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蓓
(南京腦科醫院 江蘇 南京 210029)
護理查房是護理管理者評價護理實施效果、了解護士工作性質的一種最基本、最常用、最主要的方法[1],護士核心能力是護理人員在職培訓、績效考核、護士職業規劃、人才選拔的重要參考依據[2]。臨床上往往通過護理查房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幫助護士在護理程序的運用上、專科操作、知識系統性整合上,人文溝通、評判性思維、文獻的查閱以及應急處理能力等方面進行培訓。因此,開展好護理查房至關重要,但是目前臨床工作繁忙,一次護理查房從準備、安排到最后的查房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臨床上實際運作過程中總有打折扣的時候,如在查房的過程中有其他工作的打擾,加上護士排班的性質,總有護士沒有辦法參加或者無法全程參加,這樣學習上就會有片面之處。我們根據臨床實際情況,對查房的形式作了部分微調,采取分段式查房,分段式護理教學是一種以能力培養為主的教學形式[3],所謂分段式護理查房是指一次查房不是一次完成,分成3 ~4 次完成,每次查房的時間在10 ~20min,將護士在床邊的評估及病情的匯報采取分段式進行。
選取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病區組織護理查房96次,傳統護理查房與分段式護理查房交叉進行,其中采取分段式護理查房總計48 次。以我院呼吸科一個病區的全體注冊護士為對象,以抽簽的方式隨機分為對照組48 名護士,觀察組48 名護士。兩組護士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職稱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查房模式,由護士長根據科室制定的年度查房計劃,查房時間規定為晨交接班時,查房對象為計劃中制定的病種或者病情較重出現并發癥,需特殊護理的患者,查房當日由護士長帶領全體護士進行,查房前被查護士需充分了解每位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治療、實驗室檢查陽性結果,提出護理問題及干預措施,并由被查護士根據患者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的措施,參與查房者予以補充,護士長最后進行查房總結,每次查房的時間在40 ~50min,查房結束1 周內對查房遺留的問題進行追蹤。
1.2.2 實驗組采取分段式護理查房模式,具體方法如下:(1)查房前準備。護士長或高年資護士根據病區全年的分層次培訓計劃中護理查房的計劃以及該名護士的能級及??扑教崆? ~3d 選擇1 例典型??撇±?,由該名護士查閱病歷資料,進行護理體檢以及對患者的生理、心理、社會狀況進行全方位的評估,并將該資料上傳至病區護士的QQ 群。(2)科室護士根據主查人上傳的資料,復習包括該病種的疾病相關知識、護理常規及通過查找文獻學習護理新進展等方面的知識。(3)實施階段。①查房首日:由護士長或高年資護士主持,被查人在晨會上介紹病情并匯報有臨床意義的實驗室檢查結果、護理計劃和措施,其他護士根據其匯報的內容進行討論分析,結束首日查房前,護士長或高年資護士對此次查房進行歸納總結,從查房思路、護理程序的運用上進行點評,糾正其在??浦R上模糊的概念,給予正確的結論與理論依據,并針對護理問題有導向性的給護士留下思考問題,本次查房重點為護士規范運用護理程序的能力,掌握患者的護理要點、重點以及難點;②查房的次日:由護士長主持,被查人以及當日上班的護士共同到床邊,查看主查人如何針對患者現階段情況進行護理評估、專科查體、完成實境式操作,如可指導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PICC 帶管患者功能鍛煉情況等,檢查護理措施的落實情況、健康宣教患者知曉情況,此階段全體參加查房的護理人員可以在床邊進行補充,護士長也可以詢問患者或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感受和需求,有什么意見和建議,回到辦公室護士長或高年資護士,抽查相關的專科知識點,啟發年輕護士將基礎理論和臨床實踐相結合,將知識融會貫通,提高其解決護理問題的能力,將本病例中涉及到重點知識及難點問題再次進行回顧。本次查房重點為查看護理措施的落實情況,護士解決患者實際護理問題的能力;③1 周內由護士長追蹤查看上次查房遺留的問題是否得到解決,確?;颊叩淖≡喊踩?,為其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④為了鞏固查房學習的效果,查房的PPT、相關的文獻資料均科室QQ 群文件中,供未參加的護士以及全體護士反復回顧學習,查房中的知識點納入本月分層次的理論考核中。
(1)根據查房記錄在最后一次查房結束后由護士長或高年資護士進行評價,評價標準:按照江蘇省臨床護士工作能力考核方案要求[4],結合本院實境橫斷面考核章程所制定的“護士臨床工作實境能力考核標準”,從病情掌握、病情評估和觀察能力、臨床護理思維、專業知識點掌握、規范動手能力、應變處理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及人文關懷8 個項目進行,總分為100 分,所有考核標準及細則均需考核小組集體討論后確認,保證考核標準的客觀公正。(2)各層級護士考核成績。由護士長、教學護士根據科室護士分層次培訓計劃定期考核,包括筆試、技能操作考核,各項技能操作考核采用護理部制訂的“護理技術操作規范”及科室制訂“??萍夹g操作規范” 為標準,滿分為100 分。(3)護士的核心能力在啟用分段式護理查房前以及采取分段式護理查房后12 個月后采用注冊護士核心能力量表[5](CIRN)對兩組護士進行測評。該量表包括有7 個維度、58 個條目,以Likert 5級計分法,采用0 ~4 級評分法,0 分表示完全沒有能力,1 分表示能力較差,2 分表示能力一般,3 分表示能力較強,4 分表示很有能力,得分范圍為0 ~232 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 0.908,分數越高說明護士的核心能越強。
采用SPSS23.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向護士發放調查問卷,說明調查的目的、意義及問卷填寫方法,由護士獨立填寫,問卷當場發放,當場收回,問卷調查的具體內容為被查護士對該種查房的模式自我評價,包含滿意和不滿意兩項選擇,共計發放問卷96 份,回收問卷96 份,問卷有效率100%,統計結果表明,分段式護理查房護士滿意度優于傳統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種護理查房模式滿意度比較[例(%)]
分段式護理查房在臨床護理思維、專業知識掌握、應變處理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及人文關懷及素養指標上均優于傳統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種護理查房模式各項考核成績比較(±s,分)

表2 兩種護理查房模式各項考核成績比較(±s,分)
項目 觀察組(n=48) 對照組(n=48) t 值 P 值病情掌握(10 分) 7.98±0.86 5.87±1.12 11.141 0.00病情評估和觀察能力(20 分) 17.46±1.01 15.0±1.38 9.351 0.00臨床護理思維(30 分) 27.13±0.79 23.46±2.32 9.849 0.00專業知識掌握(10 分) 7.13±0.67 5.27±1.10 10.103 0.00規范動手能力(10 分) 7.58±0.79 5.58±1.13 10.126 0.00應變處理能力(8 分) 7.75±0.57 5.19±0.947 15.236 0.00溝通表達能力(8 分) 7.10±0.52 5.21±0.92 12.430 0.00人文關懷及素養(4 分) 3.92±0.28 3.48±0.58 4.449 0.00
采取分段式護理查房護士理論和操作考核成績高于傳統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3 兩種護理查房模式護士考核成績比較(±s,分)

表3 兩種護理查房模式護士考核成績比較(±s,分)
組別 例數 理論考核成績 操作考核成績觀察組 48 88.83±4.95 92.23±3.57對照組 48 84.50±6.01 88.46±4.47 t 值 - 4.795 5.327 P 值 - 0.0002 0.0014
向兩組護士發放調查護士核心能力自評問卷表,說明調查的目的、意義及問卷填寫方法,由護士獨立填寫,問卷當場發放,當場收回,發放96 份,回收96 份,回收率100%,采取分段式護理查房后護士核心能力在各項指標上均優于傳統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種護理查房模式護士核心能力量表評分比較(±s,分)
項目 觀察組(n=48) 對照組(n=48) t 值 P 值評判性思維、科研 27.70±3.59 23.83±4.89 6.568 0.00臨床護理 26.33±5.89 23.20±6.15 5.825 0.00領導能力 28.48±5.63 23.35±7.78 6.753 0.00人際關系 24.31±4.82 21.92±5.98 4.045 0.00法律、倫理實踐 22.25±4.94 21.40±5.44 2.855 0.00專業發展 19.04±3.71 16.04±5.22 5.409 0.00教育、咨詢 22.12±3.69 17.02±5.00 7.889 0.00
相關研究顯示,護理臨床思維和評判性思維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系統的過程,該能力的培養應落實于早期的專業學習中,在實踐中需要通過不斷的訓練使其得以強化[6]。傳統的查房模式由于時間較長,護士在患者床邊評估的時間較短,更多的資料來自于醫生的病程記錄,收集資料局限,忽視以患者為中心,沒有從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綜合評估患者的健康問題。實行分段式護理查房后,護士有更多的時間去全面、真實地評估患者,加強護理人員對患者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7],提高護士臨床思維能力[8],有利于做出正確的臨床決策,查看護理措施落實情況并進行持續的追蹤,降低并發癥,使患者獲得更好的臨床結局,保障患者的安全。
采取分段式護理查房后,改變了傳統的查房中護理對象不明確,只見疾病不見人,護理查房的核心是患者,護士需要更多的時間在患者的床邊,病情變化時能及時發現,各項措施能更快、更準的落實到位,能真正地解決患者實際問題,減少和降低護理風險的發生率[9],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為了檢查走形式,提升護理質量和整體的醫療效果,從而有效地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此外,本研究結果也顯示采取分段式護理查房,護士的滿意度優于傳統組,護士更愿意接受該模式的查房。
參加查房的各層次護士需要做好查房的準備工作,如需要預先復習相關理論,查閱資料、包括查找文獻,了解目前該領域護理新理論、新技術、新規范等,是對專業知識再學習的過程,提高了護士發現問題的能力。由于查房中采用相互討論、相互點評以及提問等互動形式,將學習由被動轉變為主動,提高了護士學習的主動性,帶動科室主動學習的氛圍,提高護士的知識深度,使護士掌握的知識更加全面、豐富,提升護理隊伍的整體水平。
通過標準化的查房流程,對護士工作進行監督,促進護士規范化的操作。在實境查房中,考核者發現存在的操作問題,可以給予及時幫助,現場演示,當場糾正,并針對問題現場進行講解教學,通過錯誤的反面教材說明問題,解決問題,也可以調動護士學習的熱情,集思廣益,提高團隊意識[10],制定切合臨床更為優化的教學方案和簡潔、高效的操作流程,使操作既符合規范又能結合臨床,達到學以致用,推動操作的創新理念。此外,高年資護士作為被查人時還可以以身作則對低年資護士進行臨床帶教,提高專業實踐能力[11],這是臨床工作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在患者的床邊實境查房中,現場查看護士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過程,包括護士進病房時敲門,問候患者及家屬,向患者及家屬解釋操作目的取得配合,查房過程中注意患者隱私的保護,操作時動作輕柔,重視患者的主訴和感受,使用關懷性語言,真正做到以人為本,規范護士的職業道德行為[12]。細節決定成敗,通過對病室溫度的調節等細節性操作,體現出無微不至的人文關懷[13]。
查房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突發事件,這時可以通過查房,查看該名護士應變處理能力,措施是否正確、及時,點評時讓參與查房者全員投入,通過討論分析,讓被查者自己有針對性的分析原因,參與者總結經驗,以點帶面,不斷提高護士觀察及應變能力。
分段式護士查房時間較常規護理查房相比,由于采取了分次進行,護士需要準備的內容也進行了分次,被查護士的壓力相對較小,護士的普遍反映滿意度高。
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的學科,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實踐來提升護理經驗,在優質護理的模式下,結合臨床實際工作及現有的護理人力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分段式護理查房更加有助于提高護士臨床核心能力,在實踐中不斷地培養護士們評判性思維,提高護理的滿意度及護士的綜合素質,更加貼合臨床需求,保障了醫療護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