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芳 冉隆翠(通訊作者)
(重慶市梁平區人民醫院 重慶 405200)
新生兒窒息是新生兒出生后最常見的緊急情況,必須給予積極、正確的搶救和護理,以降低新生兒的死亡率及預防遠期后遺癥。因此,新生兒復蘇技能是新生兒護理人員必須掌握的專業技能之一。在新生兒科應用集束化教學模式培訓,是對優秀的護理人員進行系統的培訓后,作為教員再對科室護理人員進行培訓。本次皆在探討集束化教學方法在新生兒復蘇培訓中的應用價值,詳細報告如下。
將2018 年5 月—2019 年5 月培訓者分兩批次進行集束化教學方法對本科室的36 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36 名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平均年齡為(29.2±11.3)歲,其中本科學歷28 名,大專學歷8 名。主管護師4 名,護師26 名,護士6 名。
1.2.1 培訓組織 本次培訓組織者為科室護理管理小組,由已經接受過的護士長助理擔任本次教學的培訓教員,負責本次培訓的整個過程,主要包括培訓課程設計、工作推進、計劃落實等內容。
1.2.2 確定培訓需求及制定培訓計劃 集束化教學首先要明確學員的需求,通過對學員需求的調查結果顯示,91.3%的學員對新生兒復蘇技能培訓具有強烈需求,經科室護理管理小組討論確定本次培訓的主要內容為新生兒復蘇技能培訓。制定整個培訓內容并落實到培訓人,主要內容包括培訓方法撰寫、通知發布、培訓流程、物質準備、培訓后跟蹤調查等。
1.2.3 培訓內容 將所選36 名護理人員分兩批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如下:(1)對學員的理論知識進行詳細了解。制定新生兒復蘇理論知識調查表,分析學員的理論知識程度,然后制定講義及培訓流程表。(2)分組。根據學員的職稱、參加工作時間等進行分組,每組2 ~4 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組間比拼。(3)培訓實施。本次培訓分為理論、操作兩部分。理論部分以互動提問回答方式進行,隨機進行提問回答正確者獲得積分。操作部分由培訓師及助手共同完成,對新生兒復蘇的細節進行講解演示。(4)情景演練。根據培訓內容制定不同的情景考核,小組以抽簽選取情景進行復蘇操作,由護士長進行評分。(5)培訓結束后根據小組表現及個人表現,對優秀小組及個人頒發獎品、獎狀。(6)培訓結束后,對學員進行復蘇理論考核及對培訓的滿意度調查。
培訓后發放培訓前相同的復蘇理論知識考核表,對比培訓前考核成績和培訓滿意度。
本次探究數據分析時,均采用專業的統計學軟件SPSS22.0。用(±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P<0.05 為差異統計學意義。
培訓后復蘇考核成績明顯優于培訓前,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學員除對課程安排時間滿意度低為83.33%外,其余均達到100%。詳細數據見表1,表2。
表1 不同學歷人員培訓前后理論知識考核成績對比(±s)

表1 不同學歷人員培訓前后理論知識考核成績對比(±s)
學歷 人數 培訓前 培訓后 P大專 8 72.81±13.21 90.32±6.81 <0.05本科 28 81.32±9.35 94.16±5.39 <0.05

表2 36 名護理學員對培訓的滿意度調查(n,%)
集束化教學模式是對優秀護理人員進行系統培訓后,作為教員再對科室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其方法為:進行培訓結構的制作和培訓課程互動內容的設計,培訓內容設計引導培訓框架,最后由培訓師進行授課,是較為適用的成人培訓模式。本次以培訓新生兒復蘇為培訓主題的探究,探究結果顯示培訓后學員的理論考核成績明顯提高,且與培訓前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集束化教學法在新生兒的復蘇培訓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學員的理論考核成績,同時學員對培訓的滿意度也得到了較大提升,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