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蘇娟
(江蘇省沭陽南關醫院,江蘇 沭陽 223600)
分娩是指產婦將胎兒從宮腔內娩出的過程[1]。產婦在進行順產的過程中會出現劇烈的疼痛感,從而可減弱其宮縮的強度,消耗其體力,增加其分娩的難度,嚴重時還可導致其發生難產。近年來,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安全分娩、無痛分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痛分娩又叫分娩鎮痛,是指在產婦分娩的過程中為其應用鎮痛藥物以緩解其疼痛的一種技術[2]。本文主要是研究無痛分娩技術在產婦順產中的應用價值。
選擇2019 年2 月至2020 年2 月期間在我院進行順產的66 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其納入標準是:具有進行順產的指征;自愿接受無痛分娩;病歷資料完整。其排除標準是:對進行硬膜外麻醉存在禁忌證或對麻藥過敏;存在溝通障礙;有椎管狹窄史或脊柱手術史;患有嚴重的器質性疾病。隨機將其分為無痛分娩組(n=33)與常規助產組(n=33)。在無痛分娩組產婦中,有初產婦18 例(占54.55%),經產婦15 例(占45.45%);其平均年齡和平均孕周分別為(27.69±2.43)歲和(38.79±1.25)周。在常規助產組產婦中,有初產婦20 例(占60.61%),經產婦13 例(占39.39%);其平均年齡和平均孕周分別為(26.82±2.64)歲和(39.36±1.40)周。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采用無痛分娩技術協助無痛分娩組產婦進行分娩,方法是:在產婦進入待產室后,密切觀察其宮口張開的情況和宮縮的情況,當其出現有規律的宮縮且宮口開到3 cm 時,對其進行持續硬膜外麻醉,麻醉方法是:用硬膜外穿刺針在其L2-L3的間隙進行穿刺,穿刺成功后退出穿刺針,留置硬膜外導管。經硬膜外導管向硬膜外腔注入3 ~5 ml 的利多卡因(濃度為1%),觀察3 ~5 min 后若產婦無異常情況出現,則將20 ml 的羅哌卡因(濃度為0.75%)和80 μg的舒芬太尼加入到200 ml 的生理鹽水中進行稀釋,然后將稀釋后的混合液加入到鎮痛泵中,將鎮痛泵與硬膜外導管相連接,持續進行泵注,泵注的速度為8 ml/h。在產婦分娩結束后持續觀察2 h,若無異常情況可撤下鎮痛泵,拔除硬膜外導管。若產婦接受會陰側切,可延長拔管的時間。采用常規的助產技術協助常規助產組產婦進行分娩,方法是:在產婦進入待產室后,密切觀察其宮口張開的情況和宮縮的情況,持續監測其胎心音,并指導其配合宮縮正確地用力及呼吸。若產婦出現分娩不順利的情況,可對其進行會陰側切或采用產鉗助產技術協助其將胎兒娩出。
比較兩組產婦分娩過程中疼痛的程度。根據產婦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分值為0 ~10 分,評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強烈)的評分將其分娩過程中疼痛的程度分為1 級(VAS評分為1 ~3 分)、2 級(VAS 評分為4 ~5 分)、3 級(VAS評分為6 ~7 分)和4 級(VAS 評分為8 ~10 分)。比較兩組產婦產程(包括第一產程、第二產程和第三產程)持續的時間、產中的出血量及分娩結局(包括剖宮產率、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和產后出血的發生率)。
用SPSS 22.0 軟件處理本研究中的數據,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 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無痛分娩組產婦3、4 級疼痛的發生率為6.06%,常規助產組產婦3、4 級疼痛的發生率為72.73%,二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產婦分娩過程中疼痛的程度
無痛分娩組產婦第一產程持續的時間短于常規助產組產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產婦第二產程及第三產程持續的時間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產婦產程持續的時間(min,± s )

表2 對比兩組產婦產程持續的時間(min,± s )
組別 例數 第一產程 第二產程 第三產程常規助產組 33 536.45±73.56 69.20±17.68 7.36±1.68無痛分娩組 33 421.74±81.25 65.70±16.85 6.83±3.24 P 值 <0.05 >0.05 >0.05
無痛分娩組產婦產中的平均出血量為(165.46±14.07)ml,常規助產組產婦產中的平均出血量為(253.78±46.83)ml,二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無痛分娩組產婦的剖宮產率和產后出血的發生率均低于常規助產組產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產婦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產婦的分娩結局[n(%)]
產婦在進行順產的過程中會因子宮收縮、宮口張開、胎頭下降等原因而出現強烈的疼痛感,易延長其產程,增加其分娩的難度[3]。無痛分娩起源于國外,應用至今已有100 余年的歷史。有報道稱,無痛分娩在美國產婦中的應用率超過85%,在英國產婦中的應用率超過90%。目前,我國很多醫院均已開展無痛分娩。硬膜外鎮痛是臨床上使用頻率最高也是最有效的一種分娩鎮痛方法[4]。在對產婦進行硬膜外鎮痛時所用麻醉藥的濃度較低,僅相當于進行剖宮產手術所用麻醉藥濃度的1/5 ~1/10,麻醉的可控性強、安全性高,幾乎不影響產婦的活動,其能在意識清醒的狀態下積極地配合助產士完成分娩[5]。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采用無痛分娩技術協助產婦進行順產能縮短其產程,降低其分娩過程中疼痛的程度,減少其產中的出血量,降低其剖宮產率和產后出血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