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燕華
(贛州市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 江西 贛州 341000)
臨床上急性腦血管疾病的主要類型之一為腦卒中,而腦卒中住院患者極為常見的并發癥則為吞咽障礙[1]。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不僅進食時容易發生誤吸、吸入性肺部感染、呼吸道氣道阻塞性窒息等,甚至會引起各種食物和水分攝入不足的營養不良的發生,而且會給患者造成生活、飲食、言語及心理上等一系列的負面影響[2]。腦卒中吞咽障礙是康復醫學科較為常見住院患者疾病類型,為進一步改善腦卒中吞咽障礙住院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康復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本研究實施比較了康復專科護理質量評價指標和院級護理質量評價指標督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擇江西省某三甲醫院康復醫學科2018 年56 例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為對照組,采用院級護理質量評價指標督查其護理工作;選擇其2019 年58 例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為觀察組,采用康復專科護理質量評價指標督查其護理工作。對照組平均年齡(62.1±5.4)歲,男性37 例、女性19 例,吞咽障礙洼田飲水測試2 級45 例、3 級11 例;觀察組平均年齡(63.3±6.0)歲,男性39 例、女性19 例,吞咽障礙洼田飲水測試2 級46 例、3級12 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吞咽障礙洼田飲水測試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院級護理質量評價指標督查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康復專科護理質量評價指標督查,主要如下:(1)督查科室康復專科護理人員腦卒中吞咽障礙康復和心理護理知識的培訓及考核;(2)督查吞咽障礙評估、專科護理措施及護理文書記錄不足環節的風險評估及干預改進;(3)督查宣教知識知曉及患者滿意中存在問題持續改進;(4)每周≥2 次的科室內康復專科護理質量評價指標督查和反饋,持續質量改進[3]。
兩組均采用統一制定的《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護理質量評價指標調查表》,調查兩組的吞咽障礙評估、專科護理措施及護理文書記錄正確率和患者宣教知識知曉率及患者滿意率。
應用SPSS18.0 軟件統計分析,計數資料應用例數和(或)百分率(%)表示,樣本率的比較采用卡方(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吞咽障礙評估正確率為82.14%,觀察組正確率為94.83%;對照組專科護理措施正確率為80.36%,觀察組正確率為93.10%;對照組護理文書記錄正確率為85.71%,觀察組正確率為98.28%,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吞咽障礙評估、專科護理措施及護理文書記錄正確率比較
對照組宣教知識知曉率為75.00%,觀察組知曉率為91.38%;對照組患者滿意率為83.93%,觀察組滿意率為98.28%,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宣教知識知曉及患者滿意情況比較
臨床研究顯示,約50%的腦卒中病人會發生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礙,其早期的康復護理顯得尤為重要,及時提供相應的口服藥物治療,積極補充充足的營養和水分,對患者的康復十分重要[4]。為此,本文探討比較康復專科護理質量評價指標督查和院級護理質量評價指標督查兩種護理方法對提高腦卒中吞咽障礙住院患者護理質量的效果。結果顯示,觀察組吞咽障礙評估、專科護理措施及護理文書記錄正確率和患者宣教知識知曉率及患者滿意率均比對照組有較大程度的升高,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實施康復專科護理質量評價指標督查能有效提高腦卒中吞咽障礙的護理質量,促進康復護理持續質量改進,這與孟凡梅[5]報道的康復專科護理對腦卒中吞咽功能障礙患者能提高康復效果及生存質量結論一致,康復專科護理質量持續改進能夠促進腦卒中吞咽功能的恢復,減少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改善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