎石效果,降低創傷性,且呈現較短的術后恢復時間,治療效果確切[6]。茍少中研究中針對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中實施輸尿管鏡聯合輸尿管軟鏡治療,獲得93.75%成功清除有效率,可見,輸尿管鏡聯合輸尿管軟鏡治療方案治療效果確切,與本次結果基本一致[7]。
綜上所述,在輸尿管結石治療中實施輸尿管軟鏡與輸尿管鏡聯合治療方案可獲得滿意的效果,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