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
(興寧市人民醫院口腔科 廣東 興寧 514500)
隨著居民健康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口腔健康,導致口腔修復人群增加。目前,傳統口腔修復治療主要以拔除為主,其技術并不完善,患者術后容易導致殘冠、殘根等牙科疾病;此外,直接拔除會增加患者痛苦,無法有效保留并利用患牙牙根[1-2]。因此,如何減輕患者治療的痛苦,并保留和利用患牙牙根是臨床研究的重點[3]。隨著可塑纖維樁等先進的材料和新型口腔修復技術的發展,其在口腔修復治理中使用越來越普遍[4],患者手術中痛苦明顯降低,同時提高其臨床療效,然而,臨床上仍然需要進一步驗證預成纖維樁與可塑纖維樁對殘根、殘冠的修復效果[5-7]。選擇在我院口腔科治療的150 例行口腔修復患者為觀察對象,對比可塑纖維樁與預成纖維樁效果,旨在臨床口腔修復中提供理論基礎,現報告如下。
選擇2017 年1 月—2019 年5 月在我院口腔科治療的150例行口腔修復患者為觀察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75 例中男38 例,女37 例;年齡19.6 ~62.8 歲,平均年齡(41.25±6.37)歲;38 顆前牙,37 顆后牙。研究組75 例中男41 例,女34 例;年齡20.2 ~63.5 歲,平均年齡(41.58±6.42)歲;40 顆前牙,35 顆后牙。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符合本次口腔修復手術的要求;②為合并其他嚴重口腔疾病;年齡在18 至65 歲之間。排除標準:①入院后實施其他口腔修復手術;②妊娠期女性;③合并嚴重臟器疾病;④合并全身性感染;⑤并發惡性腫瘤等。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知情同意。
研究組75 例患者入院后實施預成纖維樁技術治療,采用美國3M 公司的3 號預成纖維樁(國械注進20153633183)修復其核冠。先清除患牙的根管口位置的暫封氧化鋅材料,利用P 型擴孔鉆依次預備根管至3 號,將根管上中段部位的牙膠尖以及根管糊劑清除,并保留4mm 左右的根尖封閉材料,然后使用根內處理劑把纖維樁表面以及根管內壁進行30s 的處理,激活3M 的relyx unicem 膠囊并震蕩10s,將其利用輸送頭注入根管中,然后向根管內插入3 號預成纖維樁,再利用毛刷把根管口位置的多余水門汀材料去除,固定20s 后進行光照固化,分別以3 個角度照射40s 讓其充分固化。然后采用美國3M 公司的Filtek Z350復合樹脂進行堆樹脂核,待光照完全固化后,為其預備全瓷冠牙體,采用硅橡膠二次法取模,固定修復體。最后根據患者具有的口腔情況修整其注入的樹脂,并根據口腔情況做合適的調整,最后取模做牙冠,試戴,保證其符合患者的口腔。對照組75 例患者入院后實施可塑纖維樁技術治療。采用芬蘭StickTech公司的可塑纖維樁(國械進字20103632286)修復其核冠,前期樁道與對照組相同,當患者的樁道預備完全后,取下一段比樁道長5mm 左右的可塑纖維,然后向樁道內插入纖維,根據冠部缺損改變其纖維位置并將其展開呈扇形,再實施光照固化20s 讓其形成冠部形狀,隨后取出纖維后再次固化40s,形成樁道內模型,最后與對照組相同實施堆核修復以及纖維樁粘接,根據患者具體的口腔狀態進行取模和制作,然后進行試戴,調整牙合、粘接,完成口腔修復。
記錄并對比兩組患者各牙齒纖維樁修復時間,采用X 線結合臨床癥狀評估治療后6 個月臨床療效及發生樁核松動、牙根折裂等并發癥發生情況。其中修復效果分為3級,無效:與術前相比,患者的臨床癥狀及咀嚼功能沒有明顯改變;有效:與術前相比,其的臨床癥狀顯著緩解,咀嚼功能出現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仍有輕微咬合不適;顯效:與術前相比,其咀嚼功能恢復正常,未發生咬合不適。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總例數×100%。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20.0 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患者平均每顆纖維樁修復時間明顯長于研究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研究組患者總有效率(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78.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
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8.00%)明顯低于對照組(25.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3。

表3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n(%)]
近年來,隨著根管和牙周治療手段的發展,患者術后可以通過保留牙周膜和牙周組織的感覺系統來保持牙槽骨高度,降低牙槽骨吸收速度并恢復患牙咀嚼功能[8]。其中口腔修復中所采用的金屬樁雖能夠滿足患者的治療需求,然而存在較多的弊端,導致患者術后療效不佳[9-10]。隨著預成纖維樁以及可塑纖維樁這些技術手段出現后,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患者和臨床醫生的認可,并逐步在臨床推廣應用,該手術方案能夠極大地減輕患者的痛苦,同時提高其臨床療效[11-12]。纖維樁作為一種由高分子材料合成,能夠高強度抗疲勞、具有較好的機械性能和透光性,可以保護牙根,且不會影響CT 成像[13]。
本文發現對照組患者平均每顆纖維樁修復時間明顯長于研究組,研究組患者有效率(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78.67%);而并發癥發生率(8.00%)明顯低于對照組(25.33%),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預成纖維樁在口腔修復中具有用時短,療效高的優點。其原因可能是預成纖維樁材質具有更高的彈性和強度,術后可以緊密的契合患者牙周組織,從而有利于其術后牙根固定,糾正其傳遞的咬合力,緩解患者術后存在的不適癥狀,加速恢復其咀嚼功能[14-15]。
綜上所述,口腔修復中采用預成纖維樁可以縮短患者修復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并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值得臨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