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西寧市第二人民醫院 青海 西寧 810003)
月經不調是常見的一種癥狀表現,其中多數為無排卵型。女性生存環境、心理狀態穩定性、內分泌失衡等都會影響月經周期及經期血量、排卵等。所謂無排卵型月經不調指的是因為調節生殖系統的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所致的異常子宮出血,青春期、更年期的女性患者居多[1]。孕激素缺乏引起無卵型月經,表現為月經前出現閉經、月經后不規則出血等,患者食欲不振、反胃、頭暈。臨床上目前以口服孕激素為主要治療藥物,且不同劑量孕激素的臨床療效不同[2]。現就我院60 例無排卵型月經不調患者的臨床治療資料進行歸納和總結,分析其不同劑量孕激素治療的臨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詳細報道如下。
研究對象選擇2018 年9 月—2020 年5 月我院收治的無排卵型月經不調患者60 例,所有患者都已確診,知情同意書均為自愿簽署。排除合并存在黃體酮禁忌癥或心肝腎功能不全者;排除年齡因素所致的月經不調者;排除合并多囊卵巢者。低劑量組、中劑量組、高劑量組各20 例,低劑量組:年齡25 ~46 歲,平均(36.8±1.2)歲;病程2 ~10 個月,平均(5.2±1.1)月。中劑量組:年齡22 ~45 歲,平均(36.1±1.6)歲;病程2 ~12 個月,平均(5.6±1.3)月。高劑量組:年齡21 ~47 歲,平均(36.1±1.5)歲;病程2 ~15 個月,平均(5.9±1.7)月。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連續12 天接受黃體酮口服治療,低劑量組劑量為100mg/次,1 次/d,中劑量組劑量為100mg/次、2 次/d,高劑量組劑量為100mg/次,3 次/d。
臨床療效評價:停藥后患者子宮內膜厚度與月經量均正常,為顯效;停藥后患者子宮內膜厚度與月經量未達到正常值,但顯著改善,為有效;治療后無月經、子宮內膜無改善,為無效。不良反應率:記錄3 組患者臨床治療期間不良反應情況,包括頭暈、腹痛、惡心嘔吐等。
采用SPSS17.0 計量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
(1)中劑量組、高劑量組臨床治療中有效率均為100.0%,明顯高于低劑量組治療有效率65.00%,差異顯著(P<0.05);(2)高劑量組臨床治療顯效率75.0%明顯高于中劑量組顯效率50.00%,差異顯著(P<0.05);(3)低劑量組用藥期間出現1 例惡心,中劑量組用藥期間出現1 例惡心、1 例頭暈,高劑量組用藥期間出現3 例惡心、2 例腹痛、1 例頭暈。中低劑量組不良反應率無顯著差異性(P>0.05),但高劑量組不良率30.0%明顯高于中低劑量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觀察指標比較[n(%)]
隨著如今社會女性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的逐漸增大,多出現月經失調癥狀,其中無排卵型月經失調主要是指患者因為排卵障礙導致孕激素水平降低,繼而引發月經紊亂,因此治療需注重補充孕激素,可起到調整月經周期、促進排卵等作用[6-7]。在神經內分泌紊亂、雌激素難以到達分泌高峰的情況下,卵巢不排卵,也不會形成黃體,孕激素水平下降,出現無排卵型月經不調[3]。該病會對女性生殖功能產生一定影響,伴隨近幾年來該病患者數量的不斷增多,已對婦女生殖健康產生嚴重威脅,同時還給患者帶來較大心理壓力,若未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治療,會引發嚴重后果[8]。體內孕激素不足以支持子宮內膜時,部分內膜組織脫落,未脫落的內膜組織則會影響內膜重生,表現為月經和出血不規律[4]。黃體酮則是卵巢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孕激素,其作用機制為加速子宮內膜由增生期發展至分泌期,從而提高子宮內膜的蛻膜樣變化速度,促進子宮內膜緩慢萎縮直至脫落[9]。患者遵醫囑服藥后,可以通過加速子宮內膜脫落,促進月經來臨,有刮宮的效果。另外,黃體酮膠囊內容物是經超微粉化的,這種細微粉末可提高有效成分與消化道的接觸面積,使機體吸收能力增強,有著起效快、服藥簡便、乳腺影響較小等優點。研究證實黃體酮具有保護子宮內膜、調節月經周期等多重效用,在無排卵型月經不調、先兆性流產或習慣性流產等治療中應用較多[10]。但不同黃體酮劑量下,無排卵型月經不調的治療效果也不盡相同,為了獲得最大孕激素藥效,臨床治療中有必要嚴格掌握孕激素用藥劑量[5]。長期使用黃體酮藥物或短期內高劑量使用黃體酮都會對女性健康產生一定影響,用藥劑量越高、用藥時間越長則不良反應越多[11]。有研究分別采取20%標準藥量、標準藥量與五倍標準藥量等不同劑量方案治療無排卵型月經失調,結果顯示僅采用標準藥量即可獲得理想療效,再提高藥量不會產生明顯差異性的療效,但卻會提高體重增加、閉經的風險,嚴重時甚至會對排卵產生影響[12]。除此之外,治療過程中應要求患者出血量較多時注意休息,出血期間應注意保持外陰清潔干燥,避免性生活,注意勞逸結合,養成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同時應避免攝入生冷和辛辣等刺激性較大的食物。
針對無排卵型月經失調時選擇孕激素用藥方案,且孕激素劑量與患者子宮內膜厚度呈正相關關系,治療子宮內膜偏薄的患者時,可根據其自身具體病情合理調節用藥劑量。本組研究結果表明中劑量組、高劑量組臨床治療中有效率均為100.0%,明顯高于低劑量組,但高劑量組臨床治療顯效率75.0%明顯高于中劑量組。同時,中低劑量組不良反應率相近,但高劑量組不良率30.0%明顯高于中低劑量組,差異顯著(P<0.05)。所以說,孕激素劑量越高則臨床治療有效率越高,不良反應率也會隨之增高。在實際治療劑量選擇中,應綜合考慮臨床療效與不良反應之間的平衡,選擇中等劑量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