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清嬋
(中國貴航集團302 醫院 貴州 安順 561000)
股骨遠端骨折是常見性骨科疾病,患者手術后盡管能夠緩解其疼痛感受,但是仍然存在術后自主生活能力較差的問題[1]。長時間臥床的狀態下,會增加股骨遠端骨折患者壓瘡、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2]。早期康復干預即為結合患者的身心情況,實施針對性的康復訓練指導,使患者能夠從被動訓練逐步轉變為主動訓練,提升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3]。為了深入研究股骨遠端骨折患者的早期康復護理價值,文章將62 例患者視為研究對象,以臨床對照的形式研究,現將資料整理如下。
選擇我院2018 年1 月至2019 年4 月實施股骨遠端骨折治療的62 例患者,隨機分為常規組與干預組(n=31)。常規組男女性別差距比是16:15,年齡34~67歲,平均年齡(53.37±2.56)歲。干預組男女性別差距比是16:15,年齡34 ~68 歲,平均年齡(53.22±2.7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常規組給予常規護理,對患者表現、癥狀予以監測,指導患者規范用藥,講解相關注意事項的指導。干預組在此基礎上實施早期康復護理,詳細措施如下。
1.2.1 術前護理
患者骨折多由于巨大暴力所造成,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傷口狀態。多發性傷害患者需要每間隔30min 測量1次血壓、呼吸狀態。入院后實施患肢牽引,抬高患肢,避免發生腫脹。
股骨遠端骨折患者癥狀多突然性發生,故而患者多存在焦躁、易怒情緒,且擔心手術治療的效果[4]。
1.2.2 術后護理
觀察患者患肢血運及腫脹情況,患肢適當抬高10°~20°,膝關節屈曲 25°~30°,促進靜脈回流[5]。術后干預中,可鼓勵患者早期康復訓練,適時啟發,增強患者的信心。
指導患者自主評價護理服務質量,選項包含優質、尚可及不滿,分數高則表示患者對服務滿意度高。以焦慮自評量表、抑郁自評量表,對比入選患者的負性狀態。分數范圍0 ~100 分,分數高則患者的負性情緒強。
采用SPSS20.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組患者服務滿意率為96.77%,常規組患者服務滿意率為80.65%,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表1 干預組與常規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對比(n,%)
護理前分數對比未見顯著區別,護理后干預組患者焦慮、抑郁測評分數下降顯著,低于常規組(P<0.05)。詳見表2。
表2 干預組與常規組患者的焦慮、抑郁得分比較(±s)

表2 干預組與常規組患者的焦慮、抑郁得分比較(±s)
組別 例數 焦慮分數 抑郁分數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干預組 31 62.43±4.11 56.67±4.19 60.34±4.24 55.11±2.12常規組 31 62.41±4.21 48.67±4.04 60.51±4.31 46.41±2.03 t 0.019 7.36 0.157 7.64 P>0.05 <0.01 >0.05 <0.01
股骨遠端骨折多由于車禍、摔倒等原因造成,對其日常生活與學習等會產生嚴重影響。股骨遠端骨折患者術后康復護理的時間,關系到患者的預后狀態。
本次數據對比結果顯示,干預組患者服務滿意率為96.77%,常規組患者服務滿意率為80.65%,護理后干預組患者焦慮、抑郁得分下降顯著(P<0.05)。在早期康復護理的方式下,能夠改善患者個人負性心理狀態,是提高患者護理質量認可度的有效方法。
綜上內容,股骨遠端骨折的早期康復干預,能夠增強患者生活能力,提升服務質量,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適合于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