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國斌
(甘肅省張掖仁濟醫院骨科,甘肅 張掖 734000)
近年來,脊柱骨折的發生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脊柱骨折常發生在中老年人群中。以往,臨床上常對脊柱骨折患者進行保守治療。臨床實踐證實,對脊柱骨折患者進行保守治療較易導致其發生遲發性胸腰椎后凸畸形、肺不張、壓瘡、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目前,臨床上常對脊柱骨折患者進行切開復位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有研究表明,對脊柱骨折患者進行切開復位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的效果雖然較好,但不能完全恢復其傷椎的高度與強度[1]。本文主要是探討用切開復位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聯合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治療脊柱骨折的臨床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5 年3 月至2018 年3 月期間甘肅省張掖仁濟醫院收治的60 例脊柱骨折患者。將這60 例患者分為對照組(n=30)和觀察組(n=30)。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12 例(占40.00%),女18 例(占60.00%);其年齡為55 ~65 歲,平均年齡為(58.33±5.81)歲;其中,Denis 骨折分型為A 型的患者有1 例,為B 型的患者有21 例,為C型的患者有5 例,為D 型的患者有3 例;其中,骨折部位發生在T11椎體的患者有2 例,發生在T12椎體的患者有11 例,發生在L1椎體的患者有12 例,發生在L2椎體的患者有3 例,發生在L3椎體的患者有2 例。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16 例(占53.33%),女14 例(占46.67%);其年齡為56 ~66 歲,平均年齡為(58.06±5.79)歲;其中,Denis 骨折分型為A 型的患者有3 例,為B 型的患者有18 例,為C 型的患者有4 例,為D 型的患者有5 例;其中,骨折部位發生在T11椎體的患者有1 例,發生在T12椎體的患者有9 例,發生在L1椎體的患者有13 例,發生在L2椎體的患者有4 例,發生在L3椎體的患者有3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1)患者進行X 線檢查的結果顯示,其患有脊柱骨折。2)患者骨折的部位為單個椎體。3)對患者進行骨密度檢查的結果顯示,其骨密度T 值的范圍為-2.5 ~-1.0。4)患者傷椎的神經未受損。5)患者簽署了同意參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6)患者未合并有心、肝、腎等重要器官的嚴重疾病。7)患者未合并有精神疾病。8)患者不存在溝通障礙。9)患者對手術治療耐受。
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切開復位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進行行切開復位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的方法是:協助患者取俯臥位后,對其進行全身麻醉。在C 型臂X 線機的輔助下,對患者的傷椎進行定位。在傷椎椎體的中心位置做一個長度為4 cm 的縱向切口,然后,逐層切開患者的皮膚、皮下組織,充分暴露其傷椎,并在其傷椎上緣和下緣的兩側置入螺釘。在C 型臂X 線機的輔助下,將椎弓根螺釘(生產企業為浙江科惠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置入患者的傷椎內。使用脊柱釘棒內固定器(生產企業為浙江科惠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對患者的傷椎進行復位[2]。在C 型臂X 線機的輔助下,觀察患者傷椎復位的情況。在確定復位的效果理想后,施術者鎖緊螺帽,關閉手術切口。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切開復位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聯合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該組患者進行切開復位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的方法同對照組患者。進行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的方法是:施術者在鎖緊螺帽后,在X 線機的輔助下,使用克氏針在其傷椎的椎弓根處進行穿刺,并置入椎弓根穿刺套管。在X 線機的輔助下,將硫酸鈣骨水泥注入患者的傷椎內。本次研究中所用的硫酸鈣骨水泥由意大利Tecres S.P.A 公司生產。待硫酸鈣骨水泥凝固后,施術者拔出椎弓根穿刺套管。在C 型臂X 線機的輔助下,觀察患者傷椎內酸鈣骨水泥填充的情況。在確定填充的效果理想后,施術者拔出穿刺針,留置負壓引流管,關閉手術切口[3]。術后,對兩組患者均進行抗感染治療。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的優良率。將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分為以下四個等級:1)優:治療后,患者的脊柱無疼痛感,其脊柱功能完全恢復。2)良:治療后,患者的脊柱存在輕微的疼痛感,其脊柱功能基本恢復。3)可:治療后,患者的脊柱存在明顯的疼痛感,其脊柱功能基本恢復。4)差:治療后,患者的脊柱存在劇烈的疼痛感,其脊柱功能未完全恢復[4]。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 20.0 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在觀察組患者中,臨床療效為優的患者有22例(占73.34%),為良的患者有6 例(占20.00%),為可的患者有1 例(占3.33%),為差的患者有1 例(占3.33%),該組患者治療的優良率為93.33%。在對照組患者中,臨床療效為優的患者有14 例(占46.67%),為良的患者有11 例(占36.67%),為可的患者有3 例(占10.00%),為差的患者有2 例(占6.66%),該組患者治療的優良率為83.33%。治療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治療的優良率更高,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的優良率
脊柱骨折是骨外科較為常見的一種骨折類型。發生嚴重的交通事故、從高處跌落、被重物砸傷等均是導致患者發生脊柱骨折的主要原因。目前,臨床上常對脊柱骨折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切開復位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是治療脊柱骨折的常用術式。臨床實踐證實,對脊柱骨折患者進行切開復位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后,無法恢復其傷椎抗壓的能力,且其較易發生褥瘡、泌尿系統感染、肺部感染等嚴重的并發癥。近年來,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被廣泛地應用于對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治療中。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主要是通過向患者的傷椎內注入骨水泥來增加其骨折處的穩定性,恢復其傷椎抗壓的能力,使其傷椎得到矯正與重建。有研究表明,對脊柱骨折患者進行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后,其傷椎內的骨水泥無法起到成骨的作用[5]。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治療的優良率(93.33%)高于對照組患者治療的優良率(83.33%),P<0.05。這說明,用切開復位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聯合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治療脊柱骨折的臨床效果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