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治平/湖南省衡東縣農業局畜牧水產事務中心 421400
1.1 晝夜溫差腹瀉是豬群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生的疾病,并且很多病豬都可以在一段時間之后自行痊愈,嚴重些的需要利用一點藥物進行治療即可。但是豬頑固性腹瀉的發病原因卻非常復雜,大多不能自行恢復。其中導致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氣候因素,因此豬頑固性腹瀉在春、冬兩季尤其高發,在這個時期晝夜溫差比較大,如果飼養人員沒有做好相關的保暖、通風措施,那么豬只就可能出現腸胃功能紊亂的情況,不及時治療就會形成豬頑固性腹瀉,這時很多的治療手段都沒有辦法實施,并且治療的效果也會大大降低[1]。
1.2 原料的污染現階段很多養豬場的養殖飼料都存在嚴重的霉菌污染問題,這些霉菌在飼料中會反復的進行有毒代謝進而生成霉菌毒素,之后霉菌毒素會隨著原料擴散,這樣一來就會加劇飼料中霉菌毒素含量的積累。如果飼養人員將這些受到霉菌污染的飼料給病豬投喂就會導致豬的免疫系統被破壞,進而引發豬頑固性腹瀉,影響豬群的正常生長甚至引發病豬死亡。
1.3 市場監管力度不夠,疫苗免疫無法真正地發揮效果目前我國各大養豬場在預防疾病方面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進行疫苗接種。但是從疫苗接種的實際情況來看,由于市場監管部門的監管力度不夠,導致“黑心疫苗”的問題在我國愈發嚴重,很多黑心商家在生產疫苗的時候不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制造假冒偽劣的疫苗,這些疫苗的造價大多比較低,很多養殖戶會貪圖便宜去購買這些“黑心疫苗”,這樣一來就會引發各種豬病,影響豬群的正常生長甚至導致豬只死亡,給養豬場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臨床上在對該病進行診治時通常會從五點來對病豬的患病類型及患病情況進行判斷:
2.1 根據病豬發生腹瀉的程度以及腹瀉的持續時間來判斷腹瀉類型如果病豬的腹瀉程度比較輕,且患病時間比較短,排出的糞便是比較軟、比較稀的,這時我們可以初步將其定為由營養不良導致的腹瀉;相反,如果患病程度較重,且腹瀉持續的時間比較長則可以判斷是由傳染性因素導致的腹瀉。
2.2 結合糞便的顏色來進行判斷一般情況下如果病豬糞便的顏色比較紅則是由食物中毒引發的豬頑固性腹瀉;如果糞便的顏色偏黃、偏白,則可以認為是由大腸桿菌引發的腹瀉;如果病豬排出的糞便呈現出綠色則應當考慮是由某種傳染病引起的腹瀉,像豬傳染性胃腸炎、豬瘟等;如果病豬的糞便呈現出固有的顏色則應當考慮是消化不良[2]。
2.3 分析糞便混有物的性質通常情況下如果病豬的糞便中混有粘液則可以考慮是腸卡他,如果混有血液則應當考慮是出血性腸炎;如果糞便中混有一些沒有消化的飼料則可以考慮是由某種炎癥引發的腹瀉或者是由某些傳染病引起的腹瀉。
2.4 根據糞便的氣味來進行推測在對病豬進行診斷時診療人員也應當對病豬排出糞便的氣味進行仔細的觀察,如果病豬的糞便有惡臭的味道則應當考慮是一些嚴重的傳染病,這時應當立即將病豬隔離,并對整個豬舍進行嚴格的消毒,之后再有針對性的對病豬進行治療;如果病豬的糞便有一股腐敗的味道則應當考慮是消化不良,如果有腥臭味則應當考慮是由傳染性的疾病導致的,像豬輪狀病毒病等。
2.5 對腹瀉的特征進行考慮首先應當看病豬的腹瀉是否呈現出流行性的特征,如果是呈散發狀則通常沒有流行性,這就可能是非傳染性因素導致的,這時飼養人員就應當對日常飼養的飼料和飼養的方式進行檢查,看一看飼料的配比以及飼料的質量,如果發現問題應當立即采取措施對其進行整改。另外,如果腹瀉呈現出流行性的特征就應當立即將病豬進行隔離,并重點對病豬的發病原因進行分析,找出致病原因之后才能夠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治療。
3.1 治療方法
3.1.1 中醫治療相比于西醫,中醫治療的藥效通常比較慢,但為了能有效的減少毒副作用,可以在實際治療過程中可以嘗試中西結合的治療方式。在病豬的飼料中加入一些有溫和藥效的藥物,如蒙脫石散等,與此同時也可以給病豬服用一些清熱解毒的中成藥,像三黃解毒湯等。不過一定要根據病豬的患病情況及病豬的體重來配制藥物,才可以獲得很好的治療效果[3]。一般來說治療兩到三天之后病豬腹瀉的情況就可以得到明顯的緩解,但如果病情不見緩解則應當采取西醫的治療方式。
3.1.2 西醫治療在病豬患病初期可以在其飼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痢菌凈,在飲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瀉痢停,這樣一來可以有效增強治療的效果。不過如果在腹瀉情況出現3d以上則不能使用上述方式來對病豬進行治療,而改用碳酸氫鈉、氯化鈉和白糖來對病豬進行治療,具體地應當將其混入到豬飼料中,每日一次,當然如果病豬還表現出明顯的發熱情況則應當通過給病豬注射恩諾沙星、阿莫西林等藥物來緩解發熱的情況。
3.2 預防措施
3.2.1 日常飼養管理 想要有效減少豬頑固性腹瀉的發生,飼養人員應當從日常飼養管理過程中做起,對整個豬舍進行嚴格的消毒,保證豬舍內的干燥、衛生,同時要每隔3d用濃度為5%的生石灰水和濃度為2%的氫氧化鈉溶液對整個豬舍進行消毒。在空欄期也應當用二氧化鋁對飲水器、水管等進行消毒。及時將病豬的糞便清理干凈,從而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3.2.2 返飼免疫 這種免疫方式是最原始的免疫方式,它可以通過口服的方式讓豬只產生免疫抗體,這樣一來可以有效減少豬頑固性腹瀉發生的概率[4]。這種方式主要是將病死豬的小腸支撐勻漿給病豬灌服,從而達到有效預防該病的目的。組織勻漿的做法:將病死仔豬體內的血和體表的污物沖洗干凈,用手術刀將其腹部的皮膚切開,將病豬十二指腸和空腸交界處的小腸剪下并將其放在無菌容器中,等小腸組織達到一定量后將其切成小塊放在勻漿機中,并在得到的勻漿中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和鮮牛奶。注意在給豬只投喂時一定要注意觀察,如果病豬的腹瀉癥狀有了明顯的緩解則不需要對其進行任何處理,如果沒有得到緩解則應當再次給病豬投喂返飼勻漿,注意在返飼當天一定不能在母豬的飲水中加入消毒劑。
總而言之,當前我國玉米受到污染的程度很大,這也使得豬飼料受到霉菌感染的情況愈發嚴重,養殖業的發展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威脅。因此飼養人員應當從日常飼養過程中做起嚴格做好豬舍的消毒清潔工作,并做好相關的免疫接種工作,結合豬頑固性腹瀉的發病規律,堅持計劃免疫接種,從而有效減少豬頑固性腹瀉疾病的發生。