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凌云
(硚口區漢中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湖北 武漢 430030)
高血壓與糖尿病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極為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在人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下,生活方式發生明顯變化,生活飲食結構也隨之改變,這也導致糖尿病與高血壓發病率逐漸增高[1]。高血壓與糖尿病作為常見慢性病,由于患者長時間處在一個高血糖或者高血壓的狀態,會促使體內器官組織出現一定損傷,甚至可能引發相關并發癥發生,同時疾病病程相對較為漫長,所以患者十分容易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從而導致治療依從性嚴重降低,甚至可能引發相關并發癥發生,促使病情控制效果不佳,給患者的日常生活與身體健康造成很大程度影響,因此及時給予合理有效干預顯得極其重要。根據相關研究表明,健康教育應用在高血壓及糖尿病管理控制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健康教育能夠有效提高社區患者的疾病了解程度,從而正確掌握管理疾病方法,以有效預防與控制疾病病情發展,改善生活質量?;诖?,本文選取社區2017 年1 月—2019 年11 月內342例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開展健康教育的管理效果進行分析,以總結相關經驗體會。
從2017 年1 月—2019 年11 月內社區常住居民中隨機選取342 例社區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當作此次研究對象,所選研究對象都不存在嚴重的精神疾病與認知障礙,且都自愿簽署此次研究同意書。通過數字分組法將患者分成參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各171 例,參照組男女比重為91:80,年齡范圍分布在37 ~68歲內,年齡均值(44.28±4.69)歲,病程最短為1 年,最長8 年,平均病程(3.24±1.36)年;研究組男女比重93:78,年齡范圍分布在41 ~69 歲內,年齡均值(46.17±4.73)歲,病程最短為1 年,最長9 年,平均病程(3.68±1.45)年。對比兩組間基礎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參照組采取常規藥物治療指導。對于高血壓患者,需要合理結合患者實際病情,選用合適降壓藥物進行治療,藥物包含利尿劑、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鈣通道阻滯劑以及β 受體阻滯劑等;對于糖尿病患者,則根據患者病情合理給予胰島素與降糖藥物等治療。所有患者在治療期間,都必須要嚴格檢測血壓與血糖水平,并根據水平情況合理調整用藥劑量[2]。
研究組在上述基礎上開展健康教育,具體內容有:(1)開展疾病健康知識講座,根據社區基本情況,可以定期開展健康知識教育講座,并積極鼓勵社區患者參加,以幫助患者對高血壓與糖尿病等慢性多發病有個基本了解;同時還需要定期開展社區體檢,在進行體檢時,工作人員需要盡可能收集更多的社區患者基礎資料與疾病資料,并根據所收集到的資料構建社區居民健康檔案,以方便之后的隨訪工作進行。(2)給予隨訪調查,可以通過電話隨訪或者上門隨訪等方式,以詳細了解患者病情改善情況,并且在隨訪時需要將用藥治療方法與注意事項告知患者;在進行回訪時,工作人員必須要咨詢患者身體情況與血糖、血壓控制情況,同時查看患者近期藥物服用依從情況,同時指導并告知患者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性,鼓勵患者確保飲食規律,禁煙禁酒,并且經常進行運動鍛煉,從而加強患者身體免疫力,改善病情[3-5]。(3)給予健康認識不足患者開展針對性健康教育,對于存在健康知識認識不足的患者,工作人員需要進行一對一的健康教育,將疾病健康知識確切的教導給患者,以提高患者疾病知識認知程度;同時還需要給予患者適當運動干預,通過合理有效的運動鍛煉,能夠減輕心理壓力與不良情緒,并且轉移注意力,有利于血液微循環改善,提高機體免疫力,對此,工作人員需要結合患者病情與個人特征,制定個性化運動方案,最終有效減少疾病復發可能,維持良好生活心態。
統計兩組患者高血壓與糖尿病規范管理情況與達標情況,規范管理主要指患者嚴格遵循醫囑用藥、合理管理生活方式與控制血糖或血壓水平,若是患者都能完成以上3 點,且滿足相關標準需求,可評估為規范管理;若是患者高血壓與糖尿病情況符合臨床相關達標標準則可評估為達標。通過SF-36 生活質量評分量表對患者日常生活、軀體功能、心理情緒與自覺狀態進行評估,分數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好。
經表1 統計后可發現,研究組高血壓及糖尿病規范管理率明顯比參照組高,差異顯著(P<0.05)。

表1 兩組間高血壓糖尿病規范管理情況比較
經統計后,參照組171 例患者中,達標患者有110 例,總達標率為64.32%;研究組171 例患者中,達標患者有134 例,總達標率為78.36%;將兩組對比后,顯然研究組總達標率更高,且P<0.05,差異顯著(χ2=8.2382,P=0.0041)。
從表2 統計數據中明顯可見,研究組日常生活、軀體功能、自覺狀態以及心理情緒等評分均要比參照組高,差異顯著(P<0.05)。
表2 兩組間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間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組別 例數 日常生活 軀體功能 自覺狀態 心理情緒參照組 171 83.39±3.52 82.51±3.93 84.52±2.16 84.51±2.14研究組 171 91.58±3.78 90.67±2.05 91.69±2.72 93.74±2.55 t - 20.7347 24.0733 26.9942 36.2567 P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高血壓與糖尿病是危害人們身體健康的兩大慢性疾病,糖尿病主要指的是以高血糖為首要特征的一種代謝性疾病,通常是因為患者胰島素分泌存在缺陷或者是其他生物作用受損而導致糖尿病發生,當患有糖尿病后,會促使患者血糖長時間持續在一個較高水平,從而給患者的身體的心臟、血管等組織造成嚴重的損傷,甚至可能導致功能障礙[6]。高血壓則指的是以體內體循環動脈血壓(舒張壓與收縮壓)明顯升高為首要特征的一種慢性疾病,患者常常會伴隨心、腦、腎等重要器官功能損傷或者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征,同時也是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的一個重要因素。
近幾年以來,伴隨生活方式的持續改變,疾病發生率明顯上升,但是當前大多數患者對于高血壓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知識了解程度較低,并且用藥依從性相對較低,所以對治療效果造成不利影響,同時,因為慢性疾病病程比較漫長,且容易反復發作,所以患者十分容易出現不良情緒,從而影響病情的控制效果。社區管理作為管理防治慢性病的一個重要措施,在社區內合理進行健康教育工作,不僅能夠有效提高社區居民慢性病知識認知程度,還可以增強防范意識,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另外,通過健康教育,可以明顯糾正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不良生活習慣,促使他們能夠從生活各個方面進行管理,以改善病情發展情況,最終將血糖與血壓水平控制在正常水平,為身體健康提供強力保障[7-8]。從結果可見,實施干預后,研究組規范管理率與達標率顯然都高于參照組,且患者各個生活質量情況較好,兩組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由此可知,健康教育對社區高血壓及糖尿病管理效果具有顯著作用,有利于患者病情的管理控制,改善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