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祖全 李金貴
(瀘州市中醫醫院 四川 瀘州 646000)
從我國傳統的中醫角度來看,人的體質對疾病的發生和疾病的類型有一定的影響,并且也能夠決定患者疾病癥候的變化以及預后,也就是說,人的體質能夠影響患者的生理以及病理[1]。消化道腫瘤的產生于患者的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系,與此同時,消化道腫瘤的癥狀與其發生部位有關系,不同位置導致的患者腫瘤感受和癥狀表現均存在差異性。為了能夠進一步分析消化道腫瘤患者中醫體質辨識調養的臨床療效,本文對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來我院入住中醫科治療的采用消化道腫瘤根治切除術的120 例患者病例進行了回顧性研究,探究消化道腫瘤患者中醫體質辨識調養的臨床療效以及相關經驗的總結,現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120 例自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入住中醫科治療的采用消化道腫瘤根治切除術的120 例患者作為本次實驗研究的對象。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本次參與研究的所有患者病例中,對照組患者男女例數分別為33 例、27 例。患者的年齡在38 ~67 歲,平均年齡為(49.2±6.5)歲。觀察組中,男女例數分別為32 例、28 例。年齡在37 ~68 歲,平均年齡為(20.4±5.9)歲。本次研究中,患者的腫瘤類型具體為:18 人為食道癌,45 人為結腸癌,33 人為胃惡性腫瘤,余下34 人為直腸癌。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的對比差異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
本次研究的納入標準具體如下:所有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全部采取了腫瘤根治性切除手術,而且在手術結束后,患者全部經過病理診斷并確診為惡性腫瘤。排除標準為:所有患者均未患有合并糖尿病、高齡患者、腎肝功能低下以及無法自理的患者。本次參與研究實驗的所有相關研究人員均充分知悉本次實驗參與研究的情況。
本次研究的兩組患者全部經由醫護人員采用內科的常規治療手段以及護理方法,并時刻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以及病情的發展情況。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自我管理的方式,即針對患者進行病情情況講解,了解之治療期間的注意事項,如何改善自身的生活質量,并告知家屬相關配合要領,幫助患者度過圍術期。此外,注重患者的情緒變化,給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指導。
而研究組則在對照組采用方法的基礎上給予中醫體質辨識調養的方式,該方法的具體操作主要是按照國家的中華中醫藥學會所發布的《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2009 年版)上所規定的要求來進行判斷的[2]。研究組的研究根據要求的具體操作如下:醫護人員首先觀察詢問患者的病史,然后根據中醫四診(包含舌象、脈象等)來對患者的具體體制情況以及證型進行判定。其具體的分類標準則是按照《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來決定的[3]。醫護人員根據以上判斷的體質類型結果來針對性的制定出調養方案,以下為具體的操作方法。對于那些氣虛質的患者,醫護人員應該仔細囑咐患者需要調理好自身的生活作息,盡量避免熬夜或者超負荷的運動,不過,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體力來適當的做一些運動,從而增強自己的體質,然后患者可以適當的食用一些有益于補氣的方劑,比如四君子湯,該藥劑的主要成分為黨參10g、白術5g、茯苓10g、甘草5g[4]。服用方式為每天一劑,每次煎藥煎至400ml 即可,患者可以每天早晚各一次進行溫服。對于血瘀質患者來說,醫護人員則需要注意提高這些患者的心情,讓其保持樂觀,進行適當的一混動,同時為患者給予能夠補氣養陰的膳食,比如當歸四逆湯(當歸12g,桂枝9g,芍藥9g,細辛3g,炙甘草6g,通草6g,大棗8 枚),煎藥和服用方式同上[5]。對于痰濕質患者,醫護人員可以幫助患者進行一定的戶外運動,與此同時,患者必須要減少煙酒,切忌不能吃隔夜的飯菜以及一些海鮮,平時可以給予患者平胃散(蒼術9g,厚樸(姜制)6g,陳皮(去白)9g,甘草(炙)3g)進行服用,煎藥和服用方式同上[6]。
根據患者的具體身體情況將本次治療結果分成顯效、有效和無效三類,具體的分類如下:顯效是患者的體質情況全部恢復到發病前的情況或者有所增加,且患者的胃腸道功能基本正常,免疫學指標IgG、IgM 上升30%以上;有效是患者體質量有增加,但仍未達到發病前體質量水平,胃腸道功能恢復欠佳,且免疫學指標IgG、IgM 上升5%~30%以上;無效是患者體質量減輕明顯、胃腸道功能稍恢復,免疫學指標IgG、IgM 上升5%以下或未見變化[7]。其中,總有效數=有效+顯效。
對于消化道腫瘤患者的具體檢查數據可以采用SPSS24.0 的分析計算方式對結果進行數據分析,在本次試驗中,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總有效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如表1 所示。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療效對比情況[n(%)]
近幾十年來,全球的經濟發展快速,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漸提高,人們不再滿足于溫飽,而開始大量的攝入肉類以及蛋白類食物,不過隨之而來的也是各種疾病的發生,消化道腫瘤就是近幾年來較為常見的疾病之一[8]。
相關調查研究顯示,全球的眾多癌癥類型中,增加速度最快的幾項癌癥病例為:肺癌、乳腺癌以及結腸直腸癌,而其中主要的致死癌癥則為肺癌、胃癌以及肝癌,在全球的癌癥死亡以及增長率中,我國占據第1 位,并且,我國的肝癌以及食道癌患者近幾年的增長情況在全球的患者中占有50%,其病死率也十分高,分別為51%和49%[9]。一般情況下,患者的消化道腫瘤在早期時,其采用手術根治性的切除能夠對患者的生存期進行一定延長,這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但是與此同時,手術也是對人體的一種傷害,不僅在于身體上,也在于患者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影響患者術后的恢復[10]。近幾年,醫學界開始從中醫的角度來進行該疾病的治療,其中中醫體質辨識調養的方式十分有效,本文通過回顧性研究探究了消化道腫瘤患者中醫體質辨識調養的臨床療效。
本文的研究結果顯示,發現兩組患者中,研究組患者的有效治療優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差異顯著(P<0.05)。
結果表明,對消化道腫瘤患者采用中醫體質辨識調養的治療方式具有十分有效的臨床療效,不僅能夠極大程度的促進患者相關功能的恢復,而且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患者能夠更好地認識病情狀況,該方案值得研究和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