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玲
(阜寧縣人民醫院 江蘇 鹽城 224400)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屬于慢性呼吸道疾病,該病癥的主要發病人群為老年群體[1]。近幾年來隨著我國老齡化速度加劇,老齡化人口快速增加,COPD 患者的數量也隨之上漲。臨床中COPD 患者的癥狀主要表現為呼吸不暢、胸悶、咳嗽等,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可能會出現呼吸衰竭、肺氣腫等危急重癥,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較大威脅[2]。本次研究主要對老年COPD 患者護理中健康教育的實施及干預效果進行觀察探究,詳情如下。
選取2018 年1 月—2020 年4 月在我院就診治療的30 例COPD 患者為研究對象。常規護理組患者均接受常規護理方案干預,共15 例,健康教育組患者均接受健康教育方案干預,共15例。其中常規護理組男女比例為9/6;平均(72.35±3.47)歲。健康教育組男女比例為10/5;平均(72.58±3.19)歲?;颊哔Y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可進行比較。
納入標準:經診斷患者病情符合COPD 的相關診斷標準。排除標準:認知功能缺陷患者,溝通困難患者。
常規護理組以常規護理方案干預患者,干預內容包括病情監護、用藥指導等基礎護理措施。
健康教育組以健康教育方案干預患者,具體方法:(1)心理干預,COPD 患者由于呼吸受阻、治療周期長、病情反復等多種因素影響,容易產生焦慮、煩躁、不安等負面情緒,該情況會導致患者的治療配合度下降,護理工作開展進度受阻,因此護理人員需于護理過程中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獲取患者治療信任,密切關注患者情緒變化情況,可以通過播放患者喜歡的音樂來轉移患者注意力,并以此愉悅患者心情;同時護理人員還可以通過講述成功治療案例來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2)健康宣教,根據患者教育水平以及理解能力的不同,護理人員可以采用不同的宣教方式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對于理解能力強、教育程度高的患者可以借助健康知識手冊直接對患者講解相關疾病及預防知識,并通過現場問答的方式來對患者知識掌握水平進行檢測,對于理解能力差、教育程度低的患者則可以通過播放宣教視頻,以座談會的形式對患者普及相關健康知識,幫助患者掌握相關預防措施,以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同時護理人員還需督促患者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鼓勵患者戒除煙酒等對患者身體無益的生活飲食習慣,以降低疾病復發的風險。
對健康教育組與常規護理組護理前后的SAS 評分及SDS 評分進行統計記錄,分值越高,患者焦慮抑郁程度越嚴重。
使用SPSS23.0 軟件對SAS 評分及SDS 評分進行統計學處理,SAS 評分及SDS 評分均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差異顯著。
護理前兩組SAS 評分及SDS 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健康教育組SAS 評分及SDS 評分均低于常規護理組(P<0.05),見表1。
表1 健康教育組與常規護理組的SAS 評分及SDS 評分(±s,分)

表1 健康教育組與常規護理組的SAS 評分及SDS 評分(±s,分)
組別 例數 SAS 評分 SDS 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健康教育組 15 53.49±1.27 31.68±1.46 50.72±1.45 27.43±1.66常規護理組 15 53.62±1.31 35.72±1.93 50.53±1.61 30.45±1.39 t 值 0.276 6.466 0.340 5.402 P 值 0.785 <0.05 0.737 <0.05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健康教育方案從心理干預以及健康宣教兩方面對患者病情進行干預。
心理干預需要護理人員充分獲取患者治療信任,主要通過播放患者喜歡的音樂來轉移患者對疾病的注意力,同時還可以有效愉悅患者心情,除此外成功案例講述能夠有效增強患者治療信念,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通過上述干預方式,可以有效消除患者負面情緒,改善患者心態,幫助患者保持樂觀積極的治療心態,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方便護理工作順利開展[3];健康宣教針對理解能力、教育水平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宣教方式,力求能夠讓每一位患者都能夠明白了解掌握自身疾病相關的健康知識以及預防措施,讓患者深刻認識到自身疾病的危害性,從而提高對疾病的重視程度,良好生活飲食作息習慣的督促養成同樣有利于控制患者病情,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疾病的復發概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4,5]。在本次研究中護理后健康教育組SAS 評分及SDS 評分均低于常規護理組(P<0.05),說明健康教育方案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程度。
綜上所述,健康教育在老年COPD 患者的臨床護理中表現優秀,值得在臨床醫療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