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雯涵
(太倉市中醫醫院腦病科,江蘇 蘇州 215400)
急性腦梗死是神經外科的常見病。中醫認為,急性腦梗死的病因主要為患者情志郁結、飲食不律、外邪入體,導致其筋脈失養、氣血不暢。因此,治療該病應以益氣化瘀、活血通絡為主要原則[1]。補陽還五湯是治療急性腦梗死常用的中藥方劑。本文對在太倉市中醫醫院接受治療的80 例氣虛血瘀型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研究,旨在探討用補陽還五湯對氣虛血瘀型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及對其各項血液指標的影響。
將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期間太倉市中醫醫院收治的80 例氣虛血瘀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1)經頭顱CT 或MRI 檢查,患者的病情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中急性腦梗死的診斷標準[2]。2)患者所患急性腦梗死的中醫證型為氣虛血瘀型。3)患者的病程<72 h。4)患者首次發病。5)患者未合并有意識障礙。6)患者知情并同意參與本研究。本次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是:1)患者腦部梗死的面積較大且需要進行開顱手術。2)患者合并有腦出血、腦腫瘤等其他腦部疾病。3)患者合并有嚴重的心、肝、腎功能不全。4)患者合并有血液系統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礙。5)患者合并有惡性腫瘤。6)患者合并有精神疾病。將這80 例患者隨機分為甲組(n=40)和乙組(n=40)。在甲組患者中,有男22 例,女18 例;其年齡為54 ~77 歲,平均年齡為(62.49±3.19)歲;其中合并高血壓的患者有20 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有15 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有13 例。在乙組患者中,有男23 例,女17 例;其年齡為55 ~77 歲,平均年齡為(61.88±4.68)歲;其中合并高血壓的患者有18 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有16 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有12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P>0.05。
對兩組患者均使用依達拉奉注射液(生產廠家:揚州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10007)、阿托伐他汀鈣片(生產廠家:天方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70054)、阿司匹林腸溶片(生產廠家:陜西立眾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46690)及奧扎格雷鈉注射液(生產廠家:山西普德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9342)進行對癥治療,方法是:1)將30 mg 的依達拉奉注射液與250 ml 的生理鹽水相混合,然后使用此藥液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2 次/d。2)讓患者在每晚餐后口服阿托伐他汀鈣片,20 mg/ 次,1 次/d。3)讓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100 mg/ 次,1 次/d。4)將80 mg 的奧扎格雷鈉注射液與250 ml 濃度為5% 的葡萄糖溶液相混合,然后使用該藥液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2 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2 周。在此基礎上,為乙組患者加用補陽還五湯進行治療。補陽還五湯的藥物組成及用法為:石菖蒲6 g,牛膝、膽南星各10 g,赤芍、桃仁、紅花、地龍、香附各15 g,丹參、當歸、川穹各20 g,黃芪60 g。水煎服,每日1 劑,分早晚2 次服用,連續治療14 d。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用痊愈、顯效、有效和無效評估其療效)、各項血脂指標、各項血液流變學指標及血清Hcy 和血清hs-CRP 的水平。1)痊愈:接受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其中醫證候積分與治療前相比提高95%[3]。2)顯效:接受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所好轉,其中醫證候積分與治療前相比提高70% ~94%。3)有效:接受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所改善,其中醫證候積分與治療前相比提高30% ~69%。4)無效:接受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未改善,甚至其病情在加重,其中醫證候積分與治療前相比提高不足30%。總有效率=(痊愈例數+ 顯效例數+有效例數)/ 總例數×100%。血脂指標包括血清TC、血清TG、血清LDL-C 及血清HDL-C 的水平。血液流變學指標包括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漿黏度、紅細胞壓積。
對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 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 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治療后,與甲組患者相比,乙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更高,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對比
接受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TC、血清TG、血清LDL-C及血清HDL-C 的水平相比較,P>0.05。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治療后其血清TC、血清TG 及血清LDL-C 的水平均更低,其血清HDL-C 的水平更高,P<0.05。接受治療后,與甲組患者相比,乙組患者血清TC、血清TG 及血清LDL-C的水平均更低,其血清HDL-C 的水平更高,P<0.05。詳見表2。
接受治療前,兩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漿黏度及紅細胞壓積相比較,P>0.05。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其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漿黏度及紅細胞壓積均更低,P<0.05。接受治療后,與甲組患者相比,乙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漿黏度及紅細胞壓積均更低,P<0.05。詳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各項血脂指標的對比(mmol/L,± s)

表2 兩組患者各項血脂指標的對比(mmol/L,± s)
注:a 表示與治療前的同組患者相比較,P <0.05。
時間 組別 例數 血清TC 血清TG 血清LDL-C 血清HDL-C治療前 乙組 40 1.83±0.46 5.82±0.59 3.61±0.55 1.17±0.21甲組 40 1.87±0.54 5.87±0.51 3.66±0.54 1.15±0.19 t 值 0.357 0.405 0.410 0.447 P 值 0.722 0.686 0.683 0.656治療后 乙組 40 0.84±0.15a 2.82±0.41a 1.66±0.31a 1.73±0.35a甲組 40 1.45±0.19a 4.31±0.43a 2.39±0.41a 1.54±0.32a t 值 15.937 15.861 8.982 2.534 P 值 <0.001 <0.001 <0.001 0.013
表3 兩組患者各項血液流變學指標的對比(± s )

表3 兩組患者各項血液流變學指標的對比(± s )
注:a 表示與治療前的同組患者相比較,P <0.05。
時間 組別 例數 全血高切粘度(mPa?s) 全血低切粘度(mPa?s) 血漿粘度(mPa?s) 紅細胞壓積(%)治療前乙組 40 4.80±0.64 9.35±1.01 1.67±0.45 49.22±3.20甲組 40 4,54±0.53 9.37±1.10 1.66±0.44 48.95±3.00 t 值 1.979 0.085 0.100 0.389 P 值 0.051 0.933 0.920 0.698乙組 40 3.41±0.83a 6.73±1.13a 1.28±0.42a 40.83±2.49a甲組 40 3.97±0.46a 7.77±0.97a 1.47±0.40a 43.97±2.46a t 值 3.732 4.417 2.072 5.674 P 值 <0.001 <0.001 0.042 <0.001治療后
接受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Hcy 及血清hs-CRP 的水平相比較,P>0.05。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其血清Hcy 及血清hs-CRP 的水平均更低,P<0.05。接受治療后,與甲組患者相比,乙組患者血清Hcy 及血清hs-CRP的水平均更低,P<0.05。詳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血清Hcy 及血清hs-CRP 水平的對比(± s)

表4 兩組患者血清Hcy 及血清hs-CRP 水平的對比(± s)
注:a 表示與治療前的同組患者相比較,P <0.05。
時間 組別 例數 血清Hcy 的水平(μmol/L)血清hs-CRP 的水平(mg/L)治療前乙組 40 31.08±4.84 15.52±4.62甲組 40 30.42±4.75 15.48±4.64 t 值 0.616 0.039 P 值 0.540 0.969乙組 40 15.36±5.41a 8.12±2.38a甲組 40 19.84±5.11a 12.81±3.46a t 值 3.807 7.063 P 值 <0.001 <0.001治療后
中醫將急性腦梗死歸為“中風”的范疇。急性腦梗死患者的中醫證型多為氣虛血瘀型。氣虛是指患者元氣不足,導致其機體的防御、固攝功能減退;血瘀是指患者的血液運行不暢,嚴重者可出現血液瘀結停滯[4]。在本次研究中,與甲組患者相比,乙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及血清HDL-C的水平均更高,其血清TC、血清TG、血清LDL-C 的水平、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漿黏度、紅細胞壓積、血清Hcy 及血清hs-CRP 的水平均更低。這可能是因為補陽還五湯中的黃芪、當歸、丹參、赤芍、川穹具有活血養血的功效;桃仁、牛膝具有活血降脂的功效;石菖蒲、膽南星、地龍具有通經絡的功效。將上述諸藥合用可共奏益氣化瘀、活血通絡之功[5]。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為急性腦梗死患者使用補陽還五湯進行治療,可降低其血液的黏稠度,改善其腦部的微循環,進而可緩解其臨床癥狀。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用補陽還五湯對氣虛血瘀型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可有效地改善其各項血液指標,提高其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